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

如果節水灌溉工程只是讓隴谷縣的農戶們心動的話,嘉穀意欲開發戈壁灘塗用地,搭建勞務和務農互補平臺的消息,徹底讓他們欲罷不能了。

隴谷縣地勢開闊,由於乾旱少雨,90%以上的耕地爲旱地,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戈壁灘塗用地尚待開發。

十年五旱,災害、生態、貧困交織疊加,且互爲因果,是隴谷縣的基本縣情。

嘉穀願意投資開發外圍的戈壁灘塗,從大的方面來看,是改善脆弱的生態環境,爲生態脆弱區披上綠色“底色”,爲隴谷縣構築生態安全屏障;從小的層面看,是爲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增收渠道。

第一期開發的戈壁灘塗有6萬畝,要整理土地,防風固沙,種植耐旱作物,建設高效節水的灌溉體系,需要的勞動力可不在少數。

而嘉穀定下來的原則是,優先僱傭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的農戶。

之前大部分農戶擔心的,不就是合作社機械化作業之後不需要這麼多的勞動力,土地流轉後,即使有分紅,一旦沒有成爲合作社員工的話,就是地也沒了,人也不知道能幹什麼了。

到外面打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說有時候工錢都很難拿到;而且家裡基本都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的,也很難出遠門。

現在好了,嘉穀送崗上門,即使不能在合作社工作,也能進入嘉穀打工,實現就地就近、離土不離鄉就業。

這樣的話,農民們既有自家土地流轉經營的一份分紅,每個月也能領一份工資,變“一份收入”爲“兩份或多份收入”,簡直美滋滋。

因此,在雙重利好的助力下,合作社的組建進程迅速推進,在政府的協助下強力推行“小塊並大塊、分散變集中、零碎變連片”的經營新格局,整合建設“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過“土地流轉+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嘉穀在政府的協調下,聯繫肅省的農科院引進其培育的“甘啤3號”和“甘啤4號”優質啤酒大麥品種,實施標準化生產。

近30萬畝的優質專用啤酒大麥種植基地,一邊在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按照保優、高產的栽培技術統一種植大麥,一邊如火如荼地建設高效節水的噴灌體系。

而爲了建設優質原料供應基地,清源啤酒還在隴谷縣配套成立了麥芽加工廠,在產區形成龍頭帶動作用,促進產銷銜接,爲清源啤酒廠提供穩定優質的大麥芽原料。

麥芽加工廠同樣優先招收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的農戶。

嘉穀做出了這麼大的付出,一力解決了農戶流轉土地的顧慮,隴谷縣政府也不好乾看着。

恰逢肅省對啤酒大麥種植產業出臺了扶持政策,對啤酒大麥龍頭企業進行財政貼息貸款等信貸優惠政策。隴谷縣政府親自下場出面,協助銀行完成對嘉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主體的貸款資格認定、信用評級等工作,爭取到了一筆優惠貸款。

這樣一來,合作社的農用機械設備倒是解決了,雖然這筆貸款對於嘉穀的整體投資規模來說,只能算小打小鬧。但總歸彌補了隴谷縣唐書記的“嘴炮”,對合作社也算一頓“小補”了。

……

另一邊,戈壁荒灘開發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嘉穀要開發的戈壁荒灘用地坐落在隴谷縣西部,荒漠地域開闊,土地面積大,便於統一規劃,連片開發。

但首先要解決的是基建缺失、生態脆弱的現實困境。

大片的戈壁荒灘被閒置不是沒有道理的。

“春播幾口袋,秋收幾粒子;出門滿眼彌沙子,走路土淹腳脖子”,這是隴谷縣當地人民對外圍戈壁荒灘真實寫照的形容。

不是沒有人打過開墾的主意,不過新開墾的耕地,乍看起來與周邊老鄉鎮的耕地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澆過兩次水後,要麼因爲土壤板結不滲水,成爲成片的“水池”;要麼因爲土壤返鹼,“燒死”大片的農作物,大麥、小麥種了一茬又一茬,總是不能健康茁壯的生長。

此後再也沒人做這種蠢事了。

所以即使是唐書記,對於齊政意欲開發這片戈壁荒灘,也是覺得不可思議。

他還隱晦地提醒過齊政,如果是爲了解決不能在合作社工作的社員的就業問題,很可能是得不償失的。

齊政感謝他的善意,不過還是堅持己見。

也正因爲如此,承包價真的是白菜價了。

嘉穀有意將隴谷縣建設爲優質啤酒大麥種植基地,最終的目標當然也是將這片荒灘改造成良田,作爲嘉穀的自有種植基地——俗話不是說了麼,千好萬好都不如自己擁有的好。

但首先要固定流沙、拉土造田、改良鹽鹼土質,才能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適度開發農田。

