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坦然以對

..

張昌宗小心翼翼地覬眼看武氏一眼,躊躇:“咳……那什麼,有句話不是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麼?還說,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昌宗年幼,手段和能力有限,周興位高,兇名卓著,昌宗已在太后面前放話要揍他一頓,若是做不到或是最後搞砸了沒做成,以後還有何面目在太后面前行走?所以,昌宗想盡辦法,發動了一切可以發動的羣衆和力量,好在,若比名聲,昌宗與周興高下立見,這不,有位大叔聽說了這件事,說是爲了給我鼓勁,每天早上等在我跑步的路段,給我買個肉餅子,以表支持。好在,終是做成了,沒浪費大叔的好意。”

張昌宗說得嬉皮笑臉的,說得輕巧,雖多數一語帶過,但武氏熟識人心,又一直悄悄派人關注着這件事的進展,由他言辭再聯想調查所得,心裡幾乎已經把所有不明之處解開,過程大致拼湊出來,爲張昌宗的聰明讚歎的同時,心裡不禁一動,問了一句:“你先前諸般所爲,似乎頗爲順利?”

張昌宗心裡一突,笑嘻嘻地裝作沒聽出話中深意,避重就輕,臭不要臉:“還好,太后您知道的,約莫是人長得好看,比較討人喜歡,大家都還算幫忙。”

太后指着故作靦腆的張昌宗,調侃道:“你小子本事厲害,本宮看,這麪皮也不輸於人。”

張昌宗纔不介意,笑嘻嘻地拱手:“多謝太后誇獎,小子定然再接再勵,繼續努力。”

聞言,武氏不禁哈哈大笑,卻也沒再追問別的。張昌宗也不敢在武氏面前說得太露太直白,不想擺弄太多小心思,免得弄巧成拙。

武氏這樣的人,前一刻可能還在跟你談笑風生,下一刻,若是礙到她的利益,她就能毫不猶豫的殺了你!她若想知道更多,自然會去調查,若是真想裝聾作啞……沒事,一次弄不倒,繼續努力就是,他還小,時日還長,就不信天天勤勞的揮舞鋤頭挖坑還埋不了周興那廝。

武氏也不知是否看穿了張昌宗的用心,笑完了,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兩句頗得兵法之妙,看來你這兵書讀得不錯。莫不是將來也想上陣殺敵不成?”

張昌宗摸摸後腦勺,誠實的道:“回太后,此事尚未想過,小子目前只想好好學習,把能學到的都學學,練好本領,將來做什麼……且等功課學好再說。”

武氏微微頷首,讚道:“你這孩子看似跳脫活潑,然遇事心裡卻主意十足,不衝動,也不會畏縮,有擔當,有志氣,又有毅力。這般心性,竟是這般年紀……真真千古未聞之事!”

張昌宗不禁聽得老臉一紅。就是再厚的臉皮,這話也不好接。作爲僞正太和僞天才,臉皮還不夠厚到誇自己是千古奇才的。

見他此刻少有的羞澀和老實,沒有平日的嬉皮笑臉和插科打諢,倒把武氏給逗樂了,笑吟吟地看他一眼,道:“不誇你時,天天自誇,真誇你了,倒開始害羞了,你這性子啊,難爲婉兒那般慎微的性子,教導你時,定然更要花費功夫。”

上官婉兒也是妙人,居然行了一禮,感激的道:“婉兒多謝太后,世間終還有知婉兒之人。”

張昌宗目瞪口呆,滿臉的不敢相信。這真是親師父,賣徒弟賣的這麼順手,也是沒誰了!

武氏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看張昌宗的臉,從上首起身踱步下來,走到張昌宗跟前,道:“當日你在我面前歪纏,說要揍周興出氣,我原以爲不過是句小孩子氣急時的氣話,想不到你竟真做到了!莫不是當日你便想好了該怎麼做了?”

張昌宗道:“回太后,當時確實心中有氣,該怎麼做卻並無具體的想法。只是,昌宗的性子,太后是知道的,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便是千難萬難,也定要想方設法的做成!我自己的本事我知道,周興的兇名我也知道,只是有志者事竟成,兵法雲,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若與旁人比,自不敢言三者全佔,但若與周興比……呵呵,昌宗不才,總好過他!”

