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

五月初的壽光市,陽光耀眼。

壽光市,蔬菜播種面積高達80多萬畝,年產蔬菜40億公斤,被譽爲“中國最大菜園”。

如果從高空俯瞰,只見密密麻麻分佈着成排成列的蔬菜大棚,蔚爲壯觀。

“這裡種蔬菜,一個鎮就種一個品種。”嘉穀農資的杜爲民,帶着齊政參觀菜地的表情活像一個農場主。

當然,某種程度上,兩人正在參觀的蔬菜大棚也算是嘉穀農資的“地盤”——這是嘉穀推廣國產蔬菜種子的主要基地,也是嘉穀農產品供應鏈的蔬菜採購主要基地之一。

“我們推廣的國產蔬菜種子,菜農現在的接受度如何?”齊政問道。

“現在的接受度已經相當高了。”

“剛開始推廣的時候啊,很不順利。”杜爲民指着地裡一壠壠的茄子說道:“以前,這個蔬菜大棚種植的,都是荷蘭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因爲以前可選的國內品種,冬天不愛坐果,產量低,產量每畝地比進口品種低1000斤左右……”

國內的蔬菜花卉種子市場開放最早,造就了壽光、瓊省等世界級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繁榮,也造成了國民菜籃子的極大豐富和品質的提升。

優質種子給農民帶來實惠本是好事,然而,隨着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外資對我國種業的衝擊也開始不斷顯現。

“僅壽光就有瑞士、以色列等國的種子公司達三十多家。據最新統計,壽光市80%的蔬菜品種姓‘洋’,只有20%的菜農選擇種植國產種子。”兵馬未動,情報先行是嘉穀的傳統,杜爲民對於自己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早就瞭然於心。

嘉穀農資進入壽光之時,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種子企業喜歡給國外種子做代理銷售,而國產種子並不受菜農的歡迎;同時市場上對蔬菜的收購也多以外國品種爲主,誘導一部分農民不得不改用外國品種……

——在控制我國蔬菜種子50%以上的市場份額後,外資大幅提高種子價格,甚至出現了“1克種子1克金”的天價種子。以甜椒爲例,國外種子公司生產1粒種子的成本只有1分錢左右,但在國內市場要賣1元錢,比黃金還要貴。

但即便如此,看重產量的菜農仍然不待見國產種子。

畢竟,國產蔬菜的種子很便宜,一畝地的種子成本可能也就幾百塊錢,但產值也只有平均六千元;而購買進口種子,每一畝地的成本四千元,是貴了許多,但是產值可以達到兩萬餘元,農民又不傻,合不來他纔不買呢?

“所以我們對於本土優質種子的篩選,產量是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即使如此,精挑細選的國產蔬菜品種,大多遜色於同品類的進口種子。”杜爲民也略顯無奈道。

齊政微微點頭,他對於這種狀況是心裡有數的。

一個蔬菜品種的培育需要從各地選取材料,通過不斷雜交對其後代進行遴選,除了靠大量的準備工作和研究外,還需要在不同地區進行多年試種,此後才能大規模推廣。無數次試種、篩選等實驗,無不需要鉅額資金支持。

與嘉穀合作的科研院所,很多是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乍一看,每年的經費不算少,但除去人工支出後,再具體到某一個品種上,就很難看了。

這樣摳摳搜搜的投入,與國外種子企業大手筆的自費研發相比……你總不能奢求“小米加步槍”能每次都打敗“飛機加大炮”吧?

當然,不是說國產品種就沒有好東西。我國有些蔬菜種子在質量上是超過國外的,如毛粉番茄和長黃瓜,甚至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國外種子也是在我國一些傳統種子的基礎上進行的雜交改良。但,總體來說是落後的。

“不過,加入我們的整合後,國產種子的短板大大得到了補強,綜合算下來,種植我們推廣的國產品種,收益也不低於種植國外品種,越來越多的菜農們才從心底接受了我們推廣的國產品種。”杜爲民輕笑道。

對農民來講,他們很少考慮種子是哪個國家的,考慮的只是增產、增收。只有讓農民獲益,新品種就有生存的空間。

而嘉穀推廣新品種,從來就不是傻乎乎地吆喝“賣我們的種子啦”,而是手腳並上,一整條“研發-育種-推廣-生產-銷售-服務”的產業鏈砸過來,簡直讓對手絕望。

譬如在壽光的國產蔬菜品種推廣上,嘉穀農資從科研機構篩選出了優良品種,菜農們只需要專注於種植,生產的蔬菜被嘉穀農產品供應鏈包銷,不愁賣,而且賣得更好,菜農也就會繼續選擇國產種子。

一般的種子公司不會考慮如此複雜的事,也沒有能力構建如此完善的產業鏈。所以即使在某個性狀上比嘉穀推廣的種子好,但優勢比較單一,整體競爭力仍遜於嘉穀。

當然,若是比風險的話,這個打法也比一般的種子公司要高個好幾倍。

很簡單,如果不能保證一個品種的暢銷,嘉穀損失的,是整條產業鏈的損失;再選錯幾個品種,分分鐘會耽擱嘉穀農產品供應鏈一年的努力。

唯有像齊政這樣的開掛人士,纔敢大踏步地朝前走。

談話間,兩人來到了嘉穀在壽光的種苗基地。

過去是每家每戶買種子,現在全部都是買苗子了。種子公司也都在壽光建立了種苗基地,這樣做既方便菜農,又轉移了他們自身育苗的風險。

對於齊政而言,更是方便了自己構建嘉穀的獨特優勢。

“青竹百靈陣(四階)觸發,主木系,範圍:方圓二十公里。效果:潤澤,生長。生物處於陣中,恍如初生,蓄養紫華,勃然而長。”

毫無所覺的杜爲民簡直迷之自信:“我們在育苗技術上還是相當有一手的,幾乎百分百的發芽率,苗也培育得更好,不少科研單位都佩服說,經過我們的育苗,品種的表現幾乎都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

齊政淡定微笑。

那肯定了,別看也許只是幾個百分點的提升,但綜合起來,不說質的改變,但更上一檔次是肉眼可見的。

最關鍵是,長年累月下來,品種只會表現越來越出色。

齊政看着種苗基地裡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的蔬菜苗,被送到越來越多的蔬菜種植大棚,暗想道——這就是嘉穀給文老,給各方交出來的第一份答卷了!

所謂“得道者多助”!

何爲“道”?在齊政看來,就是價值。

要想得到更多科研機構、國家高層的支持,落實農業科研聯合攻關計劃,嘉穀就要展示自身能配得上主導該計劃的資格。

而以國產蔬菜良種推廣作爲第一份答卷,是因爲,蔬菜的生長週期最短——短則兩三週,長則一兩月,蔬菜就能收穫一輪了。效果好不好,品種行不行,一目瞭然。

齊政有信心,一年時間,足以讓壽光的蔬菜種子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了。

而壽光,是國內最大的“菜籃子”,去年起發佈的“壽光蔬菜指數”,不僅影響着全國各地菜價走向,甚至能左右南韓泡菜的產量。

壽光有變,其他地方的變化還會晚嗎?

……

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7章 縱論(中)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2章 交通瓶頸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81章 功成(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658章 勾人(1/3)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96章 不要浪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15章 “豆”爭(下)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
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7章 縱論(中)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2章 交通瓶頸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81章 功成(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658章 勾人(1/3)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96章 不要浪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15章 “豆”爭(下)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