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

ps:一會還有一章。

魏駒畢竟年輕,沒有意識到有陷阱在其中,當即起身質疑道:“子泰,這不對,三家事先說好,魏氏獲得的範氏虞、下陽等都歸魏氏所有,不在分割範圍之內,如今爲何出爾反爾!”

話一出口,趙無恤倒還沒答話,他父親魏侈先在後面拉了他一下,魏駒頓時反應過來,一回頭看了看韓虎的表情。韓氏家主對趙無恤的建議顯得興致勃勃,魏駒站出來質疑後,才連忙收斂了那份渴求的目光。

但名爲貪慾的刺一旦紮下,就再也拔不掉了……

“糟了!上當了!”

魏駒在心中狂呼,韓氏進取河外在趙魏兩家預料之內,魏氏有求於韓氏,所以並未阻止,還暗中表示支持。

但光口頭支持是遠遠不夠的。

趙無恤也看準了這一點,他直言自己不要河東尺寸之地,放鬆了韓氏的警惕,接着順水推舟,又提出在河東給韓虎補償,這一出割魏飼韓之計當真狠辣!

原本中立的韓氏突然被趙無恤推到了與魏氏的對立面,河外和河東必然存在衝突!韓氏不會放任當年假虞伐虢的故事再度發生,魏氏也不會容許自己後院多出別家的旗幟。

魏氏父子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真的失策了,但這種平白無故要魏氏放棄重地,讓安邑和鹽池面臨威脅的提議,他們絕不接受!

彷彿知道魏氏不會輕易讓步,趙無恤像變戲法似的,又拋出了一個提議。

“韓氏在戰爭中出力頗多,平陽、上黨陸續失陷,論損失,是三家中最多的,必須加以補償,不然不足以服人心。當然,魏伯若願意讓出虞、下陽、茅津這幾處,我自然也會從別處補償魏氏。“他儼然從參與瓜分者,搖身一變成爲韓魏爭地的仲裁者!

魏駒和魏侈不想把韓氏徹底推倒對立面去,所以不方便親自出面反對,他們目視參與旁聽的魏氏小宗令狐博,令狐博瞭然,便出言道:“虞與下陽都是範氏經營百年的良田,而且距離安邑、鹽池、魏城極近,快馬一日可達。若兩家如此相鄰,難免不方便劃分管理界地、抓捕逃奴,我也不知從何處補償能夠及得上這兩處。”

對此趙無恤一笑了之:“我提出的那塊地,魏伯和子騰一定感興趣。”

“何處?”是苦寒的晉陽,還是偏僻的太行山麓?無論是哪,魏氏父子心裡一百個不願意。

“我指的是……絳都!”

……

帳內又一次靜了下來,只剩下豎人添酒的聲音,舊絳貴族家裡珍藏數年的上等酒漿從竹鬥落下,倒入青銅酒盞中,灑下一片銀色酒花,讓人喉頭直動。

“絳……”半響之後,魏駒終於發聲了,“子泰莫非忘了,新絳舊絳間這方圓數十里,乃國君的畿內領地,諸卿不可妄動……”

“自然記得,只不過時代變了,有些規矩也只能逾越一二。何況早在內戰之前,諸卿已經在畿內到處設立城邑,作爲各自的宮室,將絳都夾在其內,國君如同被囚禁的籠中之鳥,此爲其一。”

“其二,恕我直言,先君和國君都信任知氏,無人時君上甚至稱知伯爲仲父,與魏伯一同驅逐知氏,實在是情非得已,如今知氏流竄河西,萬一哪天引導秦人殺過大河,兵臨新絳,說不定國君又會念着與知氏的舊誼,再度在魏伯背後捅一劍!魏伯還敢讓國君繼續統轄新絳國人,掌有公室虎賁麼?”

他解釋道:“正因爲打算談及此事,我才讓國君迴避。”

韓虎點了點頭,做了四年晉國叛黨,他對晉侯早已沒了敬意,對他稱臣甚至還有些彆扭和尷尬。魏氏也若有所思,背叛者最怕他人背叛,魏侈十分多疑,他家與晉侯午不過相互利用的關係,哪敢百分百信任,如今趙無恤這麼一說,不免有些意動。

“與其如此,不如盡去公室領地,魏氏得新絳舊絳,虞和下、茅津則歸韓氏,何如?這筆交易,魏氏還覺得自己吃虧麼?”