武氏不置可否,表情也看不出什麼來,只是點點頭,道:“本宮聽聞,你每日皆堅持跑步背書、練箭習武,寒暑不移。又觀你往日讀書習字,也是這般勤奮刻苦。這般堅毅與堅韌,便是尋常的成人,也鮮少能做到,若論堅毅者,以你的年紀,這世間當論第一。”

張昌宗連忙謙遜的道:“不敢,太后廖贊,小子愧不敢當。這世間勤奮者不知凡幾,昌宗不過是自知不足,唯有奮起努力,方纔有談論將來的資格!”

武氏讚許的看他一眼,又道:“以你這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終把事做成了!如今,揍了周興,心頭惡氣可出了?”

張昌宗靜默片刻,選擇了誠實:“略出了些。”

武氏聞言,腳步頓住,轉身看他:“略出了些?看來,心頭惡氣尚未解,所以,你才一直在強調周興的兇名,說他在長安城內如何招人討厭,是想讓本宮厭惡他,殺了他嗎?”

上官婉兒嚇了一跳,扭頭看張昌宗。張昌宗面色平靜,並不意外,武氏是誰啊?這滿朝文武,不論忠奸,皆拜服於她的手段、權謀之下,他這種小小的私心和打算,看不透纔怪。

於是,張昌宗繼續誠實的道:“回太后,是的。”

武氏意外地看他一眼:“你竟不否認?”

張昌宗跪下,沉聲道:“回太后,不過是抓捕時爲了照看阿胤他們幾個,頂撞了周興幾句,他便不分青紅皁白抓我入獄不說,爲了出被我頂撞的氣,在獄中想方設法的下套子,意欲陷害我張氏全族。昌宗不才,義父、義母對我有恩,既然遇上,昌宗恰好也有幾分能力,照看阿胤他們是應該的,便是因此入獄,也是理所應當,若只罰我,那昌宗即便死了,也毫無怨言。但是,周興不該攀扯我全族,不該起滅我張氏之心,若是這等歹毒之人也能原諒、寬恕,那便是我張昌宗不孝,今後還有何面目立於張氏!”

武氏點頭:“若出自孝義,你所爲倒也無可非議。”

張昌宗又道:“周興行事霸道、殘酷,兇名久著,這是事實,昌宗雖有私心,但對太后您所言的皆出自於事實,並無半句加油添醋之語,也不敢有欺瞞太后之心。太后待昌宗,恩典有加,若連您也欺瞞,昌宗豈不是成了不忠之人?昌宗知太后智慧如海,定然能看穿我的用心,是故先前我便想好了,若太后不問,我便只提兇名,不言其他;若太后問起,我便坦白交代,不瞞半句,請太后明鑑!”

武氏不語,隻眼神莫測的打量着張昌宗,見他一臉赤忱,一臉的坦然,自然看得出來他沒有說假話,再想及他往日的爲人和品性,幽幽道:“本宮記得,你曾說過,令二叔張魯客曾教導你,爲人當心正。本宮當時曾教導你說,傅玄此人,雖有建樹,然爲人太過迂腐,你可學他之才學,卻不可學他之迂腐。今日觀之,倒也不負張魯客與本宮的教導。”

這是什麼意思?

張昌宗有些搞不懂了,只是雙手抱成拳舉高,道:“昌宗不才,有負太后教導。”

武氏不置可否,又突兀的問了一句:“周興在大獄之中,苛待你了?”

張昌宗立即道:“太后容稟!”

然後,把在大獄裡的經過和受得罪,一五一十的述說了一遍,不曾添油加醋,也不曾減少半分。反正這種事情,武氏隨便查查就知道,不值得說謊。

武氏一直安靜地聽着,偶爾發言問問細節,倒是婉兒師父聽得面色蒼白,銀牙暗咬,偶爾看向徒弟的眼神不禁帶着心疼,難怪當日她趕去接人時,張昌宗一見她便暈倒了!

