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

ps:12點左右還有一章。

“女君?”

“然,就像是傳說中的西王母國一般,以女主爲國君。”

若後世道德君子在此,肯定會跳起來說什麼“此事亙古未聞,萬萬不可!”徐承卻沒有大驚小怪,他想了一會道:“早先徐國之內也有不少女封君,若能順利復國……”

他咬了咬牙,代徐國的復國勢力給趙無恤答覆:“迎來一位女主,也不亦可乎……”

作爲深受東夷和殷商文化影響的方國,徐國和大邑商一樣,婦女們不僅僅是男性的婚姻配偶,她們更是邦國的封君、戰將與臣僚。周代及其以後女性們“不言外”、“正位乎內”、“難養也”的卑下地位與商、徐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武丁的夫人婦好有自己的封地“龐”,還能在領地內徵兵,宋、徐都差不多延續了這種情況。

何況比起扶持一位徐國公孫,徐承等人更迫切的是讓徐地脫離吳國統治,若能說動趙無恤攻吳,這點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以他想來,雖然說是讓徐嬴爲女主,實際上她本人更可能居於鄴城,再派遣子嗣去徐國攝國。待百年之後,徐將變成趙氏之徐,儼然是如今魯國的翻:現在魯國也是趙氏的長子做“將軍”,國勢一樣蒸蒸日上。

趙無恤知道徐承是徐國復國勢力裡的首腦,這些年不斷有人從徐地來投奔他,徐承也不敢自立一派,而是把其中有才幹者統統推薦給趙無恤,有他定奪。如今見徐承爽快地答應下來,無恤心中暗暗點頭,此人還分得清孰輕孰重,是個做大事的料。

“不過伐吳復徐國之事情急不來,當在五到十年之後,陶丘到泗水的運河挖成後方能實現,汝可有耐心等?”

這次婚宴裡,徐承和子貢碰過頭,交換過一些想法,所以陶丘的“菏水”計劃徐承有所耳聞。

“臣纔剛剛四十歲,等得起!南方河網縱橫,主要依賴水戰,等運河修成後,臣便能帶着大野澤的水師一路南下,打回徐國去!”

趙無恤搖了搖頭:“菏水運河就算修成,也主要是運送徒卒和糧草的,我不認爲在狹窄的河道里會打大的水戰。不過到時候,你訓練的舟師的確會有大用,不僅是在江河裡,還有海上!”

……

秋高氣爽的八月,莒國琅琊。

聞着腥鹹的海風,耳邊聽着木材和繩索的嘎吱,船員的吆喝,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徐承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十多年前,回到了徐國剛滅亡的時候。

徐君帶着他們出城投降,還斬斷長長的頭髮,換成了吳人的短椎髻。徐國公族被打散,各奔東西,他因爲擅長水戰,被安排進吳國舟師服務,正好是姑蘇以北的瀕海港口“朱方”。那裡是大江的入海口,吳國的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都在那兒製造,每到豔陽高照時,蔚藍的水面上就會爬滿了蜈蚣般的吳船。

琅琊也是海港,但與朱方又有所不同。

這個海港分爲內外二港,外港更大,內港則被保護在深入大海的丘陵山崖之中,所以水波平靜,能提供很好的停泊位。一堆漁船靠在碼頭上,每天都會離港出海去捕撈魚蝦,亦或是潛入深水撈取珍珠,如今正值日暮,他們滿載而歸,亂糟糟地沿着魚市泊着,正在卸它們打撈的魚獲。

對莒國人而言,山與海象徵着一切,海岸旁豎立着雕刻粗糙的石像,它們神情肅穆,上沾着斑斑點點的海鳥糞便,這是用來鎮海的石人。每年六七月正是汛期,海上會颳起狂風,捲走漁船甚至是岸上的人畜,所以會有隆重的祭海儀式,往年,莒子甚至會從國都親自過來,然而今年卻沒到,因爲不單是港口,整個琅琊,暫時都不屬於莒國了……

一年半前,趙無恤以無家可歸的齊國國、高二氏之兵爲先鋒,突然攻入莒國,讓這個曾經的東夷大國一夜之間完成易幟。但趙氏沒有公然佔領莒國,只是讓國、高二氏帶着七八千人駐紮在北面的介根,名其名曰爲莒國守邊,趙氏則強迫莒國將良港琅琊交出,當然也不是強佔,而是“租借”,一口氣租了99年……

所以這座海港現在插的是趙氏的旗幟,魚市和碼頭也是由趙氏僚吏管理。

如今徐承也被派到琅琊來了,趙無恤要求他在五到十年內,置辦一支能在海上作戰的舟師……

“你是水戰行家,應當知道,在北方河流湖泊裡訓練出來的舟師真的能打過吳國水軍麼?”

徐承老老實實地說道:“不能,當年徐國河網縱橫,臣的昆父兄弟也常年在水上謀生計,可一旦遇到在舟舸上如履平地的吳人,便被打得大敗。吳人從出生起就在水邊生活,對於乘舟的熟悉,就好比中原公子王孫駕車一般。”

“北人在這方面根本沒法和南人相提並論,所以若讓大野澤裡的舟師南下,那不是打仗,而是送他們去死。故而想要練出更強大的舟師,需要的不是風平浪靜的內陸湖泊,而是更廣闊的水域,大海!”

