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

正如齊政所說,綠和組織的抗議團隊“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有回去就成了笑料。

嘉穀公關部第一時間就將拍到的“抗議治沙,卻被沙塵暴毒打”的視頻和圖片放到網上,成功地娛樂了吃瓜羣衆。

他們的抗議,不但沒有引起旁觀者對嘉穀治理開發沙漠的反感,反而增加了治理開發沙漠的合理性——充滿生機的綠洲,與鋪天蓋地的沙塵暴,誰更得人心,還用說嗎?

總之,綠和組織的抗議團隊是灰溜溜地離開的。

他們前腳剛走,嘉穀沙漠開發基地就迎來了真正的客人。

國家發改委胡主任,以及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的總幹事以及生態學家、氣候學家等人聯袂而至。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的人員,是齊政通過相關部門發出邀請的。來之前,發改委胡主任還特意問齊政,這麼大張旗鼓地讓他們前來考察,真的沒問題嗎?

齊政懂他的意思。阿拉鄯沙漠地區的開發計劃,因爲綠和組織的推波助瀾,已經引起了巨大爭議。讓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前來考察,可能會帶來國際聲望,但也有可能會帶來國際醜聞。

如果不能保證是前者,那還不如繼續苟着“發育”。

但齊政毫不客氣地回道:“沒問題。”

事實上,他巴不得聯合國的專家們來“找茬”。畢竟,很多成就,落在外行人眼裡只是看個熱鬧;但落在內行人眼裡,才知道有多牛叉。

事實上也是如此。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團隊第一次直面嘉穀開發出來的綠洲時,滿滿的是不能置信的眼神。

有迎風而轉動的白色風機,將會引起沙塵暴的風力轉化爲綠色能源……

有碧波盪漾的湖水,輕歌曼舞的蘆葦……

有成羣棲息的野鴨,展翅翱翔的天鵝……

中式樓房拔地而起,誰還記得這裡曾經荒無人煙?飛鳥牛羊屢見不鮮,誰還記得這裡曾經寸草不生?

這水光林色,哪裡像沙漠?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

當然,他們不是沒見過這樣的綠洲,相反,他們見過更美更震撼的綠洲景觀。但是,他們沒有忘記一個關鍵——這是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改造而成的!

這是何等的奇蹟!

觀察到他們臉上的表情,齊政嘴角溢出一絲笑容。

他一直不太擔心當前惡劣輿論的原因,就在於“眼見爲實”這句老話。

嘉穀開發的綠洲,畢竟不同於“轉基因”,在大多數人心中只是一個概念。綠洲實實在在地杵在這,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愈加熠熠生輝。

“我看到他們雖說是種樹了,但不是喬木,主要就是梭梭、駱駝刺等灌木和小灌木,還有種草,這個選擇說明決策者很清醒,都是選用適應沙漠環境的植物……”

“改變環境可不是靠綠洲巨大的植被面積,前提是有水……”

“有道理,水的循環問題最重要的……”

各種口音的英語響起來,而負責與他們交流的,是一直駐紮在基地內同步跟蹤研究的中科院袁院士。

袁院士對於他們直指治沙的核心早有準備。

都是行家,自然不會被表面上的現象糊弄了。

治沙的核心在於沙漠地下水。所謂沙者,水之少也。你看,中國古人的造字智慧裡,就隱含着“水”與“沙”的辯證法。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抽取地下水造植被,通過強化植被固化光能,減少蒸發量,能達到一個水資源補充(降雨徑流等)和蒸發相對平衡的狀態。

但,要是能達到這樣的水平衡狀態,沙漠也不至於成爲沙漠了。

袁院士卻是神采奕奕地道:“根據我們持續的水文跟蹤研究,在嘉穀啓動對這片沙漠的治理開發後,本地年降水量逐年增加,現在已經穩定在300毫米,如果將夜間的大霧折算,相當於年降水量達到800毫米,足足翻了八倍有餘……”

“不可能。”有專家下意識地反駁道:“你們開發的綠洲纔多大啊,也就三四百萬畝吧,這麼狹窄的一片空間,靠自身治沙改造,能改變氣候?難道你們在沙漠上空蓋了一個能鎖住水汽的大棚?”

“是有降水天氣系統經過吧。沙漠地區下雨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只不過大多時候水汽會暢通無阻地飄移過去,但偶爾也會被其他氣流截阻而放慢飄移速度或停滯不前,從而以降雨形式傾瀉到沙漠上。”有氣象學家分析道。

袁院士打開隨身攜帶的氣象圖,笑眯眯道:“還真不是,事實上,降水增加基本是本地水汽蒸騰的影響。”

“怎麼可能?”

“難以置信!”

其他專家的眼睛都瞪圓了,袁院士則不緊不慢地道:“我們覺得,是與這片沙漠地區獨特的地形和大氣環流形勢有直接關係,應該也與全球變暖有一定關係……”

跟在後面的齊政聞言,差點笑出聲來。

神特麼的獨特地形和大氣環流,不過是被一個“五斗雲雨陣”鎖住水分而已。科學家真的是一種神奇的生物,不管什麼情況,他們都能找到貌似合理的“科學”解釋。

身邊的發改委胡主任雖然也覺得神奇,但看到許多人的表情越來越誇張,忍不住低聲向齊政問道:“嘉穀綠洲這一特點,很出乎意料?”

齊政忍笑點頭:“已經不能用出乎意料來形容了。按照袁院士他們的研究,隨着我們對沙漠的開發範圍擴大,摺合的降雨量不說與蒸發量持平,但也極大地縮小了差距,這意味着我們真的能和老天扳扳手腕了。而沙子裡含水量的增加,以及淺層地下水水位的上升,都體現了這一點。”

發改委胡主任如夢初醒,這也就意味着,所有攻擊沙漠開發的“罪狀”,都很難成立了?

他可是知道,把沙漠變成綠洲,實際上這種想法很多國家都有,可是考慮到實際的困難性,這些國家也只有想想,最終沒能夠完成這個心願。

但齊政現在的意思,是我們不僅能想,還能把這個想法百分百化爲現實,難怪那些國際專家眼睛都綠了——他們大半是出生於中東地區,別的沒有,沙漠絕對不缺。

發改委胡主任心裡有數了。

縱觀中國北方這條漫長的沙漠帶,從西往東數,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從西面、北面、東北三個方向逼近首都。

荒漠化,如同一柄鋒利的達摩克利斯劍,高懸在每一箇中國人的頭上,高懸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生命線上。

而阿拉鄯沙漠區,正是位於這條沙漠帶的中間位置。如果將其變爲了綠洲,相當於將這把“達摩克利斯劍”給折斷了,阻止了東西輸沙帶的“握手”,何等壯哉!

想起嘉穀當前面臨的輿論形勢,以及齊政邀請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過來考察的用意,胡主任緩緩開口:“那麼,嘉穀現在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齊政精神一振,道:“資金,人員,最好還有國家的背書。”

“沒問題。”想着來之前頂級大佬對他的囑咐,結合袁院士他們的結論,胡主任當即拍板了。

齊政真誠地笑了,這種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的感覺,爽爆了。

……

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63章 崇拜(1)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63章 崇拜(1)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636章 契機(1/3)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8章 情懷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章 誰吃虧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
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63章 崇拜(1)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63章 崇拜(1)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636章 契機(1/3)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8章 情懷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章 誰吃虧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