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

一艘載重10萬噸的大型養殖工船,養殖水體達8萬立方米,預計單船投資4億元,如果開展大黃魚、大西洋鮭、黃條鰤等優質魚種養殖,年產能超過 4000噸,按照嘉穀出產一貫的優秀品質,單船年均營業收入起碼在十億元以上。

當然,這是在大型養殖工船研發成功之後的預算。

擬投資四十億元的包括大型養殖工船研發在內的“黃海冷水團開發項目”,正如周院士所想,都沒有在嘉穀集團內產生多大的波瀾。

因爲,僅靠嘉穀大漁場的產出,就足以支撐起這個項目的投入。

今年的嘉穀漁場,還沒有進入鼎盛期。儘管很多高級餐廳對嘉穀海鮮垂涎欲滴,但漁場不可能第一年出產漁獲就達到漁場極限。同樣的,“黃海冷水團開發項目”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四十億。以至於,嘉穀農牧連貸款都不需要,就能“以漁場養漁場”。

這再次說明了,在任何時候,“家裡有礦”都是一句硬氣話。

消息流傳開來後,外行人無法體會到這種震動,但業內人和政府無不爲嘉穀這種魄力心旌神搖。

這是國內迄今爲止最大的一個以資本的力量賦能海洋經濟發展的項目,更遑論其重大的戰略意義了。

魯省方面不用多說,誠意槓槓的:將嘉穀農牧認定爲漁業高新技術企業,按規定減免企業所得稅;對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按75%的比例予以加計扣除;對捕撈、養殖漁船免徵車船稅……

最讓齊政高興的,是中科院海洋所的周院士和國家海洋大學的董教授聯袂向農業部遞交提案,闡述了“黃海冷水團開發”的必要性,其中就包含了“屯漁戍邊”的設想,果不其然,得到了高層的認可。

在高層的推動下,海洋國家實驗室、國家水科院、國家船級社等衆多涉海科研院所,都參與到這一項目中來——這比嘉穀得到一筆鉅額貸款還要讓齊政感到興奮。畢竟,“黃海冷水團開發項目”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嘉穀不缺錢,但缺少能獨當一面的高級專家。

普通人沒有注意到,業內人在觀望,但我國海水養殖從“黃水”向“深藍”的革命性跨越,就這樣低調地拉開了序幕。

……

距離魯省日昭市170海里以外的一處礁島附近。

這片海域地處暖流與黃海冷水團交匯處,歷史上盛產烏賊、對蝦、貽貝等,尤以烏賊汛爲最。但由於長期濫捕導致漁業資源衰退,以及孤島補給不易等因素,附近海域早已變得冷清。

而這正適合作爲“黃海冷水團開發項目”的海上研究基地。附近的8000公頃海域,都被規劃爲嘉穀黃海漁場的研究試驗區。

大型養殖工船還在紙上,附近又沒有邳山島這樣的海島依靠,只有中船爲研究團隊改造的一艘大型舊油輪,作爲“駐紮基地”,可比嘉穀建設第一個漁場的時候艱難多了。

但相比於駐紮環境,船上的周院士和董教授等人,更關注附近的海域環境。

“真是貧瘠啊!”無論是水下機器人的拍攝,還是潛水員的觀察,都能得出這個結論。

不同於嘉穀漁場已經形成的生機勃勃的生物鏈,這片海域的海藻牀或牡蠣礁等基層生態環境幾乎蕩然無存,海洋生物唯見零零散散的小魚羣。

“很多時候,沒有親眼目睹,人們根本不知道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狀況比想象中還要嚴重!”周院士喟然長嘆道:“在黃海,上個世紀中的主要經濟魚類是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白姑魚等,九十年代以來的主角,變成了藍點馬鮫、鮐魚和銀鯧等,這都是位於食物鏈更下一層次的次生物羣落啊!平均營養級下降了多少啊……”

董教授心有慼慼地點點頭。

海洋漁產的變化太快,一直是像周院士和董教授這樣的老一輩水產人心中的痛——他們猶自沉浸在對野生大黃魚的懷念裡,但是如今的國內漁場,多是像這片海域一樣,只見巴浪魚等低值魚的身影。

而齊政這樣的新一代水產人,沒有那麼多感慨,反而更多是“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

“終歸有一天,我們的領海會重新恢復富饒之景!”

想起齊政曾經語氣平淡說的這句話,周院士和董教授相視一笑:“年輕人的世界啊!”

沒有任何的調侃,只有滿滿的憧憬——只要親眼見過嘉穀建設的“海洋牧場”,都不會懷疑其中的分量。

譬如眼下,在建設深海網箱探索冷水團養殖三文魚之前,嘉穀首先大規模投放人工魚礁和海藻牀,打造海洋生態的基石——這是齊政做出的決定,甚至親自帶隊建設。

“老董,你相信不?據說美國有一個很宏大的計劃,要在外海大規模建設海洋牧場,將整個大陸架打造成海洋牧場;島國也有類似的計劃……但我認爲,我們國家有嘉穀,沒準更早完成這一壯舉!”看着遠處有條不紊投放人工魚礁的漁船,周院士突然說道。

董教授迷了眯眼,倒是想不到老友對嘉穀的看好到了這種地步。

要知道,美國是海洋牧場建設最有特色的國家之一。人家投放的大型魚礁,是報廢的商船、退役的軍艦和航母……截止目前,美國海洋牧場創造的綜合經濟效益超過500億美元。

島國的花式更多,又是增殖魚礁,又是浮式魚礁,藉此發展休閒遊釣,據稱一個魚礁羣每年可以獲得280多萬元的利潤……

而國內呢?海洋牧場正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而且,我們的生物資源稟賦和現狀遠不如美日兩國——他們的漁業資源較爲豐富,所以他們的海洋牧場主要是集魚和增殖,強調的是增加捕撈量;而我國近海的海藻牀、海草牀、牡蠣礁或珊瑚礁等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環境,毀壞極爲嚴重,已經面臨無魚可集的窘境,更需要兼顧修復生態環境和增加漁業資源量的功能。

起步晚;面臨的情況更加複雜;而且嘉穀也只建設過一個漁場,難說具備規模效應……

老友對嘉穀的這份篤定,是不是太誇張了?

——董教授畢竟剛與嘉穀合作,對某人的“作弊大法”沒有多大體會,但很快,他就能見證到了。

因爲,此時的齊政,開着遊艇在海上游蕩,名曰“考察海況”。

實際上……

“嗯,這個漁場該怎樣優雅地開掛呢?”

……

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章 誰吃虧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70章 着迷(2/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184章 狼來了(4/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56章 豬腦子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92章 聚寶盆(1/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132章 “圈地”不易(2/3)
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章 誰吃虧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70章 着迷(2/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184章 狼來了(4/4)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56章 豬腦子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92章 聚寶盆(1/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132章 “圈地”不易(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