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蓖蔽象棋

樂舞撤下後,在銅燈架的包圍下,四位卿大夫子弟圍在廳堂中央,分四面席子長跪而坐。

在他們中間,鋪着的正是兩個月前,趙無恤差人給張府送來的那副“象棋”。

張孟談在樂符離歸來後,已按着趙無恤信帛上的指點,廝殺過幾次,對此並不陌生,但也說不上熟知。

魏駒卻是個懵懂的新人,此時正伸長脖子,一臉質疑地看着這東西,乍一瞧,並不覺得有趣在哪。

這是一塊方形的硬木棋盤,類似魏駒見過的弈棋和六博,但卻複雜上許多。

只見棋盤上以漆黑的墨線分割,九條豎線和十條橫線相交,棋子就擺在交叉點上。

趙無恤自然是這時代最權威的象棋專家,他指着棋盤侃侃而談道:“象者,象徵之意也,即以棋局象徵兩軍相爭。”

魏氏的傳統,歷代家主都十分尚武知兵,始祖畢萬爲晉獻公之虎賁,魏武子乃晉文公之車右,魏獻子更是在大原之戰毀車爲行,發明了魏舒方陣。家風如此,魏駒自然也不會差,他自詡爲在場四人中,最懂戰陣和軍事的人。

他剛要出口嘲笑這簡陋的遊戲,如何能演繹變幻莫測的戰場局勢,可卻被張孟談搶了先。

張孟談在擺好象棋後,也沒了往日的不急不緩,微微有些興奮,他搶在魏駒之前問道:“趙子,這一紅一黑兩軍棋子,莫非是在模擬晉楚爭霸?這條棋盤中央空白地帶的河界,莫非就是大河?”

他手指稍稍後挪:“兩端的中間,第四到第六條豎線之間,以斜交叉線構成方格,是否爲軍將、師帥所在的中軍大營?”

趙無恤含笑微微點頭,心裡暗道,腦補大法果然是最好的,讓這個時代的人,主動去賦予象棋在這個時代的隱含意義,比起自己瞎掰好多了。

何況,在原本的歷史上,象棋這遊戲,在戰國時就已經出現了。說不定還是哪位兵家大能閒暇之餘發明的戰爭推演工具,因爲象棋裡對“車”極爲重視,故後世人猜測,此物“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也正因爲如此,後世象棋各子的名稱,正好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制兵種,即將、帥、車、馬、士、兵、卒等相吻合。所以趙無恤只需要把這時代沒有的炮等加以修改,就能拿出來唬弄人了。

他對三人講解道:“象棋模擬戰陣,兩軍對弈。正如《司馬法》所言,凡戰之道,用寡固,用衆治;寡利煩,衆利正。用衆進止,用寡進退……”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揮作戰的要領,兵力弱小應力求營陣鞏固,兵力強大,應力求嚴整不亂。兵力弱小利於變化莫測出奇制勝,兵力強大利於正規作戰。兵力強大要穩重如山,兵力弱小要出沒無常。

司馬法上的這句話,正好和象棋之法吻合。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來操縱戰局,或堂堂正正決戰,或出奇而致勝。

所以對張孟談這種渴望運籌帷幄,指揮兵卒如使臂的謀略型人士來說,趙無恤送上象棋,可謂正中其下懷。兩月來,成了他愛不釋手的禮物。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趙無恤:“趙子,你我手談一局,如何?”

樂符離技術太爛,張孟談現在急需的,是一個對手!

他雖然少年老成,但畢竟只有十五六歲年紀,穩重而悠緩的外表下,依然隱藏着一顆好勝的心。

在趙無恤看來,張孟談恐怕要經歷成長後,才能逐漸將此消弭,徹底成爲日後趙襄子麾下,那個料事如有神,功成則身退的頂級謀臣!

魚兒入甕,趙無恤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敢請張子執紅棋先行!”

……

象棋對戰,將棋子排兵佈陣,執紅的一方先走。又講究不鼓不成列,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纔算終了。

觀棋不語真君子,魏駒、樂符離兩人在旁默默圍觀,趙無恤和張孟談則你來我往,彷彿化身兩位對戰的將帥。

一邊對弈,兩人還一邊交談。

“久聞張子好讀《司馬法》及古兵書,對調兵遣將必定有所心得,以君來看,這象棋上的各兵種,是否合理?”

無恤開場便習慣性地執黑子“射”,也就是後世棋盤上的“炮”,將其橫挪了幾步。

張孟談下棋很慢,總要沉吟片刻纔有行動,在思索的間隙,他緩緩說道:“射者,遠射之士也,殷商時便有‘多射’之職。弓箭以拋射爲主,隔陣而射,可達百步,君子所制棋盤上的射士,想必乃呂錡、養由基、潘黨之輩也。”

他想了一會,將手放在了紅色的“兵”上,朝前動了一格:“兵者,徒卒也,你我一方各有五兵,或是暗喻魏獻子五陣之法?在晉國,步兵已是一軍中堅,恰如棋盤上一般。”

無恤頷首道:“正是,我聽聞南方吳國有位孫武子,已經全然以步卒爲主力,五戰破郢。”

漸漸地,雙方開始接觸廝殺,黑車橫衝直撞,紅馬奔馳突進,隱約間竟有金戈之意,看得樂符離抓耳撓腮,魏駒眼花繚亂。

車爲衆棋子中最強大的攻擊力,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正和春秋戰國時的戰車用法相同: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要強敵,遮走北也。戰車的重要性,張孟談不用說也知道。

望着趙無恤的黑馬抽空踏掉了自己的一枚紅兵,他遲疑地說道:“單騎走馬,此兵種軍中少有。”

趙無恤笑着解釋道:“騎者,軍之斥候也,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暗喻其走險,走奇。”

魏駒歪了歪嘴,趙無恤單騎狩獵的事蹟,早已傳遍了新絳的貴族圈子,但多數人是嗤之以鼻的,他就是其中之一。魏氏之兵以重裝步卒著稱,輔以戰車,對類似狄人的單騎則有些不屑。

若是讓趙無恤的輕騎士們與他家的步兵方陣對戰,魏駒覺得,自然是己方必勝!

張孟談回憶着自己學過的典史,拊掌道:“原來如此!談也想起來了,昔日秦文公以單騎七百狩獵於妍渭之會,將羣戎逐出宗周故地,也是此法。”

“七百單騎?”趙無恤微微吃驚,沒想到在他之前兩百年,居然就有更早的騎兵出現!

……

屈原的《楚辭.招魂》:蓖(bi)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求收藏,求推薦……

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91章 天道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995章 叔侄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53章 冬至(二)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52章 欲殺之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1096章 濟北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74章 射你一眼第602章 知瑤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49章 大風(6)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799章 趙魏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57章 虎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13章 右翼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834章 石渠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52章 冬至(一)第340章 巫頌(下)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90章 君子有爲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41章 新宋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222章 大結局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925章 《用間篇》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217章 獲麟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679章 叛臣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491章 魚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番外9 阿育王第1021章 宋裂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76章 疾風烈火
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91章 天道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995章 叔侄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53章 冬至(二)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52章 欲殺之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1096章 濟北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74章 射你一眼第602章 知瑤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49章 大風(6)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799章 趙魏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57章 虎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13章 右翼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834章 石渠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52章 冬至(一)第340章 巫頌(下)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90章 君子有爲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41章 新宋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222章 大結局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925章 《用間篇》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217章 獲麟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679章 叛臣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491章 魚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番外9 阿育王第1021章 宋裂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476章 疾風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