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

看着嘉穀集團和丸紅商社農場截然不同的表現,合作方瓦西里的心裡很難沒有傾向。

你丸紅商社當然可以說是天災所致,但嘉穀農場也不見得是風調雨順,怎麼就你遭了這麼大的災害?難道就沒有管理上的紕漏?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將原因都推到天災上,你島國人純粹是倒黴——試問誰想跟一個倒黴蛋合作,跟嘉穀這樣勢頭極旺的合作方合作難道不好嗎?

瓦西里對兩家農場的關注度無疑流露出這種傾向。

這樣的結果,是齊政願意看到的。但對於太田明夫來說,這給了他極大的壓力。

丸紅商社已經在遠東損失了過千萬美元,假如最終不能戰勝嘉穀集團,明年丸紅商社與瓦西里的合作很可能會無疾而終。

身爲遠東項目負責人的太田明夫,如果讓公司損失了這麼多錢而一無所獲,想要安然無恙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是,嘉穀在大豆種植上無疑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他要在改變前期的規劃改種其他作物的情況下趕上嘉穀,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齊政可不管太田明夫是如何的焦頭爛額,結果比過程更加重要,將丸紅商社踢出大豆種植行列,就達到了他的預期目標。太田明夫的進退不得,更是他一手推動了結果。

張澤宏作爲嘉穀與瓦西里之間的“潤滑劑”,對瓦西里的態度傾向有最直接的體會。

“瓦西里已經讓人進一步梳理遠東的耕地狀況,尤其是連成塊的大片耕地。按照我的預估,如果今年的收益達到預期,明後兩年,他能提供300萬公頃的土地用於合作。而如果我們捨得投入開荒的話,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齊政眯眼:“300萬公頃啊!如果能全部拿下用來種植大豆,別的不說,嘉穀自身的大豆基本能自給自足了。”

張澤宏胸有成竹道:“只要今年取得豐收,問題應該不大。老實講,即使在世界範圍內,想找到像遠東這樣適合大規模種植大豆的‘淨地’也很難了,我們絕對不容有失。”

齊政十分贊同張澤宏的說法。

這個“淨地”,一方面體現在強大的國際糧商或因爲看不上遠東的惡劣氣候,或因爲政治形勢,暫時沒有涉足遠東的市場。

另一方面,主要是其他作物在空間上的“侵略”。

以國產大豆爲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豆一直因其廣泛的用途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國內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勢頭。讓國產大豆走下神壇的事件只有兩個,另一個就是大豆進口的開放;一個是雜交玉米的出現,。

前者不說自明,後者就一言難盡了。

通常情況下,育種技術的發展速度很慢,產量是逐步提高的。

但雜交玉米很不一樣,增產效果特別明顯,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把以矮稈小麥和雜交玉米爲代表的新一代農作物的出現稱爲“綠色革命”的原因——它們就像革命一樣迅速席捲全球,徹底改變了整個農業的面貌。

農民種植作物主要看效益,新一代雜交玉米的畝產遠超大豆,在價格沒能拉開太大差距的情況下,玉米漸漸地侵佔了大豆的“地盤”,國產大豆就是這樣“淪陷”的。

但在遠東,有一樣東西延緩了玉米進攻的腳步,那就是氣候。

“玉米產自南美,本來是熱帶作物,即使是我國東北培育的耐寒玉米品種,再向遠東推進也不太適應了。所以遠東適合大規模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大豆和小麥,可惜現在丸紅商社都錯過了它們的最佳種植時間,呵呵……”齊政說着說着就笑了。

張澤宏也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張澤宏面容一肅說道:“我們最好找機會將丸紅商社徹底擠出遠東纔好,不然,他們的雄厚資本與遠東的大豆產業一結合,給嘉穀的競爭壓力太大了。”

齊政默默點頭。

在資本的邏輯裡,大豆不僅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能夠提供食用油的人類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種能夠爲資本家謀取利益的商品。

一方面,大豆及其產品(豆油與作爲飼料的豆粕)的消費遍佈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完全擺脫對它的消費。另一方面,大豆對資本的最大誘惑在於它適合於資本密集地大規模栽培。

不管是在國內東北,還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產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大田作業。

換句話說,大豆種植是以極少數所有者控制極大量的土地的方式進行種植的,單兵作戰的小農戶實在是微不足道,只能受人宰割。

齊政沉聲說道:“在國內,從國家的角度看,大豆總的效益不如玉米,這就相當於浪費了土地,而國內最缺的就是土地。但是在遠東這種最不缺土地的地方,當資本和大豆結合起來,勢不可擋。”

“大豆效益最佳的生產方式是超大土地規模、資本密集、依賴農用化學品、依賴農用機械。這種遊戲只有大地主與資本雄厚的投資者才能玩得起。”

“瓦西里他們從貧困農民手中大肆收購田地,成爲大地主;而那個提供資本的投資者,只能是嘉穀。”

齊政語氣堅決道:“我已經決定了,明年不管怎樣,都要加大對遠東的投入,嘉穀要靠資本搶先掌控遠東的大豆產業鏈,讓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丸紅商社跟在後面吃灰吧。”

張澤宏對加大投入沒有意見,他只是提醒道:“集團今年的項目可不少,資金方面跟得上嗎?”

這不是他杞人憂天,單單是從大豆產銷鏈的角度來看,今年嘉穀集團的計劃就不少。

大豆之所以成爲今天這樣一個熱門的商品,是因爲豆粕的需求改變了大豆的主要用途,從以前的壓榨取油爲主轉變成壓榨取粕爲主。

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章 坦白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90章 回血(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章 誰吃虧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10章 草!草!(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11章 難(9/10)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8章 靈植與靈陣
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章 坦白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90章 回血(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章 誰吃虧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10章 草!草!(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11章 難(9/10)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8章 靈植與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