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行人聘問

“小行人?”

成鄉鄉寺之內,趙無恤召集了幾名屬吏,家臣前來商議事情,子貢也在場,當聽到晉侯新授予趙無恤的職官時,便不由得喊出聲來。

無恤答道:“沒錯,正是小行人,子貢,這不就是你想做的職守麼?卻是我先得之,哈哈。”

子貢收斂了神色,微微一笑:“如此,便要恭喜大夫了。”

春秋時期,雖然“禮樂崩壞”,名器下移,但周禮的大部分內容都被諸侯繼承,其中朝聘之禮尤爲重要。

因爲,此時不同於後世的大一統王朝,而是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邦國並存,各國文化趨同,相互之間的姻親關係複雜。所以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便有了約定成文的“朝聘制度”。

朝是君主親自去別國拜見、訪問,聘是派人前往。正所謂: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諸侯之間也是如此,隨着經濟、政治的交流日益頻繁,各國你來我往,一年裡出使四方諸侯,沒有十次也有八次,官道上,聘問的行人不絕於道。

晉國、魯國都承襲周制,有專門負責外交朝聘等事項的“行人署”,無恤的職官“小行人”,就隸屬於這個機構。

行人署的長吏名爲大行人,爵爲上大夫,掌管接待賓客之禮儀,以親諸侯,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長。

小行人則地位略低,“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者”,相當於後世的外交大使。

晉國作爲百年霸主之國,對外關係繁雜,甚至替代了周天子接受諸侯朝見的地位。所以小行人還按專業和熟悉領域分工。劃分了專門接待和出使的國家。對應齊、楚、秦三大國的小行人爵爲中大夫,對應魯、宋、衛等中小國家的小行人爵爲下大夫。

趙無恤這次得到的使命,是護送宋國大司城樂祁歸國。並聘問宋公,維繫晉、宋同盟。所以位列下大夫。

在接受了隆重的受爵、受職儀式後,無恤頭戴玄冠,穿上了黑色的朝服。他隨後趕回下宮與趙鞅、樂祁商議離期,最後定在十一月下旬。

“要趕在大雪降下前翻越太行。”在留在下宮研究“細蠱說”的扁鵲調養下,樂祁身體已經漸漸痊癒,只是他對宋國國內的形勢,還有一路過去的天氣、路況有些心憂。

的確,在大冬天裡過太行山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頂着寒風走,一天只能行十多裡,牛馬損耗極大。

但送樂祁歸國,說服宋公繼續留在晉國聯盟內的事情刻不容緩,去遲了,保不準宋國就會轉投齊國懷抱:據說衛侯元已經派行人去宋國聘問,想要與宋聯姻!

“衛宋若是聯姻,宋國便更有可能倒向齊、衛同盟。”趙鞅很希望無恤能順利完成這次使命,立下功勳,贏得聲望。

樂靈子也執意要陪同樂祁歸去。季嬴一度勸說她留在新絳,待到明年開春再走,卻被靈子婉拒了。說是要沿途照料父親。無恤覺得,她這些天一直有些心神不屬,問了幾次,少女卻搖頭不答,原本清揚婉兮的眼神中竟有些躲閃。

“或許也是思鄉了?”無恤只能如此猜測,女兒家的心思可不好猜。

既然要作爲行人奉君命前往宋國,路途足足有一千里,一去半月,可能要等開春再回。歸來又得半月,所以要做許多準備事項。

儀仗朝服。還有外交文書之類,行人署的司儀自然會佈置妥當。不用無恤擔心。

但以晉國現在的狀態,政在私門,等公室配齊隨行人員?那是癡人說夢。於是乎,趙無恤連當大夫出使外國,也得自掏腰包。

“成鄉目前在下宮趙兵的保護下,不必擔心外敵。餘這次要帶上一卒之衆,都要精銳,還要將府庫中的十鎰金爰取出一半,其餘錢帛、禮物也需要些。”

趙無恤和範鞅的心思卻有些相似,對爲晉國而戰,爲晉國爭霸之類的虛名興趣寥寥。他這次去宋國,可不單是要爲晉侯賣命的,更多的,還是爲了趙氏私室謀利。

無恤打算着,宋國的實權卿大夫要一一拜會結交,若是在沿途各城邑和市井發現賢才,也要招攬,這些都是要大筆花錢的。

而且無恤這次去,還打算把子貢帶上。

他對子貢說出了原因:“首先,吾等可以在宋國直接購買當地麥子,再招聘匠人,在樂氏領邑里建立磨坊,搶先佔據商丘的麥粉市場!其次,從下月起,下宮內將會增設一個燒窯區,作爲趙氏的機密嚴加控制,製作瓷器。再過幾個月,大量下宮瓷器就要擠入絳市,按照推算的產量,還有餘存賣到國外。”

“對衛國、魯國的貿易,端木氏有自己的路線,自不必說,宋國方面,就要靠吾等此次前去打通了。”