齊政用靈陣勘探過地下水層,嘉穀承包的這一片荒灘地下水較爲豐富,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大有潛力可挖。

眼下,幾百人在嘉穀聘請來的省林業局治沙技術員的指導下,大面積種植沙柳。

前面用拖拉機開溝,後面將樹苗斜插種植,剛好露出小苗,全部埋死壓實,然後略爲澆水。到了秋天就會長出三四枝一米以上的杆莖,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

沙柳爲沙漠植物,也是極少數可以生長在鹽鹼地的一種植物。其抗逆性強,較耐旱,喜水溼,抗風沙,固沙保土力強,是我國沙荒地區造林面積最大的樹種之一。

沙柳形如火炬,具有乾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澇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

春季來臨時,風沙肆虐,沙丘平移,不管沙柳被埋得多深,只要露一個頭在外面,它就能夠茁壯成長,雖然不怕乾旱,但雨水充足它也能夠一樣生長。它不怕牛羊啃,即使把四周的皮都啃光了,只要在裡邊有一枝牛羊夠不着,過不了多長時間又恢復了生機。

沙柳的經濟價值也比較高——可做紙板,造紙。它所含的熱量和煤差不多,可發展成每三至六年砍一次的綠色沙煤田。

當然,這不是齊政看重的。

化沙地爲田纔是最重要的。

沙柳能把沙丘牢牢地固住,而且成片成串的沙柳形成的植物帶,涵養了沙地的水分,削平了沙包,沒有幾年就能形成了一片片綠地。然後,就可以進一步改造成耕地種莊稼了。

一旦搞起來收益逐年增加,而且土地的增值將難以計算。想想,從荒沙變成林地或耕地了,它的增值空間有多大。

不過可能真正要見到效益需要大大幾年,這就是生態建設的特點,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所以一般的農民沒力量也沒耐心搞生態。

其實嘉穀內部對此也是抱有不同意見的。

王昱業就曾問過齊政,東部有太多的耕地可以承包了,將資金投入其中,可以得到的收益遠遠比投入到大西北來得划算,搞大麥種植基地他可以理解,畢竟具有地理產業優勢,清源啤酒也需要優質原材料,但爲何要另行開發戈壁荒灘呢?

對此,齊政只反問他,嘉穀承包個幾十萬畝耕地肯定沒問題,承包幾百萬畝應該問題也不大,承包幾千萬畝估計就很突出了,而想承包上億畝耕地,你確定國家能允許?

要知道,即使是國內最大的農業國企北大荒,所擁有的的土地總面積也沒有上億畝。

且不說糧食安全的問題。國內現在農村還有6億多人口,農民的生計和種田是離不開的,想要追求大規模農場,最起碼要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我們的城鎮化必須能夠吸收這些農民。但這些農民是50歲、60歲、70歲的農民,都是老人,一大半都是婦女,70%都是小學文化程度,這些人城市能吸收他們嗎?

耕地問題、糧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農民的就業問題、生計問題。

所以可以想象,片面追求大規模農場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國家是鼓勵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爲主體的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但對於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肯定是抱着嚴格的監管和風險防範態度。

其實,對農地的流轉實行一定管制,即使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這也是一個通行的做法。

你一家企業想擁有一個國家5%以上的耕地,你想幹什麼?

齊政一直對這一點頭腦清晰。

即使他有靈陣,嘉穀自有的土地都是有上限的。

但這次大西北之行,給了他新的思路。

茫茫大西北,多少無人之地啊!

單單拿沙漠來說好了——國內有70萬平方公里沙漠,超過耕地面積的一半,如果真能全部治理,理論上,糧食和用地緊張問題都將煙消雲散。

當然,受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全部治理是不可能的。

但哪怕是治理好十分之一,也有上億畝了。

最關鍵的是,我是將難利用土地治理出來的,即使擁有上億畝土地,於國於民都是好事吧,我有足夠的底氣面對國家——森林法都規定“誰種植、誰所有、誰受益”,70年不變,而且有繼承權。總不能我幹了爲國爲民的好事,還不如種樹吧。都是千秋萬代造福後世的事業,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齊政用這個理由說服了嘉穀管理層。

你想得到的多,就要付出更多。

但想要治理好沙漠,總得有豐富的經驗吧?

說白了,眼前的這片戈壁荒灘就是用來練手的。

齊政眯眼看着忙碌着種樹的農民們,心裡暗暗道,這就算是嘉穀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吧……

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58章 情懷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507章 轉折點(3/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96章 不要浪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128章 我懂(1/3)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8章 情懷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
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58章 情懷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507章 轉折點(3/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96章 不要浪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128章 我懂(1/3)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8章 情懷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