“假以時日,水陸並進,趙軍沿着運河光復徐國,而你則帶着舟師沿海岸南下,兵臨吳國腹地,不愁吳國不去王號,穿戴華夏衣冠降服!”

……

趙無恤的想法雖然很宏大,但對於海洋,趙氏的家臣食客們基本兩眼一抹黑,連盜跖也不例外。唯獨徐承過去也有過跟着吳船從海上攻擊越人的經歷,還指揮過幾場小小的海戰,所以這個人選非他莫屬。

不過徐承來到琅琊一看,才知道自己其實是白手起家……

莒國戰船寥寥,大野澤的船隻又帶不過來,所以只能依靠多山多松木的琅琊丘陵慢慢造,說不準未來十年都得交待在這。

更何況他的敵人,不僅強大,而且近在咫尺……

趙無恤在海上的假想敵不單是南方的吳國,還有北面的齊國。

雖然僥倖在大河和濟水裡依靠戰術擊敗齊國舟師兩次,但真正強大的齊國少海船隊,趙氏還沒領教過呢!

作爲臨危受命的唯一海船將領,徐承對齊國的船隊的現狀也有一定了解。齊國利用臨海優勢大興漁鹽之利,是諸侯中航海活動最爲頻繁和成熟的國家,還出現了一些固定的海港。

齊國的先君平公(齊景公)很喜歡在海邊遊玩,也被方術士所騙,曾派人去拜訪傳說中的三仙山:瀛洲、方丈、蓬萊,雖然無果而終,但卻也推動了齊國的航海業。

所以齊國海船穿梭於少海之上,從東萊的芝罘(煙臺)爲中轉點,北到燕國碣石,南到莒國琅邪已有了一條南北航線,保護這條航線的,就是少海舟師了,如今這支船隊落入陳氏手中,停泊在芝罘港。好在趙氏和陳、鮑並未開戰,所以暫時不必擔心他們會來琅琊。

但明眼人都知道,趙齊之間絕不可能長期和平下去,從趙無恤對國、高二卿的佈置,以及雙方對河間地區的爭執來看,戰爭只怕並不遙遠,說不定在南伐吳國之前,徐承的新船隊就得先和齊國人打一場……

想到這點,徐承就倍感壓力,雖然趙無恤承諾,琅琊的曬鹽、貢賦、商稅所得都將用於造船和水軍訓練,工匠方面讓他儘管開口,弩砲等新發明也會第一時間運用到海船上,但他還是憂心忡忡。

別到時候伐齊伐吳,陸軍勢如劈竹,偏偏他的舟師一敗塗地,那就不用想光復徐國,先投海自盡吧!

徐承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歷史上,十年之後吳國伐齊,正是他作爲舟師主帥,從遙遠的朱方,遠征齊國,卻在琅琊外海被齊國船隊擊敗,那是中國第一場有載於史的海戰……

“時不我待啊……”他嘆了口氣,決定從招募水手,以及建造第一艘海上戰船的龍骨開始做起。

……

趙無恤在策劃對吳戰略時,佈置的是長達十年的長遠之局,但與此同時,他也不得不密切關注吳王夫差的動向。萬一這個二愣子腦一抽毅然北上宋、魯,那趙無恤也只能放着晉國內部的分裂局面,以及可以大肆征伐的周邊戎狄邦國不打,硬着頭皮接下夫差的挑戰了……

因爲魯國是他統御諸侯的兩大根基之一,絕不容動搖!宋國、莒國亦然,趙無恤吃到肚裡的東西絕不容他人染指。光從這一點看,趙吳的矛盾幾乎是無法調和的,正如原本歷史上吳國和齊國爭奪宋、魯、泗上一樣,趙吳也必有一戰!

不過隨着時間進入九月份,南方卻有好消息傳來:在破會稽,降服越國整整半年後,夫差終於忍不住出兵了,吳人兵鋒所指的方向,是陳國!而藉口,則是從十多年前陳國沒有助吳攻楚算起,再到近期陳國隨楚伐吳國的同盟頓國、蔡國。

“夫差這是要重新清算闔閭時代結下的怨恨啊……”趙無恤對此幸災樂禍,這將是吳楚爭奪陳、蔡的序幕,足夠撕上好幾年了。

雖然因爲涉及到與楚國作對,伍子胥的再度復出是個壞消息,但既然夫差不北上挑事,趙無恤就有時間和精力找鄰居麻煩了……

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1013章 入秦第237章 道路輿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538章 巫頌(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892章 過河卒第860章 古史辯第516章 訪賢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514章 突騎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5章 國野矛盾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98章 攪動全局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248章 三段射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42章 刑人(上)第436章 醫者心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344章 夜襲第1193章 楚王勝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363章 楮皮紙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20章 術業專攻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863章 魏韓第44章 始作俑者第957章 合縱(下)第701章 當國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807章 韓策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816章 秦人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434章 傷寒(下)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799章 趙魏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220章 !
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1013章 入秦第237章 道路輿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538章 巫頌(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892章 過河卒第860章 古史辯第516章 訪賢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514章 突騎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5章 國野矛盾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98章 攪動全局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248章 三段射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42章 刑人(上)第436章 醫者心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344章 夜襲第1193章 楚王勝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363章 楮皮紙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20章 術業專攻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863章 魏韓第44章 始作俑者第957章 合縱(下)第701章 當國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807章 韓策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816章 秦人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434章 傷寒(下)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799章 趙魏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220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