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將欲取之

話音剛末,趙伯魯的笑容陡然不見,眼神瞬息間變得害怕起來,訥訥地說道。

“丈夫,事情當不至於此罷……”

“這是最壞的打算。”

面對趙伯魯的不安,傅叟只能如此解釋,甚至談不上安慰。

雖然趙鞅和趙無恤對晉陽、魯國的備戰情況很有信心,但傅叟總有些不安,趙氏和二卿就像是三頭爭鬥的野獸,而知氏,則是潛伏在草叢中的獵戶。

要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已射出的箭,而是搭在弦上未發,不知會射向何方的利矢!

如今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默默等待。

“知伯已經出了虒祁宮!”

一刻之後,又一人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趙伯魯面色一喜,一回頭,卻發現這一消息讓傅叟訝異的揚了揚眉毛,他也隨之心驚肉跳起來無>錯>。

“丈夫,這……”

傅叟沉吟不語,他還以爲知伯躒入虒祁宮朝見國君,會有一番決定晉國諸卿命運的長篇大論,沒想到卻這般乾脆,前後不過一刻,只說了寥寥數語便離開了。

“猜不透,猜不透啊……”他閉上眼睛,無奈地搖了搖頭,遇上這麼一個對手,也不知是趙氏之幸,還是不幸。

……

他年已六旬,相貌平平無奇。從明堂中出來後,手籠在袖中,步伐低調而從容。不長不短的鬍鬚後帶着和善的笑,與那些向他見禮的宮中寺人一一頷首致意。

若非那身卿士才能穿戴的冠冕博帶,若非那枚掛在他腰間,乃君上親賜,可以在大半夜扣宮門而入的玉牌,別人恐怕會以爲。這只是一介宮中老豎,而非晉國的執政卿罷!

在那些不知道的人眼裡,知躒從來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毫不眷戀權位之人,他看上去無害、守禮、緘默,自打繼承差點失去的家族卿位後。便一副不問世事的態度,這是多數晉人的共識。

但在那些知道的人,比如樑嬰父眼中,卻絕非如此。

“見過中軍將……”知躒一出來,樑嬰父就與他行禮,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隨後各自上了步輦。他奉君命將知躒迎入宮內,也有責任送他出宮,回府。

在虒祁宮門的兩頭虒獸前。兩人上了同一輛車,當車廂後的帷幕落下,外人的目光被遮蔽後,之前還不卑不亢的樑嬰父卻換了一副模樣。他笑容諂媚,低聲下氣,彷彿自己不是爵爲上大夫的國君太傅,而是知氏一個小小家臣,要奉知伯爲主。

樑嬰父祖上是樑國公子。樑亡於秦後奔晉,一直在做沒有封地的大夫、士。直到他這一代才混到了高位,令人豔羨。實際上,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知躒之黨。

在樑嬰父眼中,這位大國上卿的一舉一動,都有別樣的含義。哪像表面看上去這麼簡單?

這四十年來,晉國六卿鬥爭極其劇烈,但在一片混亂中,這位原本就不怎麼管事的知伯躒,更形同隱身。韓起和中行吳、魏舒和範鞅、範鞅和趙鞅。這三對冤家如同鬥雞一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沒人注意到位次越來越靠前的知躒,朝堂上彷彿不存在他這人。直到他按部就班地當上了執政,許多人才頭一次正視他。

或許是起步較低,樑嬰父得以看清這位迷之卿士的人生軌跡:正是在知躒的幫助下,中行氏才渡過了中行吳去世後的那段危機。隨後他又夥同魏舒滅羊舌和祁氏,讓知氏得到一縣之地,範、中行的仇恨卻讓趙魏韓三家頂了。

近十年來,他牢牢把持着次卿之位,範鞅打壓不到他,趙鞅也取代不了他。面對這兩位在晉國曆史上,能力和強勢都數一數二的卿,能在這柴火庫般的氣氛里長袖善舞,知躒的能力可見一斑。

所以此番趙氏與邯鄲爆發衝突,韓、魏、範、中行也牽涉其中,鬧得沸沸揚揚,要說知躒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深居不出,打算中立?別人或許會信,但樑嬰父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

他只是在等待時機,一咬致命的時機。

讓樑嬰父意外的是,這一咬竟如此之迅捷快速,還沒等晉國諸卿的眼線反應過來,知躒已經收回了毒牙,恢復了一條無毒菜花蛇的模樣。

所以樑嬰父笑着問道:“我還以爲執政會在宮中多呆片刻呢。”

知躒眼睛微閉,淡淡地說道:“事既已了,何必多留?”