子貢唯唯應諾,新絳周邊的麥粉、瓷器貿易,漸漸被下宮的趙氏商賈接手並熟悉了,他完全可以撒手離開。

不過此時,他卻依然在想着趙無恤成爲行人的事情,心中在嘆息,晉國果然也是親親而尊尊啊。

趙無恤年歲比子貢小了幾年,但因爲是卿子,還是晉侯近臣,所以剛行冠禮便被國君卓拔爲大夫,又因爲與樂氏的姻親關係,便被委以重任。

而子貢,雖然已經將無恤從守藏室和泮宮裡帶出來的外交信件、檄文、聘文等研究得滾瓜爛熟,卻一直沒得到表現的機會。他如今還一名不文,縱然有人知曉,也只因爲他是代表趙無恤在絳市利益和話語權的“衛賈”。

但,子貢可不想做一輩子的商賈。

“若有兩國構難,千乘壯士披甲列陳,塵埃張天。賜爲行人,手不持一尺之兵,身不帶一斗之糧,便能和解兩國之難。天下諸侯,用賜者存,不用賜者亡!”

這纔是子貢的大志向!

夫子曾稱子貢爲“辯士”,當然知道他的心思,前兩天,子貢還接到了來自魯國的信件,是夫子口述,師弟冉求寫的。

信中說,中都邑治理半年多,頗有所成:上計比往年翻了一倍,四野皆則之。夫子或許能得升遷,於是便告知子貢,若是在晉國不順,便回去協助他,或許能進入魯國的行人署,成爲“行夫”。

大行人,小行人,還人,行夫,這是諸夏各國行人署的四種職官,高低尊卑依次遞減。

行夫,爵爲下士,掌迎送各邦國賓客的小事,俸祿斗食,相當於行人手下的胥、徒,負責勞辱之事焉,常常被呼來喚去。

所以,子貢在爲趙無恤,爲夫子的事業順利都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有微微的猶豫。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卻也明白這個時代分辨貴賤的眼光。雖然初始時地位卑微,但夫子還是給了自己進入行人署,發揮長處的機會,是否要辭別君子歸去?

就在子貢心裡掙扎的時候,趙無恤已經清點好了此次隨行的人員。

“虞喜的輕騎士兩,作爲前哨斥候必不可少;穆夏的親衛兩近身保護車駕;田賁的悍卒伍也要帶着以備不測;再挑半卒戈矛手,最後是伍井所在的輜重兩,負責牛馬車轅等事務。以上衆人隨我出行,邢敖爲御者。”

王孫期因爲胳膊摔斷,在下宮接受扁鵲的治療,無法隨行,而且他也被趙鞅調了回去,繼續擔任差車之職。

無恤想着剩下的名單,覺得就算自己不在,這些人應該能挑起成鄉的大梁了:“羊舌司馬留守,負責兵事;計僑升爲假鄉宰,負責政事民事。其餘人等,各司其職,若是有事,第一時間通報下宮知曉!”

衆人應諾,得以隨君子出行的,就興高采烈。他們基本上都是下宮本地人,打小沒出過周圍百里之外,對於遙遠得就像是在天邊的宋國,好奇不已。

衆人散盡後,趙無恤卻拉住了有些魂不守舍的端木賜。

無恤笑眯眯地對他說道:“對了,子貢,我如今已經是小行人,按照慣例,有權任命還人一名,汝可願意爲我副手?”

“還人”乃是中士之職,比小行人低一級,卻比“行夫”地位要高。掌迎送邦國賓客,通達四方,行人出使時,作爲副手陪同出行。

子貢一時間愣住了,心中百感交集,不知該作何回答。

趙無恤還以爲他是嫌此職低微,便解釋道:“子貢辯才了得,對朝聘的禮節和文書比我嫺熟,本來,讓你做一個聘問齊、楚的行人,都是綽綽有餘的。”

“只是我尚未立下功勳,不好貿然向君上引薦,所以,只能委屈你從基層做起了,其實,這也是熟悉這一職守的好法子。”

子貢現在明白了,君子和夫子一樣,一直牢牢記得他的理想,並願意提供機會。甚至,君子的價碼還更高!

於是乎,子貢那點放棄貨殖商賈,在與無恤的盟誓到期後,便返回曲阜當一個行人署胥、吏的心思,也頓時不翼而飛。

他鄭重地朝無恤一拜道:“賜,一定不辱職守!輔佐君子完成這次出使!”

……

與此同時,遙遠的齊國臨淄,從領邑高唐回到都城的下卿陳乞,也收到了一份從新絳寄來的簡牘。

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45章 野心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253章 商丘對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222章 大結局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番外13 秦皇紀(上)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513章 右翼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24章 張孟談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010章 奴隸制第6章 亂序者死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818章 道可道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679章 叛臣第893章 階下囚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137章 三箭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69章 破城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837章 運河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538章 巫頌(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098章 濟南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32章 三裡歸附第783章 雌虎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70章 數典忘祖第886章 少樑砲第544章 首誅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009章 函首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
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45章 野心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253章 商丘對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222章 大結局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番外13 秦皇紀(上)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513章 右翼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24章 張孟談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010章 奴隸制第6章 亂序者死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818章 道可道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679章 叛臣第893章 階下囚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137章 三箭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69章 破城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837章 運河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538章 巫頌(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098章 濟南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32章 三裡歸附第783章 雌虎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70章 數典忘祖第886章 少樑砲第544章 首誅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009章 函首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