說完了,武氏看他兩眼,轉身走回去,重又在坐榻上坐下,道:“此事我已知曉,六郎你受苦了,罷了,回去好好休養幾日,莫成安,傳太醫來問問,六郎這等小郎該如何進補,然後去我庫中挑些合適的藥材,予六郎帶回去,好好調養身子。”

也不說處不處理周興,但對張昌宗卻恩典有加,也沒讓他把掛在城頭的周興的裡衣拿下去,張昌宗搞不懂武氏的打算,只得頂着一張懵逼臉,帶着滿腹的疑問和不解,拖了一車上等藥材回家去。

對此,婉兒師父只叮囑他,讓他再大的恨也要先按着,不要妄動,時機未至,別的卻不肯對他再說。

張昌宗只得按捺下來,而從周興處拿來的那件紅裡衣,太后並未過問。張昌宗也促狹,讓那紅裡衣足足在城頭掛了三天,讓有條件去圍觀的長安人民幾乎都去圍觀了一遍,才又去一箭射下來,當着暗戳戳圍觀的長安人民一把火給燒了。

奇怪的是,周興那廝也沒找他報復,太后也沒處置周興的跡象。就像是事情沒發生過一樣,周興繼續做他的酷吏,張昌宗繼續做他勤奮好學的神童,繼續跟着上官婉兒學習。

偶爾,張昌宗進宮時,上官婉兒忙碌的時候,太后還會命人給他在殿中放張小几,讓他溫書練字,也不管當時是否有大臣在。得空的時候,甚至會指點他幾句,不拘文史還是書法,多能一針見血,字字珠璣。

時間便在充實的學習中,飛速的流逝。隔了一年,垂拱五年,薛懷義花費巨資,於洛陽毀乾元殿,建成高二百九十四尺,寬三百尺,共三層的明堂。同年,武承嗣見薛懷義因建明堂之功,備受寵愛,暗地裡命人鑿白石爲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爲武氏登基造勢,武氏大喜,命其石爲寶圖,自加尊號聖母神皇,欲登基稱帝之心,昭然若揭。

公元690年,武氏宣佈改唐爲周,自立爲帝,年號天授,定都洛陽,稱神都,是爲武周。

太平公主於隔年春日生下與薛紹的遺腹女薛崇寧,因武則天定都洛陽,遂帶着子女遷往洛陽,薛崇秀隨母前往。

上官婉兒乃武則天近身侍奉之人,才學廣博,武氏稱帝后,詔敕多出自她手。武則天定都洛陽後自需跟隨。張昌宗爲了繼續學業,而張氏的人多在長安任職,爲了繼續學業,張昌宗離開家人,奉鄭氏奔赴洛陽。

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73章 經由第133章 教誨第277章 履約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86章 名人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46章 講道理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240章 過房州第400章 祖宅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519章 上書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295章 執念第255章 試探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69章 人情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323章 叫屈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184章 蓮……蓮花?!第266章 驚嚇第258章 聚會第509章 開誠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95章 母喪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410章 展望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474章 朝會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211章 贈陳師第260章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525章 風波引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68章 相見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470章 哭求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51章 甜蜜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74章 來使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248章 長大後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235章 知曉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461章 胡爲第501章 莫測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502章 疑慮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520章 安撫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55章 試探第133章 教誨第285章 氣魄第538章 事終成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326章 宋之問
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73章 經由第133章 教誨第277章 履約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86章 名人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46章 講道理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240章 過房州第400章 祖宅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519章 上書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295章 執念第255章 試探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369章 人情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323章 叫屈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184章 蓮……蓮花?!第266章 驚嚇第258章 聚會第509章 開誠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95章 母喪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410章 展望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474章 朝會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211章 贈陳師第260章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525章 風波引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68章 相見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470章 哭求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51章 甜蜜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74章 來使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248章 長大後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235章 知曉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461章 胡爲第501章 莫測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502章 疑慮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520章 安撫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55章 試探第133章 教誨第285章 氣魄第538章 事終成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326章 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