樑嬰父眼珠轉了轉,唯唯諾諾,終究還是忍不住問道:“敢問,國君支持哪一方。”

他話裡有話,知伯支持的,就是國君會支持的。

知躒讓對卿族猜忌心極重的三代晉侯將他視爲心腹,晉頃公幾乎是託孤般將新君暗中託付給他。樑嬰父甚至知道,國君在無人時還喊知躒尚父,意爲可尊敬的父輩……這可是他這國君太傅也享受不到的待遇啊!

國君曾自誇,與知伯的關係,就像周武王之於太公望。

知躒纔不會讓國君發覺,他已悄悄架空了朝堂的一切,宮中遍佈眼線和人手,他挖空了公室的牆角,只爲加強知氏,削弱其餘各卿。

這也是樑嬰父甘心爲知躒驅使的原因,他有一個野心,他想要當卿,爲梁氏拿到世卿世祿的位置。但六卿席位已滿,只能指望某個卿滅亡,其他人才有機會遞補上去。

打吧,打起來吧,樑嬰父無時無刻不這樣盼望着。

不過知躒臉上露出了高深莫測的笑,說出的話也讓樑嬰父心驚。

“當然是支持趙氏了。”

……

“趙氏?”

樑嬰父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旋即又笑道:“執政說笑了,正如我先前爲執政分析過的,趙氏纔是知氏最大的敵人啊……”

知躒眼中如古井無波:“我剛與趙氏定下了結親事宜,自然要助他們到底,我入宮後直接和國君說了,邯鄲氏乃趙氏叛臣,趙氏自可發兵去攻,公室不必過問。”

“但……”樑嬰父還欲說話,卻被知躒掃了一眼。

“太傅,你是因爲董安於的恩怨,所以希望趙氏成爲首禍者,受諸卿羣起攻之吧。”

忽的被潑了一盆冷水,樑嬰父愣了神,正欲辯解,知躒卻擡了擡手,“太傅也不必多說,擊敗二卿和邯鄲後,趙氏父子肯定不甘心居於知氏之下,我是知道的。””那執政爲何還……“

樑嬰父突然恍然大悟,喜道:“我明白了,執政是想讓趙鞅安心,誤以爲知氏的確是有意保持中立,之前的遣使賀喜,提議結親,都是執政的虛招吧。”

知躒卻笑而不語,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兵者詭道,他從不會讓對手猜到他要做什麼,身邊人亦然。

樑嬰父猜不通透,慢慢地緘默不言了,唯恐多嘴爲自己惹來禍事。但在知躒臉上、身上,信心卻是越來越充足,甚至輕快地拍打起了車壁。

這一切都讓樑嬰父恐懼不已,越發不敢說話,上次見知躒這般模樣,還是他只一句話就讓羊舌、祁二族滅亡的時候……

……

從馬車上下來,知躒望面對出迎的兒子知果和孫兒知瑤,擡了擡手讓他們免禮。他邁步走在前頭,心中卻默默誦讀起了那字字千金的賢人之言。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那是他剛繼承卿位沒幾年,地位低下,朝不保夕,卿位隨時可能會被奪走的時候,他得到了一次出使周王室的機會。

在洛陽收藏室那堆得密密麻麻的竹簡堆中,是那位長髮垂鬟的老者一語點醒了他。

他說:“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他說:“魚不可脫之於淵……”

現如今,晉國就像一池即將乾涸的池沼,諸卿如魚,面對越來越逼近的崩盤局面,他們或相濡以沫,或爲了尺寸之地,滴水必爭。

但在知躒心中,知氏早已脫淵,他不是魚,而是等待愚蠢鱒魚躍入網中的漁夫……

知躒着天邊微微緋紅的天氣露出了淺淺一笑,新田的夜纔要開始,而這看似紛繁雜亂的時局,也如籠蓋大地的夜幕般,牢牢控制在他手中!

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74章 射你一眼第818章 道可道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248章 三段射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23章 君子如玉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137章 三箭第705章 試探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366章 不朽者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25章 國野矛盾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47 2章 學校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517章 隱士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9章 新絳南市第284 魯國大夫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519章 漁父番外7 羋月傳(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52章 欲殺之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646章 大風(3)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208章 成之誓第53章 冬至(二)第860章 古史辯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600章 阿姊(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
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74章 射你一眼第818章 道可道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248章 三段射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23章 君子如玉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137章 三箭第705章 試探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366章 不朽者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25章 國野矛盾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47 2章 學校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517章 隱士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9章 新絳南市第284 魯國大夫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519章 漁父番外7 羋月傳(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52章 欲殺之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646章 大風(3)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208章 成之誓第53章 冬至(二)第860章 古史辯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600章 阿姊(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