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宋裂

ps:12點半還有一章

諸侯唯宋尊其君,這是許多年前,在魯國三桓瓜分公室,鄭國七穆架空鄭伯,晉國六卿擅權奪政的情況下,時人對宋國政治的描述,不過在宋國樂大心、五公子之亂後,宋君的權威便一落千丈了……

宋國現在的國君繼位前叫做公孫糾,他是宋元公的孫子,公子褍秦的兒子,宋景公的侄子,五公子之亂後羣公子死絕,作爲公室近支碩果僅存的公孫,他便莫名其妙地被扶持爲君主,這一當就是十年。

十年過去了,昔日怯怯訥訥的小少年變成了脣上留須的成年男子,和身體一起日漸長大的,還有不甘於做一介傀儡的野心……

外朝的事務被樂氏把持,作爲趙無恤的親家,原本不算太強的樂氏赫然成爲宋國第一大族。至於宮中鉅細,宋君年幼時,都是南子管着,等到他行冠後,南子才徹底離開宮室,在毫社居住,不過她的眼線和觸鬚依舊牢牢監控着這裡,宋君的一言一行都離不開她的法眼。

宋君糾就在自家姑姑的陰影下生存,猶如她的提線木偶,宋國的外交、內政他統統插不上嘴,甚至連傳統的祭祀權力也被南子剝奪,他就像一頭無用的彘般被養於深宮,身陷重重危險之中,不得見天日。

只有南子離開宋國的短暫時間裡,宋君纔有喘息之機,那些反對南子的人也纔有接觸他的可能。

雖然南子在國內大興天道,把百姓國人都變成了她的信徒,但也有人不信邪,並且一直忠於宋國公室,而不是這個“妖婦”。

那是去年,趙氏拔邾國,南子藉口邾泗與宋利益相關,跑去與趙無恤會面,也不問宋君意見,把他扔在國內。身爲國君,畢竟得接觸些詩書、典史,學會一些貴族必備的技藝,宋君平時也只能用這些來打發時間。一日,一位來自皇氏的公族老者在向宋君講《齊風》時,專門將其中一首挑出來讀了又讀。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游遨……”

末了他強調道:“此詩名爲《載驅》,此詩乃齊人諷刺嫁到魯國的齊女文姜與其同父異母兄齊襄公私通一事。文姜身爲魯君之母,專擅魯權,導致魯國婦言是用,她還不停自離開曲阜,急切地回齊國去,朝發而夕至,果誰爲乎?爲襄公也……”

他吐字很重,說完還當着宋君的面,朝東北方努了努嘴,似乎意有所指。

宋君強壓着興奮,低聲問道:“夫子莫非在說,大巫去見趙卿,跟文姜與襄公私通如出一轍?”

然而那位皇氏的老者不理他了,繼續絮絮叨叨起來,正好外面有南子安排的親信警惕地偏頭進來查看,卻一無所獲。

“君上只需要記住,文姜擅權之所以結束,是因爲魯莊公日益長大,並有季友等公族親戚幫助,才讓文姜不得不歸還權力。”

他還是在暗示什麼,不過言盡於此,在監視之下,老者跳過這首詩講起了下一篇。直到老者走前,宋君過去拜別,他才偷偷往宋君手裡塞了一張被汗水浸透的布條……

糾不敢當場就看,直到晚上回到自己的寢宮,才摸着黑讓唯一信得過的小寺人點亮蠟燭,展開一看,裡面是來自皇瑗的問候,這是皇氏在主動聯繫宋君!

……

皇氏與樂氏同爲宋戴公之後,故稱之爲“戴族”,然而兩家也有很大的分歧,樂氏對趙無恤的要求有求必應,皇氏則認爲應該像以前那樣維持自主獨立地位,宋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中立於中原的特點,招徠各國使者,成爲貿易中轉站,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絕吳

、楚之好。

而且他一直對宋景公之死生疑,對南子的舉措愈發不滿,但介於多年前向氏一族的失敗,皇瑗不敢造次,只能默默沉寂,按照南子、樂氏的吩咐辦事,爲此頗得大司城樂溷信賴。

隨着宋君日益長大,皇瑗也在默默關注着他,終於乘着南子外出的時候與其接洽後,孤軍奮戰多年的他終於有了君權的支持。

隨着時間進入宋公糾十年,南子因爲有孕而躲在毫社裡不出來見人,只能通過手下操控宋國,這就讓皇氏看到了許多漏洞,乘着趙氏陷入諸侯圍攻的當口,在皇瑗的鼓勵下,宋君萌生了政變奪權的念頭。

政變必須有兵卒,城內大多數守卒是聽從樂氏號令的,皇氏的兵卒遠遠不如,於是皇瑗又嘗試着拉攏另一個實權派:孔子之徒,司馬子牛!

南子權勢的日漸增長,對此擔心宋國女主當權,將國之不國的不止皇瑗一人,作爲孔丘之徒,司馬子牛的許多觀念也與南子奉行的政策背道而馳,也時常後悔當年放任南子坐大。

“南子將於宋不利!”在皇瑗捕風捉影的勸說下,司馬子牛也決定加入他們。

不過顧及到與趙氏的關係,司馬子牛也強調,這次政變的目的是:“逐南子,清君側,只需要恢復國君與卿共治的局面即可,在外交上可以自主,卻不可與趙氏爲敵。”

他相信以趙無恤的性格,若宋國繼續呆在趙氏陣營內,南子掌不掌權趙卿應該是無所謂的,他不知道的是,南子的的確確懷了趙卿的孩子……

於是他們便順着趙氏號召宋國發兵攻宋的機會,試圖利用司馬子牛“大司馬“的職務之便,調樂氏和受南子影響較深的那些兵卒出國,再乘商丘空虛一舉拿下。然而南子卻事先看穿了他們的伎倆,情急之下,皇氏與司馬耕只能於二月初的己丑日提前發動兵變!

