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

種植業司張司長帶領的農業部考察隊伍,下來得有些突然。

豫省的農業規模化經營浪潮,甚至拉開了新一輪小麥產業升級的序幕。這麼大的動靜,上面自然不會看不見。爲了瞭解最真實的情況,農業部考察隊伍在沒有什麼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就赴豫考察了。

但不管怎麼考察,嘉穀系合作社都是不能忽視的角色。

到達目的地後,遠遠看到嘉穀XX鄉合作社的指示牌,張司長轉過頭呵呵笑道:“最近幾年,我們部門跟蹤調研了農業生產的一些領域,總能看到遍地開花的嘉穀系合作社,不得不說,挺了不起的。”

齊政微微一笑,並沒有故作謙虛。

就這一份成就而言,齊政也覺得嘉穀是挺了不起的。

張司長則感慨中帶着期待。

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比今時今日更能體會到,時代真的變了。

當年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針對人民公社平均主義的,所以效率提高了很多。但這種效率持續到今天,釋放的能量就差不多了,再想讓勞動力在這幾畝地上做文章已經沒有文章可做了。這種家庭式的農業生產,效率已經完全不能適應市場化的需要。

尤其是今天的國內外價差——國際上出口農產品的經濟體主要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等這些大國爲主,他們的農業生產效率比我們國內農業生產效率高,所以他們的農產品運到我們港口的價格,比我們自己國內生產的收購價還要低。

所以只要有一個農產品的進口放開,國內同類農產品想維持生產就非常困難。最典型的就是大豆。

想及此處,張司長不由自主的又瞄了齊政一眼。

雖然大豆案例不知被提起了多少次,但部裡依然樂此不疲,因爲這實在是一個足夠鮮明且“勵志”的實例。

嘉穀領導的國產大豆規模化生產模式,比原來家庭承包的生產方式先進得多,生產效率也要高得多。在“嘉豆13號”橫空出世後,國產大豆的成本甚至能做到比進口大豆還要低,要不是國內要優先保證主糧自給,導致大豆種植面積不夠,弄不好還能“反殺”一波美豆。

即使如此,如果算上遠東地區,國產大豆的自給率已經恢復到四成,這已經讓海外大豆生產者如臨大敵了。

可以說,正是因爲這個光鮮亮麗的例子,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意見纔在行業內外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還有一個意見也基本達成了共識——規模化的農業發展之路,一定要有工商資本下鄉。

規模化可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水平,但這種提高沒有工商資本的介入很難實現得了。大規模種植要買功能強大的機械,要購買大量優良的生產資料,這些都需要資金投入。靠農民各家各戶湊在一起搞合作社,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光把土地集中起來,實現不了所謂先進的生產力。

所以,對於工商資本大力介入豫省小麥規模化經營,農業部是保持着謹慎樂觀的態度。

豫省近30%的土地已經流轉,也說明土地規模化經營已成爲大趨勢。當然,更深入的考察也就緊隨其後了。

張司長很在意齊政的態度,見他笑而不語,以爲他是顧忌什麼,於是笑着道:“說實話,我們部門跟蹤調研時間最長的公司樣本,就是嘉穀。我們的調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家庭承包耕種的幾畝地與嘉穀系合作社耕種的上萬畝地比較,每畝地創造的財富要差30%到40%,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據……”

也就是說,國內現有耕地18億多畝,如果都能像嘉穀系合作社這樣,把效率提高30%,18億畝耕地就相當於多出來4億畝到5億畝土地的當量。如果能提高到40%,我的天……

“有這麼高?”乍一聽,齊政愣了那麼一瞬。

他並不奇怪嘉穀在農業部有個專門的檔案,他奇怪的是,嘉穀的檔案會“厚”到如此程度。

“當然。”張司長自然不能讓齊政覺得他是拍拍腦門想出來,張口就娓娓道來:“就拿豫省來說,調查顯示,按目前農業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種植小麥、玉米兩季計算,加上一年的糧食補貼和良種補貼,種糧大戶畝均糧食生產成本爲960多元,淨收益爲1190多元;而普通農戶畝均糧食生產成本爲1240多元,淨收益爲1040多元。”

“整體來看,種糧大戶畝均糧食生產成本比普通戶低22.3%,畝均收益比普通戶高14.4%,規模種糧生產收益明顯高於散戶。但調查同時表明,從單位投入產出效益來看,嘉穀系合作社畝均生產成本也至少比種糧大戶低10%,畝均收益更是比種糧大戶高15%-20%……我說的沒錯吧。”

齊政忍不住歎服:“您記性真好。”

這麼一連串的數據脫口而出,稍微差一點的記性都無法做到。

齊政同時不得不承認,農業部對嘉穀的跟蹤調研,也是詳盡到了一定的程度。張司長給出的評估,與嘉穀內部的數據其實已經相當接近了。

換言之,即使同是規模化經營,嘉穀也早已超脫了種糧大戶的境界。

“在這個大時代中,嘉穀不過是有幸領先一步,不過,我也希望國內整體的農業生產效率,能儘早達到嘉穀水平。”齊政頗爲自信道。

他也衷心希望,將這份自信傳導出來。

“但是,基層一線農民在這個過程中是怎麼考慮的?或者說,他們真的能平靜的接受這一切嗎?”說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齊政轉身一看,出聲的是考察團中的一位看上去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我來介紹一下。賀明哲,這可是我們農業部冉冉升起的新星。”張司長指了一下年輕人,半開玩笑道。

從他的表情,不難知道賀明哲有背景。

其實,不用他說,齊政也想到了。敢在領導面前說插話就插話,不是愣頭青,就是底氣十足。以這廝看上去精明幹練的模樣,怎麼看應該都屬於後者。

偏偏就是這位不知啥背景的年輕人,略帶不服地瞅着齊政。

……

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63章 崇拜(1)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194章 真·“嘉穀”第656章 豬腦子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219章 分歧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19章 分歧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11章 難(9/10)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55章 動員(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80章 合作愉快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68章 得罪人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49章 羣起響應(2/2)
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63章 崇拜(1)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194章 真·“嘉穀”第656章 豬腦子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219章 分歧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19章 分歧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11章 難(9/10)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55章 動員(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80章 合作愉快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68章 得罪人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49章 羣起響應(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