韓虎也道:“舊絳乃士蔑所建,雖然已經是舊都,可人口卻不亞於一個縣。至於新絳更是河東的瑰寶,當年韓獻子勸晉景公遷都時曾言: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污,此地乃晉國百年之基,肥腴百里,魏伯得此地,我都覺得自己虧了。”

韓虎的語調已經變了,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了積極參與者,因爲下陽和虞乃河外的屏障,他太想要了。有了這兩處,段規的計劃又完美了幾分,韓虎怎能不心動?

雖然他心中也有疑惑:如此一來,趙氏似乎沒什麼所獲啊!難道此次進軍絳都,真的是隻爲韓氏爭取更大的利益麼?一時間,韓虎甚至有些羞愧難當,爲最初打算與魏氏合二弱制衡一強而慚愧,自己莫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是能與趙氏一強俱強,他豈有不願之理?

不單韓虎,魏駒也被這個建議激得心癢難耐,他魏氏雖然一度心貪,想要得到整個河東,但惟獨新絳和故絳太過敏感,竟不敢生出吞併的心思來,只想依靠魏氏離得最近的優勢加以控制。

如今趙無恤卻直截了當地提出,魏氏自取新絳、舊絳,怎能不讓他喜出望外?本來抱着損失大縣也自認倒黴的心思參與這場和談,如今卻有機會賺得滿載而歸,縱然損失了虞、下陽也在所不惜!

然而多疑的魏侈仍在猶豫,因爲他總覺得,這其中有趙氏的陰謀……

“讓韓氏得到河東的一部分,在我兩家間製造間隙,這是陽謀,但把新絳舊絳塞給我是何意?這不合常理。”

他想不明白,索性直言問道:“趙氏,真的對河東一無所求?”

……

趙無恤自然不會做活雷鋒,實在是吞下知氏的太行閼與、潞氏、黎等領地,便足以讓他消化上一陣了。河東雖然富饒人口衆多,但趙氏的中心已經轉移到太行以東去了,縱然還有晉陽,但隔着魏氏的呂,隔着韓氏的上黨,治理起來頗有些不便,一不小心,又是邑大夫坐大,裡通外敵的局面。

所以還不如把韓氏塞進來,讓韓魏生出間隙,當疆域犬牙交錯時,縱然兩家親如兄弟,也難免不出爭執。就算兩家家主忍讓,百姓可忍不了,一畝田地,一棵桑樹,也許就會演變成兩家械鬥……到時候他們一起跑來找自己仲裁,那就有好戲看了……

所以,還要在這其中再添一把火才行啊。

於是面對魏侈的疑問,他笑道:“自然不是,趙氏在河東其實還有兩塊領地,一個是耿,一個是下宮。”

提及下宮兩字,一時間趙無恤的腦海中便出現了一幅幅畫面,下宮的馬廄、與季嬴一同呆過的城樓、呦呦鹿鳴的苑囿、在小小成鄉度過的一年歲月,那株如華蓋般的桑樹,那是他初來乍到這是時代最難忘的經歷,也是他從少年成長爲男子的重要階段……

無恤一時失神,但下一瞬,這些畫面都被他揮動干將劍斬得粉碎。羈絆,有時候是阻止人前進的障礙,這是一個連環計,他所圖甚大,爲了更大的目標,暫時的割捨這些回憶是值得的,他如此勸說自己。

“魏氏在晉陽附近也有一個縣,正是梗陽,魏氏的魏戌爲梗陽大夫,此地迫近晉陽,卻遠離魏氏本土,故我欲用離安邑更近的耿和下宮兩處與魏氏換地,何如?”

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02章 知瑤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930章 鄒魯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1070章 太宰嚭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456章 盜跖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960章 銅鞮宮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13章 趙樂聯姻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17章 隱士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770章 死於此!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56章 合縱(上)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653章 大風(10)第936章 螽斯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648章 大風(5)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285章 名與實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344章 夜襲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933章 天災第19章 錦瑟無端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475章 舟師第518章 狂人第361章 邾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16章 訪賢第710章 陶朱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707章 南國金鼓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18章 趙氏公議第899章 計然策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
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02章 知瑤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930章 鄒魯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1070章 太宰嚭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456章 盜跖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960章 銅鞮宮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13章 趙樂聯姻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17章 隱士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770章 死於此!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56章 合縱(上)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653章 大風(10)第936章 螽斯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648章 大風(5)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285章 名與實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344章 夜襲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933章 天災第19章 錦瑟無端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475章 舟師第518章 狂人第361章 邾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16章 訪賢第710章 陶朱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707章 南國金鼓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18章 趙氏公議第899章 計然策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