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

嘉穀2號漁場海域正是風輕雲淡,舒適宜人之時,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卻打破了這片海域的寧靜。

在周圍海域,幾艘大型運輸船的吊機將一個個人工礁體投放到海中。投放的人工礁體爲組合式藻礁和人工魚礁,既爲海藻生長提供依附,又是魚兒在海底的多層住房,是嘉穀2號漁場建設打下的“第一根樁”。

“小關,小關,我們今天已經投放了多少個魚礁體?”在領隊的一艘運輸船上,嘉穀礁體投放工程的負責人馬隊長大聲問道。

“頭兒,今天共投放了1340個人工礁體。”負責調配人工礁體的小關迅速回答道。

馬隊長攤開圖紙,默算道:“今天要建成礁區面積2000畝,嗯,起碼需要建成12個組合型魚礁羣,那就還需要投放人工礁體1000個……”

他又看了看時間,心裡極爲滿意:“今天進度不錯。大家加把勁,早點完工,今晚讓食堂給大夥兒加菜!”

船上頓時傳來一陣歡呼聲。

小關也笑嘻嘻道:“頭兒,放心好了,今天天氣好,風平浪靜,提前收工不是問題。”

馬隊長咕嚕咕嚕的灌了一肚子水,一拍肚皮,道:“那就好!記得督促好大家,大老闆在邊上盯着呢,幹好了,不愁福利不好。”

小關聞言,一臉八卦道:“頭兒,這樣大規模投放人工礁體真的有效嗎?大老闆都這麼關心?”

小關此前是魯省的一名漁民,嘉穀農牧圈定2號漁場後,又招收了一批員工,小關就在其中。

他對於投放人工魚礁並不陌生。因爲從05年起,魯省就實施了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同時推進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建設;他之前也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在近海區域投放各類礁體行動。

不過……說是“修復漁業資源”,但這麼多年來,也沒有看到海域生態環境有根本好轉。因此,小關一直覺得投放人工魚礁建設海洋牧場是“華而不實”。

也是因爲近海漁業資源遲遲得不到好轉,小關一直謀劃着轉型,剛好碰上嘉穀農牧招收漁民,於是在第一時間就選擇加入了嘉穀。

沒想到,嘉穀所謂的建設“海洋牧場”,重點不是投放魚苗養魚,又是投放人工礁體。

更讓他意外的是,集團的大老闆,一名億萬富豪,居然親自進駐“基地”?

——畢竟是遠離了大陸海岸,連必要的淡水和新鮮蔬菜供給,都要經過長距離的運輸補給,容易受到時間和天氣的影響,從哪方面都算不上生活條件舒適。

對於小關的疑問,馬隊長嘿嘿一笑:“你在嘉穀幹久了就會知道,我們集團的大老闆,不喜歡坐在辦公室的,反倒是一線基地,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至於投放人工礁體效果好不好……”他話題一轉:“小關你是爲什麼不繼續當漁民了?”

小關撇撇嘴:“現在近海都沒有漁汛了,沒有魚,出海就要虧本。休漁也就開頭幾天好,轉眼就捕沒了。你說當漁民還有什麼搞頭呢?”

有漁汛的地方纔叫漁場,但現在上網一搜索,盡是“南海六大漁汛基本消失”、“渤海已經瀕臨‘死海’狀態:漁汛基本消失”等新聞,足以看出,至少從漁業資源的角度看,國內的近海已經開發殆盡了。

小關第一次聽說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時,他還抱着“爲什麼不發展遠洋漁業”的想法。畢竟,初入行的“新人”想法總是很美好,海洋多大呀,而且大部分都是公海。造更大的船,把大洋裡的魚源源不斷地捕撈回國,還怕什麼漁業資源枯竭?

然而現實證明了自己的無知。不是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值得去捕撈的魚。事實上,全世界90%的漁獲來自水深200米以內的近海大陸架。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央,因爲營養物質缺乏,其實是“海洋沙漠”,只有金槍魚等少數高價值魚類值得人們消耗大量柴油去捕撈。

“所以說呀,靠大海、大洋是不行的,我們公司認爲,我們漁業的根基在黃海、在東海……從漁業資源的角度看,多少個太平洋也抵不上我們一個東海。”

馬隊長認真道:“小子,你以爲我們只是在投放人工礁體嗎?不,我們是在提升這片海域的承載力,讓它產出更多的蛋白質!”

