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

對於一種新的水稻品種,種植戶們抱有疑慮是最正常不過的了,這種時候就要靠大力吆喝了。

所謂兵馬未動“吹牛”先行……呃,應該是推介先行。

面對有意合作的農戶,嘉穀農資強化了主推品種“嘉秈1號”的宣傳推介,突出綜合優良性狀和高產高效主體稻作方式的應用,同時積極開展新品種的示範展示,以作優化當地品種與稻作方式佈局。

江右省雖然是產糧大省,但在過去一直種植雜交水稻品種,品種多、亂、雜,農民種糧效益低。

嘉穀農資推介的“嘉秈1號”,品種高產、優質、抗逆性強、和適應性廣的優良特點迅速被當地農民接受。

在鄱陽湖平原之後,“嘉秈1號”在江右省的贛撫平原、吉泰盆地等水稻產區也迅速被廣泛推廣種植。

在嘉穀的推介中,“嘉秈1號”一時佔有“超級稻的產量,優質稻的價格”、“遍地都是黃金甲”等美譽——好不好,全憑一張嘴,不過這也不能算騙人,“嘉秈1號”好歹還是值得一波自吹自擂的。

農民接受了“嘉秈1號”,接下來才真正進入重頭戲。

爲了加強合作,展示專業化服務水平,嘉穀農資專門挑選了一批種糧大戶,組織他們進行現代化水稻種植技術的現場觀摩考察。

鄱陽湖平原的董啓軍就有幸作爲其中一名代表參加觀摩。

第一站是嘉穀農資的育秧基地。爲了集中育秧地點和規模,嘉穀農資在江右省糧食產區建設了一批永久性、高標準的商品化集中育秧基地,切實解決家家戶戶分散育秧難、難以育壯秧等問題。

在育秧基地內,一條大型機械化育秧流水線正開足馬力製作秧盤,幾名工人忙着向生產線添加基質土和稻種。從放盤、鋪土播種、覆土到秧盤輸出,只需要十幾秒的時間。

“我們現在每天製作的秧盤總量在七千盤左右,按一千畝的耕地來算,以前起碼要育十天秧,現在只要半個星期左右就能輕鬆完成這個工作了。”現場工人介紹道。

老農民董啓軍雙眼放光地看着育秧流水線。

挽褲、擼袖、整地、挖畦一直是水稻傳統種植的育秧模式。

以前,人工育的秧苗有稀有密,質量不合格,也不符合機械栽插。如今,嘉穀農資使用自動化機械育秧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秧盤,種子均勻,泥的厚度適中,出苗整齊。不僅提升了育秧的效率和秧苗的質量,還讓自己這種農民“洗腳上岸”,更爲後期的機插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站就讓他見識到什麼叫做先進生產力了。

“今年我們公司在江右省各水稻產區建立了機械化育秧基地主體19家,擁有機械化育秧流水線35套。”嘉穀農資的技術人員說道,隨着嘉穀推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不斷深入,水稻生產切實跑出了“加速度”。

接下來是嘉穀農資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要知道,在農村,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的現象非常普遍。

測土配方施肥,就是按照土壤類型分佈和作物佈局,綜合考慮作物需肥規律、土壤肥力及肥料效應狀況,劃分施肥分區,確定施肥數量、時間、方法,達到合理用肥的目的。

“我們公司今年投入六千萬,用於江右省水稻產區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補貼和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嘉穀農資的員工大聲說道,引起了一陣驚呼。

嘉穀的主糧戰略是一個長期化的發展戰略。

從今年起,嘉穀就和產糧區當地政府合作建立並完善“統一測配、定向生產、連鎖供應、指導服務”的測土配方施肥運作機制,希望能在糧食主產區建立“五個一”模式,即縣有一個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鄉(鎮)有一幅施肥分區圖、村有一張施肥推薦表、戶有一份施肥建議卡、供肥網點一次供齊肥料。

這同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但是這個測土配方施肥運作機制建立起來後,好處也是驚人的——種植戶與嘉穀的捆綁程度將進一步加深,嘉穀掌控一手糧源也將更加得心應手。

“所以,各位農民朋友們,如果你們還未對田塊實施過測土配方施肥的,應抓住今年我們公司爲合作農戶提供免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的契機,積極進行嘗試。你們沒聽錯,就是免費!而如果已嚐到測土配方施肥帶來增收甜頭的朋友們,也希望將自己的好經驗與周圍的農戶分享……”技術人員積極推介道。

聽到是免費提供服務,參觀團的種植戶們都毫不猶豫,紛紛向技術人員諮詢細節。

董啓軍就在嘉穀農資的技術人員分析下得知,他承包種植的六十多畝水稻,如果搞起了測土配方施肥,預計肥料錢至少能省下兩千元,稻穀產量能增加了一千多公斤,兩項加起來節本增收幾千元以上。

董啓軍一張老臉笑成了菊花狀,他下定決心,回去第一時間就讓嘉穀農資的技術人員給自家的稻田搞測土配方施肥。

最後纔是嘉穀農業公司建立的“現代化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

爲了促進示範輻射功能發揮,嘉穀農業攜手嘉穀農資在江右省廣泛建立自有示範基地。今年自有的水稻綜合示範基地達到二十萬畝,真正做到領着農民幹、做給農民看。

稻田綜合種養就是指根據水稻生態特徵、生物學特性與家鴨、蟹、河蝦、河魚等的生活特點設計出的一種高效立體種養模式。

嘉穀農業的“現代化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有多個。

稻鴨共生模式示範基地是以水田爲基礎,種“嘉秈1號”爲中心,以家鴨野養爲特點,以生產生態高效益稻鴨產品爲目標,實現稻鴨共育、生態種養利用家鴨在稻間野養,不斷捕食害蟲,吃(踩)雜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顯著減輕稻田蟲、草、病的危害。

稻魚共生模式示範基地該模式是在不改變水田種稻的前提下,適當加高加固田埂,開挖少量溝坑,以實現稻魚混養。

稻蝦連作模式示範基地,是指在水稻田裡通過科學的田間工程改造,合理套養一定數量的小龍蝦,發揮小龍蝦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實現水稻、小龍蝦共生,達到生態環保、高產高效……

示範基地裡的田間有標識、技術有說明、參觀有講解……農民是最實在的,什麼都比不過眼見爲實。

嘉穀建立的示範基地,既是爲了摸索完善水稻生態種植模式,也是爲了讓農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進一步推廣水稻生態種植。

……

嘉穀的現代化水稻種植技術服務,彷彿給觀摩的種糧大戶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智能化育秧工廠每天“生產”上萬盤秧苗;上千畝稻田,高速插秧機兩三天便可完工;水稻使用養豬場的有機肥料;收穫時節,聯合收割機、烘乾機等現代化機械齊上陣……這幅激動人心的現代農業生產圖景,不是在歐美,而是切切實實出現在自己身邊。

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生產圖景!

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新章節被屏蔽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555章 動員(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732章 緊張感(1/2)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14章 “豆”爭(上)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615章 “豆”爭(下)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43章 送上船(2/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
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新章節被屏蔽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555章 動員(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732章 緊張感(1/2)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14章 “豆”爭(上)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615章 “豆”爭(下)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43章 送上船(2/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