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無恤在鄴

……

“周德已衰,九鼎動搖,天下分爲數十個諸侯卿大夫戰亂不休,要等到玄王復興,取代周朝的時候,天下才會復定於一,百姓的生活方能恢復安穩!”

第一次在商丘街上聽到這一句時,孔子心頭震動,不禁向後退了一步。

他知道《商頌.長髮》中有言:“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所謂的玄王,正是殷商的始祖契!他由玄鳥降生,故後世稱之爲玄王……

孔子驚訝過後也心道:“玄王復興?這是在公開鼓吹周室之亡,殷商復興啊,繼宋襄公後,宋國又有人想要問鼎輕重了麼?”

在一般人包括孔子看來,這所謂的玄王,自然是宋公本人,但宋公年幼,嫌疑對象就放到頗能引導民間輿論的大巫南子身上了……

“《牧誓》有言:牝雞無晨看,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沒想到宋國也和當年的紂王一樣,變得惟婦言是用!”

雖然不滿,但孔丘不得不承認,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很符合眼下的世道和宋人心理。宋國人對當年殷商亡於周室念念不忘,到了周平王東遷,王室衰落後,更是常常不遵王命,不服王事。他們在這種心理下,將這個傳說描述得頭頭是道,很多宋人的天道信徒已經相信,只要再有一位”玄王“出世,領導宋國復興大邑商,他們忍耐的苦日子便能到頭了!宋人的凝聚力,一定程度上的確因這個預言而增強了幾分。

不過孔丘雖然也是殷人之後,卻已經皈依了周的文化和禮樂,他看着身穿白色巫袍,宣揚這一預言的巫祝,搖頭離開,隨後對旁邊的弟子顏回、子路等說道:“當年宋襄公想要稱霸。他的哥哥司馬子魚就曾說過,上天丟棄我們商朝後代已經很久,想復興它,這是違背天命的事情。絕不可能實現……”

先前那些東西,孔子笑笑也就過了,可聽聞這一點後,卻輾轉反側不能入睡。

“小國爭着主持盟會,這已經是種禍患。何況以宋國現在的狀況,連侵佔邊邑的鄭人也不能驅逐,連割據東部的向氏也不能收服,怎麼能好高騖遠,想着顛覆成周秩序呢?”

他在宋國也有一些日子了,對宋人的樸素和執拗也挺喜歡的,除了魯國外,這裡就是他的祖居之國,第二母邦,所以孔丘決定單憑自己。做一些事情。

第二日,和在曲阜中設壇公開講學一般,孔子帶着弟子們,聚集到了商丘外郭區一株高大如華蓋的桑樹下,他們前幾個月就曾在此修習禮樂,常常有人來圍觀。宋國人面對有學問的人,比魯國人還要恭順尊敬。

但今日,孔子與弟子們像往常一樣習禮完畢後,卻沒有像以往那樣說“仁”,而是開始講述“天道”!

圍觀的宋人最初還有些吃驚。連著名的孔仲尼也開始歸順天道教了麼?但仔細一聽,他講的許多東西,卻赫然與大巫南子推崇的”天道至高“截然相反。

“天道遠,人道彌。非所及也!”孔丘擲地有聲,以當年鄭子產著名的言論作爲開篇,惹得宋人愕然。

孔子在魯國時與禮崩樂壞做鬥爭,離開了魯地,也要戰鬥不息下去,他要在此掀起以人事反駁天道巫鬼的號角!

……

趙無恤卻不知道孔子在宋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反封建迷信的鬥士。九月初。在中牟等地留了些許兵卒和可靠家臣留守後,他帶着佛肸的三千中牟兵,共計兩萬人渡過洹水北上,向邯鄲、寒氏進發。

越過洹水又走了一日,眼前再次出現了一條寬闊的河流,地平線上一時間全是渾濁的大水,趙無恤躍馬河畔,不由感慨道:“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這就是合流後的漳水麼?”

作爲對這一帶較爲熟悉的人,佛肸侍候在旁爲趙無恤指點道路山川,他應道:“正是漳水,在上游分爲清濁二水,合流後在夏秋之際的豐水期的確很大,是除大河外的冀州第一大水!”

中下游的漳河既寬且慢,蜿蜒的河道處處迴環彎曲,綴滿樹木茂密的小島和阻隔航道的沙洲,而水面以下暗礁點點。但比起寬達數裡的大河來說算不了什麼,何況如今已是深秋,水的寬度深度都有所縮減,但趙軍在河上造舟橫渡此河,依然花了整整一天時間。

至此,他們便正式進入了冀州之域的中心,也就是後世的河北。

春秋的河北開發程度很低,從古至今,僅建立過寥寥數邑,在夏代時,這裡是南遷的殷商領地,上甲微居相。到了西周春秋,這裡則是邢國和衛國的交界,後來邢衛破國,被戎狄所佔,百年前才歸了晉國,分給邯鄲氏。

