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舍爵冊勳

說完了不足後,趙無恤又是讓衆人說說,此戰緣何能勝。

和趙無恤預料中的一樣,在場衆人齊齊聲稱,這是君子之力!

不過,原因卻說得各不相同。

成巫所說的原因,三句不離神神鬼鬼。

他說起了一件殷商的往事:“昔日,商帝武乙(紂王祖父)無道,醉酒後用草木編成人型,又用牛皮做成革囊,內盛牛血,綁到一處,謂之天神。以箭矢瞄準射之,自稱‘射天’!於是天帝震怒,數年後,武乙西行狩獵於河、渭之間,突遇暴雷,中其甲冑,震死!”

“武乙遇雷,和那一夜的情形何其相似,下臣在鄉寺之中觀望,隱約能望見有紫氣纏繞在君子頭頂,數日不退,這是天帝在庇護君子,懲戒來敵!”

成巫以手指天,態度誇張,衆人大半都信了此言,目光敬畏。但趙無恤卻只是保持着神秘莫測的微笑,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是讓成摶將此記錄下來。

“雖然是怪力亂神,但成一家之言,有何不可?”

作爲老趙家的人,對利用鬼神,無恤並不排斥,畢竟在這個巫風盛行的時代,這種神秘的個人崇拜極其有效。但因爲他來自後世,也不會費盡心思去公然推崇,巫術和鬼神,需要被關在智慧和理性的牢籠裡,嚇嚇敵人和愚昧者即可。

而受趙無恤影響,已經對周遭自然規律產生了一定興趣和了解的計僑,則不信這是什麼怪力亂神之舉。他已經猜到,或許是那些麥粉在封閉的門洞內,遇火後有了奇妙的反應,但在將這件事向無恤求證後,他便閉上了嘴。悄悄埋在了心裡。

既然“天雷”一說對君子有用,那就暫時讓所有人如此認爲吧,他可不會有事沒事就去揭露“真相”。

但計僑也不會勉強自己迎合成巫的奉承。他感慨道:“昔日先君文公始歸國,就訓練民衆。過了兩年,欲用之。狐偃便勸誡說:民尚不知義,未安其居。於是乎文公出國而定周襄王天子之位,歸國後致力於使民得利,又欲用之。狐偃又言:民尚不知信,未可用也。文公便攻打原地,圍而釋之,以示其信。晉人從此貨殖不求暴利。各無貪心。”

“至此,公又欲用之,狐偃三諫說:民衆尚不知禮法,沒有產生對官吏的敬畏。晉文公於是在被廬舉行大蒐禮閱兵,作執秩之法以正職官。至此,才真正徵召使用晉人,尊王攘夷,釋宋之圍,城濮一戰而霸,文公之教也!”

他朝趙無恤行了一禮道:“君子止從死。讓民衆知道了何爲義;殖田疇,種冬麥讓成鄉豐收,叫民衆知道了何爲信;之後。又做到樂讓民衆衣食足而知禮節,倉稟足而知榮辱,立軍法,建什伍,讓民衆畏法。由此,民心可用,此戰能勝,君子之教也!”

“此戰能勝,君子之教也!”廳堂內所有人都如是說。

有功則在君上。有罪則在臣下,這是此時的普遍做法。

趙無恤微笑着坦然接受。又說道:“二三子切勿妄自菲薄,此戰能勝。非我一人之力,乃衆人盡力之故也!不可不賞。昔日城濮之戰後,先君文公曾對國內有功之臣進行三次獎賞。成鄉的賞功等級,也與之類似,並且會向全軍頒佈,做到賞無遺漏,賞罰公平!”

……

軍議在鄉寺裡召開,只有兩司馬以上者才能參與。

而正式的表彰功勳,在春秋時代自有規定的禮制,被稱爲“飲至”,移到了鄉中社廟外舉行。

成鄉小邑,當然不比天子、諸侯和卿大夫凱旋歸來的飲至那般規範,卻也舉行得極其隆重。

伴隨着鄉中樂人們的“凱樂”,國人們被召集到此旁觀。社廟外用石塊和夯土建起的矮矮的圜丘上,先是由成巫再次出馬,祭祀了兵主蚩尤,又告慰了成鄉的本地神主,這才由鄉司徒、鄉三老陪伴,趙無恤登臺主持“舍爵,策勳”的儀式。

“君子麾下的功勳,分爲三等。上功賞謀,用謀略和指揮來輔佐君子,最終取得成功的,授予甲等功。次功賞勇,能冒流矢飛石的危險,立下汗馬功勞的,授於乙等功。下功賞忠,兢兢業業,忠於職守,有苦勞或斬獲的,授於丙等功!”

這些賞功的法子,還是晉文公的那一套,趙無恤只是稍微做了些改進,摻進了一點後世的東西,當然,日後可能還得細化完善過。

在他的大聲點名下,不斷有人邁步上前,舍爵,策勳。

羊舌戎在接到無恤告急後,迅速修建工事,開挖溝渠,又能發兵救援無恤車駕,並帶兵守衛前門。可爲甲等功,賞賜錢帛若干,田三百畝,升爲中士。

材士們造成了敵人巨大的殺傷,自身損傷半數人手,五名伍長折了兩名,被賜下了一個集體的乙等功。

“集體功勳?”材士的兩司馬和伍長們頓時眼睛一亮。

“然也,以後的戰事裡,若有出衆表現的卒兩,自然會得到,並讓人編織旌旗,上書功績,只要編制在一日,便能永遠持有。”

一種莫大的榮譽感從材士們心中冉冉升起,原本成鄉最受矚目的,是騎着高大帥氣駿馬,迎風輕馳的輕騎士兩,現如今,材士們覺得自己也能和他們比肩了!