……

一支黃海沿岸流系,沿着魯省半島南下。而在日昭市附近,分出一道支流轉向東流。

它攜帶着人類向大海排放的過量氮磷等營養鹽,在東流過程中,一些重金屬元素等污染元素逐漸沉澱,選擇性地進行“自淨”,直至在嘉穀2號漁場海域與黃海冷水團發生交匯。

“碧波清華陣(四階)觸發,主木水系,範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淨,引流違行。”

暗涌而來的支流,營養鹽輸入量的增加,冷暖皆宜的環境,使得嘉穀投放的海藻等海洋生態系統基層生物開始爆發性生長,也將一些追逐着餌料的魚羣帶到了嘉穀2號漁場——漁場一天比一天變得熱鬧。

但此時專注於首批投放的3萬尾三文魚生長情況的董教授團隊,還無暇關注漁場的大變化。

黃海冷水團理論上可以用來養殖三文魚,可要真正落地實施,尤其在遠海養殖上實踐經驗基本爲零的情況下,團隊只能一步步自行摸索前進。

深海養殖裝備水平落後,給董教授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譬如冷水團在海平面以下,需要將網箱根據水溫變化不斷調整遠海深度才行;在可依據水溫自動控制漁場升降的全潛式深海網箱研發成功之前,只能靠粗糙的人工調整。

“我對於‘硬件’研發倒有足夠的信心,自主研發出成套的深遠海養殖裝備是遲早的事。但在‘軟件’上,嬌氣的三文魚,能不能適應黃海冷水團的養殖環境,就不可控了……”董教授在第一批三文魚投入網箱之後,如是對閒下來的齊政說道。

齊政心裡呵呵——嘖,熟悉的操作。科研人員就是這樣,在拉經費之前,表現那叫一個胸有成足啊……一旦經費落實後,就張口閉口談風險,“打預防針”了。

不過他倒是能夠理解。事實上,迄今爲止,不少業內人士始終對黃海冷水團能否成功養殖三文魚持保留意見——在溫帶海域養殖三文魚?在全球範圍內都沒有成功的先例,我們憑什麼能取得突破?

所以齊政淡定道:“我理解,作爲第一波測試嘛,波折在所難免。”

“咳,我的意思是,只要第一批三文魚的死亡率保持在50%以下,就已經是完美了。”董教授輕咳一聲,補充道。

事實上,他是做好了“全軍覆沒”的心裡準備的。但是,這麼向“金主”彙報,未免太不給面子了,所以還是儘量往好裡評估。這還是在排除了天災等重大幹擾的前期下。

並沒有感覺到欣慰的齊政:“……”

唉,這麼說的話,老哥啊,我怕是要讓你“失望”了。

除了漁場的標配,“驅鯊器”——“針落臨塵陣”以及“驅風器”——“天罡無極陣”外,基於黃海冷水團的特殊性,齊政還佈置了“履霜凋秋陣”。

夏季是黃海冷水團的強盛期,其盤踞區域形成了氣旋式密度環流,也意味着溫度不會很穩定。如果是封閉式的大型養殖工船,問題不大;但對於首次直面冷水團的三文魚來說,就是“陰晴不定”了。

但有了“履霜凋秋陣”的保駕護航,嘉穀漁場冷水團變得“溫順”起來。

另外,“青竹百靈陣”雖然主要作用於海藻和太平洋磷蝦等食物鏈底層生物,但也間接爲三文魚提供了超乎尋常的環境淨化能力。

不多時,心裡做好了第一波三文魚全軍覆沒的董教授猛然發現,在死亡率上升到26%之後,再也不見死魚——剩下的三文魚,似乎穩了?

木有洶涌的洋流乾擾;木有鯊魚出沒;木有產生嚴重病變……就像只是一次尋常的動物遷徙,淘汰掉一批弱小個體後,剩下的羣體來到了一個新大陸,高呼“好嗨哦”。

董教授覺得似乎有什麼超出了他的認知。

要知道,他去過三文魚養殖強國挪威進行“偷師”,也因此知道,一直高大上的三文魚,生長環境的惡劣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大量的三文魚相互擁擠,滿身的潰爛,魚蝨的寄生,甚至長出了“畸形魚”。

就算是號稱擁有全球最清澈的大西洋生態環境的挪威,一個網箱內的三文魚,死亡率也有20%左右。

事實上,挪威的三文魚養殖產業,在這點上一直備受爭議。大面積養殖三文魚,長期餵養的飼料、藥物以及魚糞沉積,導致了海蝨的泛濫,也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

但這些在嘉穀2號漁場……統統沒有!

舉個簡單例子,挪威進口的三文魚,都多次檢出有寄生蟲;但嘉穀漁場養殖的三文魚,多次的寄生蟲檢測結果……一直保持爲零!

這要不是跟環境有關,董教授都覺得自己瞎了。

他回過頭來,才發現,不知何時,嘉穀2號漁場,已經變得生機勃勃了。

流動性的海水,一天能長几十公分的巨藻,到處出現身影的太平洋磷蝦……媽呀,嘉穀是怎麼做到的?

雖然冷水團養殖三文魚似乎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但董教授莫名地有種淡淡的憂傷。

——雖然沒有證據,但我覺得這不是我的功勞。

……

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82章 火爆(上)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28章 我懂(1/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15章 “豆”爭(下)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615章 “豆”爭(下)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8章 縱論(下)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81章 大風神(2/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
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82章 火爆(上)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28章 我懂(1/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15章 “豆”爭(下)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615章 “豆”爭(下)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8章 縱論(下)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81章 大風神(2/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