因爲樂氏家主暴病,南子又久久不露面,他們的擁護者人心惶惶,所以剛開始時,政變者的攻勢是順利而迅速的,在司馬耕的同意下,一些城門守卒也參與進去,他們很快就佔領了三面城牆,又殺入宮中,搶出宋君,接下來只需要攻破樂府和毫社就能大功告成。

“再造宋國,二三子之功也!”宋君糾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了他的封功冊爵,也暗自醞釀着對南子的兇狠報復!她將被砍去手腳幽禁,她生下的孽種是宋國之恥,扔到廁所裡溺死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他們低估了南子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力,十年如一日的宣揚,使得她的佈道早已滲入到許多人心裡。在毫社鐘鼓齊鳴後,原本躲在家裡不知要與誰爲敵的天道信徒們一下子衝了出來,他們的目的地是毫社,任何阻擋他們前行的都是敵人!

……

宋公糾、皇瑗、司馬子牛,原本三位看到了勝利希望的君臣不曾想到,勝負的轉換會如此迅速……

至少在商丘,宋人已經不再”尊君“了,在狂熱信徒的抵抗下,象徵着南子神權的毫社遲遲未能攻下,恰在此時,樂氏的司馬陳定國也率領城外的樂氏族兵殺了回來,一時間,政變者的軍隊恍如陷入汪洋大海,非但不能控制商丘,反而步步敗退,最終宋君和皇、司馬二人不得不拋棄國都,向東敗退。

南子在宋國內部的權威也分地域,在商丘最強,在樂氏、皇氏、司馬牛各自的領地則較弱,尤其是彭城一帶,皇室及公室的力量在這裡依然強盛,若歷史不發生改變的話,再過上百餘年,皇氏將以此爲基地,成爲宋國唯一的強卿,最終完成代宋。

於是二月中旬時,他們退至彭城,試圖再次聚集忠於國君者,向商丘發動反撲,然而過了幾日,三人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南子以大巫之名,聲稱宋君無德,撕毀盟誓,不敬鬼神,惹得天帝不快,遂將其廢黜!

“妖婦有何資格廢我?”宋君大怒,皇瑗和司馬耕也覺得這很可笑,哪怕宋國重鬼神、殷商遺民重巫祝,可在殷商時期,國君本人就是最大的祭祀,何時有過巫祝廢黜國君的事?

然而宋國早已不是原來的宋國,民不知君已十年矣,而西面的各小貴族領地又早已被樂氏吞併,或者淪爲天道廟宇的自留地。於是以碭山爲界,宋國一時間分爲東西兩半:西面包括商丘,被樂氏與南子控制,東面以彭城爲中心,擁護國君的貴族聚集於此。

時隔十年,宋國再度分裂,陷入了內戰中,這就是趙氏與秦、魏、鄭鏖戰的時候,宋國袖手旁觀的原因。

因爲他們已經無暇他顧了!

戰事最初一如如司馬耕等想象的那樣,東宋貴族駕駛的戰車輕易從那些裝備簡陋,武器寒酸的庶民身上碾過,他們勢如破竹,甚至再度打到了商丘周邊。若非從曹國過來了一支援軍救援,說不準他們就能奪回商丘,毀滅“妖婦”“孽子”和“權奸”了。

不過事情慢慢產生了變化,彭城這邊雖說對天道的信奉不如商丘那邊濃郁,可鄉間也有不少支持者,一時間,東宋帶路黨甚衆。何況西宋的軍隊雖是拼湊起來的,卻也有不少從趙氏退役的武卒老兵作爲軍官核心,他們最初在野戰裡不敵司馬耕的軍隊,但經過三四月份的訓練後,卻發生了非同一般的變化。西宋的軍隊在陳定國的指揮下,在魯、曹援兵的配合下,利用人數優勢,打了兩場漂亮仗,突然之間便進逼彭城!

當時正值六月初,趙無恤已經打贏了河東、河西的戰爭,準備與秦國和談。

然而就在西宋軍雄心勃勃要將彭城拿下,結束內戰時,卻發生了兩件事情。

其一是樂溷終於沒熬過去,與世長辭了……

其二是吳國的軍隊強行介入了宋國的內戰,當三千吳甲亮出旗幟,在彭城下展開密集的方陣時,陳定國便知道,這場戰爭,將變得極爲漫長……

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495章 墮四都!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988章 叛國罪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347章 闞止第52章 冬至(一)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679章 叛臣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809章 魏策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56章 趙武卒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935章 人道彌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84章 蹴鞠練兵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6章 訪賢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941章 他死了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8章 請君憐惜第536章 求婚第543章 宮闕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52章 冬至(一)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26章 猛士歸心第770章 死於此!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774章 搬山第53章 冬至(二)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999章 殘城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509章 致師第74章 射你一眼第208章 成之誓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21章 四子分封
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495章 墮四都!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988章 叛國罪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347章 闞止第52章 冬至(一)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679章 叛臣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809章 魏策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56章 趙武卒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935章 人道彌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84章 蹴鞠練兵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6章 訪賢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941章 他死了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8章 請君憐惜第536章 求婚第543章 宮闕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52章 冬至(一)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26章 猛士歸心第770章 死於此!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774章 搬山第53章 冬至(二)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999章 殘城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509章 致師第74章 射你一眼第208章 成之誓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21章 四子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