邯鄲氏並未重視這裡,僅僅建立了一個名爲“鄴”的千室小邑,管理附近的百餘里土地。

漳水邊,寥寥幾戶漁民們在河中捕魚,一羣在河邊玩耍的少女瞥見全副武裝的大軍抵達全速逃走。

河岸上的土地則低窪潮溼,藍灰色天空籠罩下盡是荒蕪的沙丘和沼澤,道路時而消失在野草和潮水坑間。

他們經過沿途村莊,只見貧瘠的田地上,十來個農民在掘土,尋找植物根莖,他們用無神的眼光打量着趙氏大軍,確定來者不是威脅後,便回到勞作中。

抵達鄴邑時,趙無恤放眼放去,卻有些失望。

漳河爲人、物穿行提供了方便,也讓鄴成了一個重要的商站,近些年人口滋生遷徙,鄴地人口增加到了兩千戶之多。但比起朝歌、中牟卻差遠了,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在趙無恤大軍到來前數日,便被中牟的說客勸降,又被前鋒佔領,來得輕輕鬆鬆,卻沒有什麼油水。

“這鄴地真是貧瘠啊,和中牟的富庶對比鮮明……”有家臣嘆息了一聲,在當時人的概念裡,越往北越是荒涼,除了邯鄲和柏人這種宗族中心外,很少有富庶大城。至於燕國,那簡直是鳥不拉屎的禽獸戎狄所居之地了……

荒涼麼?雞肋麼?趙無恤觀察這片土地,卻不這麼想。

因爲只有他知道,此地潛力巨大!

鄴城的位置,山川雄險,原隰平曠,據河北之噤喉,稱之爲冀州之腰膂也不爲過!雖然現在看上去很是貧瘠落魄,可一百年後,在西門豹治理下,就會脫胎換骨,成了河北的大糧倉。

魏駒未來的兒子,戰國魏文侯得其地,便能雄於三晉!

而秦漢以來,魏郡也是河北一處雄固的大郡。它是東漢龍興之地,而漢末袁紹以此爲根基,一度雄霸北方。到了曹魏控制此地,更是將行政、經濟中心遷到了此處,訓兵積粟,雄長中原。左思《魏都賦》:“爾其疆域,則旁極齊、秦,結湊冀道;開胸殷、衛,跨躡燕、趙;山林幽映,川澤回繚”。這些華麗的辭藻,說的就是鄴城。

鄴城的輝煌持續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因爲平原千里,漳河漕運四通,極其富饒,多次被各種割據政權定爲都城。甚至到了唐季,此鄴地爲基礎的魏博、天雄節度使也是能和中央掰腕子的強藩!

所以站在漳河北岸的鄴地,趙無恤也不由心馳神往,心中想道:“我可以在這裡任命一位能吏爲宰,在戰後好好開發,將鄴地提前百年治理起來,或許有生之年,我也能在此處建造一座銅雀臺!”

至於這銅雀宮深裡鎖的是哪些美人,就只有趙無恤心中有數了……

鄴城離邯鄲不過七八十里,兩日便到,趙無恤決定將這裡作爲北上攻略邯鄲的基地,讓大軍在此休憩整頓。虞喜則率輕騎送佛肸去和寒氏縣的投降者接洽,謀劃下一步行動。畢竟他兩萬人北上聲勢浩大,邯鄲和中行的守卒早就風聲鶴唳地得知消息,縮進城池內不敢不來了,急行軍過去也討不到什麼便宜。

帶着長期開發鄴城的打算,趙無恤對鄴城還是挺上心的,他見過當地的宰臣、僚吏後,先是大張旗鼓地宴請他們,卻又讓人去暗中微服私訪,詢問年長者,觀察民生疾苦。

是夜,親信們紛紛歸來,將打探到的鄴城情報一一道來。

其中佐吏成摶更是打聽到了關鍵的消息:“稟將軍,這鄴城之人最悲苦的事情,莫過於每年九月都要給河伯娶妻,因爲這個緣故,本地民窮財盡,不能聊生!”

第65章 暮春三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34章 巡視鄉里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222章 大結局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440章 靈鵲(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433章 傷寒(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793章 四君子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439章 靈鵲(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08章 成之誓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208章 成之誓第256章 趙武卒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547章 墮郈(下)第999章 殘城第1220章 !第546章 墮郈(上)第733章 虎狼!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20章 分娩第289章 範鞅之死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517章 隱士第794章 壁壘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582章 鐵與血第323章 亂(中)番外3 上帝之鞭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769章 當歸(下)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47 2章 學校
第65章 暮春三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34章 巡視鄉里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222章 大結局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440章 靈鵲(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433章 傷寒(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793章 四君子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439章 靈鵲(上)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08章 成之誓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208章 成之誓第256章 趙武卒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44章 始作俑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547章 墮郈(下)第999章 殘城第1220章 !第546章 墮郈(上)第733章 虎狼!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20章 分娩第289章 範鞅之死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517章 隱士第794章 壁壘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582章 鐵與血第323章 亂(中)番外3 上帝之鞭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769章 當歸(下)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47 2章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