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

齊政一點都沒有誇大嘉穀未來面對的威脅。

單純以大豆而言,五家跨國公司幾乎控制了全球大豆供應鏈的所有環節。

看看他們的名頭:

孟山都,美國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

ADM,美國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加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和加工商之一;

邦吉,美國公司,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全球大豆出口商和全球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和加工公司之一;

嘉吉,美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產品交易商;

路易達孚,法國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產品交易商之一。

在種子和生產所需的其他原材料投入方面,占主導地位的是孟山都公司;而在種植、貿易和加工方面,占主導地位的是簡稱ABCD四大糧商的後四家公司。

齊政就隨手簡單畫了一張世界地圖,指着各國的輪廓對田仁裡說道:“表面看來,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三個國家掌控了大豆的出口端,中國和歐洲兩大經濟體佔據了大豆進口端。”

“但事實上,大豆從出口端到進口端的貿易活動並不是由這些國家掌控的,而是由這些跨國糧商掌控的。”

齊政又在地圖上添上跨國糧商的勢力分佈:“跨國公司建有遍佈全球的分公司、子公司和關聯公司,他們在出口國掌控了出口,在進口國掌控了進口,大量的交易只是發生在跨國糧食企業內部,即各分公司之間。”

最後在地圖上標出大豆貿易路線圖:“市場兩端的出與進全是他們自己在運作,這使得世界市場上的大豆價格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公司內部就可以決定的事情。”

跨國公司在大豆貿易中佔據了霸主地位,就是因爲這些公司既可以影響大豆產地賣出多少大豆,也可以影響大豆銷地收購多少大豆。

“下游與這些大鱷打交道的農民們就比較慘了,中游我們這些大豆加工商業好不到哪裡去——大家都隨時會因爲這些公司的價格操縱而受到傷害。”

說到這,齊政一攤手:“我們嘉穀在美國的分公司也算有一定的實力吧,但在尋摸一圈之後,愣是找不到半點可以插手大豆貿易的機會。”

雖然這些糧商不直接參與大豆的種植,但他們通過發放生產貸款、修築交通設施,將鐵路、公路、港口、倉庫等全部掌控在手裡,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同樣,他們還擁有海量有關各地市場供給、需求趨勢的即時信息,而且它們的內部交易市場不對外開放。

這對獨立貿易商來說,是不可企及的;尤其是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商。

如果獨立貿易商在跨國公司到來之前已經存在,後者可以很快把前者擠垮、吞併;如果他們不自量力與跨國公司在同一市場運作,充其量只能撈到些許殘羹剩飯。

“在國內,我只看好國糧集團,在國家的扶持下,應該能有一戰之力。”齊政最後說道,雖然也只是一戰之力,想要反攻倒算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但這也算是我們的國家特色了,雖然一再被外國帶着有色眼鏡污衊,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至少保證了我們不會在某個領域全軍覆沒。

至此,田仁裡看着齊政畫的密密麻麻的勢力分佈圖和貿易路線圖,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一臉凝重。

國內在國糧集團提出“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之前,雖然知道國際糧商很強大,但從沒有全面地直觀地體會到國際糧商強大到什麼程度。

他毫不懷疑齊政會誇大跨國公司的實力——要說國內最瞭解他們實力的,肯定是在美國大豆期貨市場上有驕人戰績的嘉穀了。

因此他也更能理解齊政爲什麼會說“要多準備幾條後路了”,命根子被別人攥在手裡,即使是自己也不可能會安心的。

扶持國產大豆,確實刻不容緩。

……

站在鬆嫩平原的九三墾區——這裡是被稱爲“中國綠色大豆之都”的國有農場的高坡上,眺望遠方,遼闊茂盛的“大豆海洋”與湛藍的天空被地平線分割,半人多高的大豆翻動着綠浪,預示着今年很可能會有一個好收成。

現在大豆已進入夏管期,田地裡的農活並不多,但田仁裡有空還是時常來田裡看看。“每次看到要豐收的大豆,都會覺得有種滿足感。”

“前幾天連着下了幾場大雨,幸虧影響不大。”田仁裡帶着齊政,介紹着這個農場的情況,“今年整體上風調雨順,應該是個豐收年。”

田仁裡告訴齊政,這個農場已經實現了初步的機械化種植與統一管理,畝產預計達200公斤。未來的目標是要將農業機械化率提升到95%以上,要從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防治到收穫,全部實現機械化。

位於黑省西部、地處世界四大黑土地帶之一的九三墾區是黑省最重要的大豆產地之一。其大豆總產量萬噸,相當於黑省大豆總產量的7%,全國總產量的3%。

大豆對資本的最大誘惑在於它適合於資本密集地大規模栽培。不管是在我國東北,還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產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大田作業。

“我們東北是個好地方啊,面積遼闊,土地肥沃。黑土地更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所謂‘一兩土二兩油’,太適合作爲中華大糧倉了。”田仁裡自豪地說道。

據田仁裡介紹,在這塊肥沃的黑土地上,國產大豆平均畝產距離美國大豆的畝產差距已經不大,“我們的大豆不比美國大豆差。”

“當然,雖然國有農場可通過大規模、標準化的種植實現高畝產,但普通農戶的大豆種植水平卻是千差萬別。”田仁裡無奈地面對現實,“由於目前農戶種植的大豆品種不同、品質不一,混種混收現象嚴重,導致國產大豆的整體品質偏低。”

A品種大豆出油率高,B品種大豆蛋白質含量高,但兩種大豆混合種植、混合收穫,就會導致大豆的出油率和蛋白質含量都不行。

“要實現高產、高品質,還需要突破多種因素制約……”

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81章 大風神(2/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95章 運氣嗎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55章 動員(1/2)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9章 嘉穀公司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14章 “豆”爭(上)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663章 崇拜(1)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710章 酸味(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
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81章 大風神(2/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95章 運氣嗎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555章 動員(1/2)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9章 嘉穀公司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614章 “豆”爭(上)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663章 崇拜(1)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710章 酸味(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