這一集體榮譽,也讓其餘卒兩眼紅不已,摩拳擦掌,覺得日後若是有機會,也要奮力得到。

他們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晉國內部只是短暫的停戰,以後或許會有更大的戰爭。而是覺得,大概是要跟着家主,跟着君子,去國外爭霸,打齊國人、鄭國人去了!

邢敖爲君子報信,在後門望樓上作爲衆人的耳目,他喊啞了嗓子,敲破了銅鑼。還受了傷,可爲乙等功。因爲王孫期手臂折斷,所以邢敖被提拔出新的御戎。並被正式當做士來培養,還請趙鞅恢復他士大夫子孫的地位。

邢敖撓着頭。十分不好意思地上前受勳,不過也有人質疑:“此子年方十二,能爲君子御戎麼?”

卻是王孫期首先站出來,爲邢敖說話:“成鄉之中,能有人的御車技藝超過他的麼?有人駕車比他快,比他穩當麼?”

頓時,衆人啞然無聲。

於是,邢敖便從王孫期手裡接過了象徵性的馬鞭。

“從今日起。你的御術便出師了,勿忘御者之道!”

王孫期自己也因爲縱馬爲無恤赴死,得了乙等功勳,被下宮提拔爲上士,賜田百畝,錢帛若干。

田賁前後斬殺十多名“盜寇”,是當晚殺敵最多的一人,被授予乙等功,正式任命爲一伍“冒刃之士”的伍長。

穆夏救援無恤,又固守牆垣。數次退敵,還有斬獲;虞喜率領輕騎士斷後阻擊數百羣盜,又冒險前往下宮報信。都爲乙等功,倆人被賜予田百畝,升爲下士!

一年之內,兩人身份從最初低賤的圉人,牧人,變成了士階層,這種飛速的提拔速度,證實了趙無恤“唯纔是舉唯功是舉”的態度,讓野人、氓隸出身的衆人心動不已。

在得到趙無恤私人贈送的宅子後。虞喜、穆夏,也都可以體面地向心上人提親、娶妻了。

計僑、竇彭祖統籌錢糧、管理倉稟。戰後迅速組織國人修補牆垣,恢復生產。賞錢帛若干。

成巫坐鎮鄉寺,應急處理了傷卒的傷口,減少死亡,正式被下宮承認爲成氏族長,升爲下士。

成摶伴隨君子左右,雖然僅有一人的殺傷,但全程記錄君子言辭和衆人賞罰,被從亭長提拔爲成鄉左士師。

井兢兢業業,一直忠心履行君子的囑咐,有苦勞,升爲輜重伍長。

在受勳時,迎着衆人各式各樣的目光,井不由得百感交集,他還求趙無恤賜氏,請爲伍氏,從此以伍井爲名。

“小人在下宮時被君子任命爲伍長,今日又爲伍長,願世代以伍爲氏,永遠效忠君子。”

其餘有斬獲的鄉卒,幾乎都得到了丙等功勳。

而有幾名當時不聽指揮,矇頭亂跑、或喧譁散播失敗消息的鄉卒和國人,則被按照新軍法,處予懲罰。其中有個情節嚴重的,當時就被斬了,頭顱一直懸掛在鄉寺,其家眷以之爲恥,與今日滿臉喜色的功臣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些賞功是在全體鄉卒和國人都圍觀的情況舉行的,於是乎,成鄉一時間進入了一種人人聞戰則喜的狀態,也是趙無恤希望的狀態。

但對於這次飲至,他也有不滿意的地方:“甲等功賜田三百畝,乙等功賜田百畝,丙等功賜田十畝,至於能否升爵升職……適合的可以,但有的人,只能先轉換爲田畝錢帛了。”

對於這一點,趙無恤也十分苦惱,他地盤就這麼大,手下編制也有限,一場賞功下來,就發覺官位根本不夠分,爵位壓根不夠升了。

“還是得和父親商量商量,早日將我挪到一個更能施展的地方,儘快擴編才行……”

這些日子的付出是值得的,他現在在趙鞅心目中,已經無可替代,完全超越了伯魯等人。冬至日將至,今年的上計工作,也開始展開了,到時候,趙鞅定然會履行諾言,許他挑一個萬戶大縣!

但另一方面,若是晉、齊的爭霸戰爭隆隆打響,無恤或許要留在新絳主持大局,也可能會跟隨趙鞅帶兵,出國。

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45章 大風(2)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020章 分娩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一謀臣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08章 趙策第152章 欲殺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724章 張孟談第518章 狂人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93章 鳴條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516章 訪賢第347章 闞止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32章 三裡歸附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834章 石渠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050章 軍功爵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410章 會師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1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892章 過河卒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96章 列禦寇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352章 將治魯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1052章 不讓鬚眉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0章 陶瓬之器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926章 兵家
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45章 大風(2)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020章 分娩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一謀臣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08章 趙策第152章 欲殺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724章 張孟談第518章 狂人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93章 鳴條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516章 訪賢第347章 闞止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32章 三裡歸附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834章 石渠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050章 軍功爵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410章 會師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1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892章 過河卒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96章 列禦寇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352章 將治魯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1052章 不讓鬚眉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0章 陶瓬之器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926章 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