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

早在五月,嘉穀體系內的清源啤酒公司在泰國曼谷的啤酒廠就正式建成投產,這是清源啤酒乃至中國本土啤酒企業在海外投產的第一家啤酒廠,這一舉動被業內人士稱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別說現在了,即使是十年後,中國本土啤酒在國內市場都打出狗腦子了,依然在海外沒有什麼存在感;反而被國際啤酒巨頭打上門來耀武揚威。

因此,清源啤酒初登國內啤酒業王座,就正式奏響國際化樂章,怎麼會不引起多方關注呢?

清源啤酒總經理何長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清源啤酒以成爲擁有全球影響力品牌的國際化大公司爲願景,公司所有戰略佈局,包括此次選擇進軍東南亞市場,都是在此願景支撐下的戰略選擇,也是公司對海外發展模式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嗯,無論是華閏雪啤,還是青島啤酒,都在不止一次說過類似的話;但只有清源啤酒,切切實實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代表中國啤酒行業首次在國外建廠。

這讓國內同行心情有些複雜啊——國內啤酒的利潤率很低,一噸不到200元,銷往國外的運輸成本卻比較高,利潤很可能會低於運費。如果開拓國外市場,最好的選擇就是當地設廠,但是在銷量沒有打開之前,誰也不會輕易下大資本設廠。所以,國內企業仍在觀望國際市場,而不會輕易“殺出去”。

因此,對於清源啤酒的海外征程,業內人士無不翹首以望。

成功了,中國啤酒行業臉上有光——雖然這樣一來,清源啤酒就如強龍入海了。從本心看,國內同行基本都不樂意看到清源啤酒成功打響海外征程的。

誰願意被同行映襯得一無是處?

但清源啤酒這麼大的手筆,豈會心裡沒點逼數?

五月,清源啤酒在泰國曼谷的啤酒廠建成投產;六月,在越南投資的啤酒廠落成投產;緊接着六月底,在菲律賓的啤酒廠也宣佈投產。

清源啤酒之所以有在東南亞全面開花的底氣,就是因爲“冰源”系列啤酒!

但儘管對“冰源”系列啤酒有信心,誰也沒想到,其表現完全可以形容爲超預期的火爆!

……

啤酒,這種古老的酒精飲料,在炎熱的東南亞已經成爲生活上的必需品。

除了馬來亞和印尼等排斥酒文化的***國家,在其他東南亞國家,隨時可見當地人或遊客在街邊食攤舉杯暢飲;而且,各國都有本土熱捧的啤酒品牌。

無論清源啤酒在國內是什麼地位,在東南亞,都是無名之輩,第一次國際化道路上,不免面臨這“資源被人鎖定、渠道被人管控”的困局,清源啤酒如何破局?

何長川親自佈局,採取了一種最原始的營銷手段——他在各目標市場國和大經銷商簽訂協議,先免費提供“冰源”系列啤酒,之後看銷售效果。要是銷售效果不好,一分錢都不用給;假設效果還行,首批成爲清源啤酒經銷商的還可以得到10%的進貨折扣。

這簡直是背水一戰!

但是,“冰源”系列啤酒一炮而紅!

自帶“冰鎮”效果而且價格親民的“冰源”啤酒,和東南亞簡直太配了!

炎熱的氣候,來上一杯“冰源”啤酒,瞬間讓人覺得暑氣全消。

如果還有冰鎮條件,雙倍清涼能讓你意識到什麼叫做“冷出汗來”,我靠,簡直爽到炸裂!

而且,在海外佈局之前,清源啤酒就對東南亞啤酒市場進行了認真的分析,針對不同的銷售國家、地區之間的習慣和口味,輸出差異化產品。

譬如在越南,“冰源”啤酒除了“冰”,泡沫更綿密且不容易散,啤酒香氣略濃;但在菲律賓,“冰源”啤酒酒精濃度適當提高,口感略重;而在泰國,除了口感同樣重一點外,多了一種微甜的口味,和偏酸辣的泰國菜非常相配……

就這樣風靡東南亞各國!

第一次在食攤上品嚐到“冰源”啤酒的人無不“連吃帶拿”;即使是囊中最羞澀的酒客,也要想方設法在家裡屯上一箱“冰源”啤酒。

“冰源”啤酒徹底賣瘋了!

經銷商們蜂擁而至!

“我要預定2000件啤酒,能便宜多少?”

“還要個屁的折扣啊!我只要第一時間拿到貨,我預定5000件……”

“我現在就要交定金,怎麼交?”

“……”

清源啤酒在各國的產能轉瞬就被預訂一空,很多因爲路途遙遠、電話又被阻塞而“姍姍來遲”的經銷商,面對着被預訂一空的啤酒產能,傻眼了,然後齊齊向清源啤酒表示“強烈抗議”!

清源啤酒在各國的業務負責人紛紛致電國內總部,建議均只有一個:“擴產吧!”

這種熱銷現象也受到了當地媒體的關注。

泰國《早報》驚呼:“在本地市場,一直穩居銷量榜第一的大象啤酒銷量出現下降,而中國啤酒的銷量則大幅上升……”

《菲律賓星報》報道:“在天氣尤其炎熱的今夏,一款具有神奇口感的中國啤酒人氣大增,成爲了消費者的至愛……”

《越南青年報》:“因投產的中國啤酒廠產能有限,近日,一個食攤上,多名顧客爲了爭搶最後一件中國啤酒而大打出手……”

……

清源啤酒在東南亞的大獲成功,讓清源啤酒內事先最樂觀的人都無法想象,總經理何長川更是精神極度的亢奮!

曾幾何時,他哪裡敢想象將中國啤酒買到海外?

但如今……“我們從戰略上搶佔了東盟這個新興市場的制高點!”何長川意氣風發地向集團總經理王昱業彙報戰果。

王昱業翻看着清源啤酒的海外財報,露出滿意的表情。

啤酒生意掙得是格局的錢。

全球來看,啤酒企業在強勢市場中利潤較高,在非強勢市場盈利水平一般。

清源啤酒目前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稱不上強勢,但在暢銷程度上絕對是強勢得讓競爭對手膽寒。

越暢銷,經銷商越肯加大進貨力度,資金週轉的速度也就越快——這一點對於快消品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據清源啤酒內部統計,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雖然利潤率只有5%,但目前幾乎每天能夠爲公司帶來的利潤就高達六百萬元。

當然,如今是啤酒消費的旺季,以“冰源”啤酒供不應求的現狀,自然是酒“滾滾而出”,錢“滾滾而來”;但到了冬季,“冰源”啤酒反而要蟄伏了——好消息是,東南亞地區地處熱帶,常年氣溫較高,某種程度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淡季。

“下一步,清源啤酒是什麼打算?”王昱業合上季度財報,問道。

何長川笑容微斂,認真道:“嗯,下一步,應該是在擴大生產的同時,繼續培育和開拓海外市場……”

王昱業輕輕點頭:“不要大意啊,東南亞的順利開局,不過是走出國門的第一步而已,真正的國際博弈纔剛開始呢!”

……

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77章 策略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219章 分歧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630章 打腫臉(1/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79章 特別“牛”(4/4)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63章 崇拜(1)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3章 誰吃虧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82章 火爆(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章 畢業回鄉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470章 爲未來計(2/2)
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77章 策略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219章 分歧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630章 打腫臉(1/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79章 特別“牛”(4/4)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63章 崇拜(1)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3章 誰吃虧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82章 火爆(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章 畢業回鄉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470章 爲未來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