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道路輿

轉眼已經到了十一月下旬,天氣越來越冷,想必再過幾日,冬雪就要降下。∈↗而趙氏下宮處,爲少君子出使宋國而做的籌備工作,也接近尾聲了。

雖說晉國目前早已政在私門,辦公事也得掏私室腰包,但畢竟趙無恤是首次出使,所以行人署選派了幾名佐吏隨行,其中有還人一名,行夫兩人。

這一日,三人帶着行囊,趕着輜車,前來下宮向新的上司,爵位下大夫,職守爲“小行人”的趙無恤報道。

“小人封凜,見過大夫。”

趙無恤揹着手,站在臺階上俯視此人,不由微微皺眉。

只見他年不過三旬,長了一張大餅臉,更引人注目的是,額頭處有一道模糊的黑印,乍一看像是被人用小杖敲擊過一般。他還在頷下留了一小撮豎須,更是將這一破相的黑痕從頭連到下巴。

這就是此次出使的副手,職位“還人”的封凜,身穿着皁色深衣,朝無恤一拜後,雙手恭敬地放在下裳瓷佩處。

趙無恤已經頗有識人之能,初見之下,便知道此人經濟狀況一般,估計是個沒背景的,談吐也沒表現出衆的才能。

不是趙無恤以貌取人,而是春秋時極其看重容貌的端正,韓虎、知瑤都因爲俊朗而被人讚譽。瞧封凜這能拉低使節團顏值的模樣,本不應該被選爲行人助手,卻爲何能混進來?要知道,作爲霸主的使者出使別國,可是一個肥缺。

“小人雖被調入行人署。但祖上的職守乃是封人,所以對國內疆域交通還算熟悉。也去過一次宋國。大行人便將我派來,作爲君子的嚮導。敲定此次出行路線。”

面對新上司,封凜態度恭敬,言語不急不躁,直接表明自己是因才幹而得到的任命。

封人,是西周初期設置的官位,負責管理國境,以及積土作堤垣等,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封凜的氏,便是從先祖的官職而來。

趙無恤這才點了點頭。他的觀念就是,如果真有才能,那就可以一美遮百醜。

“善,餘正缺一個熟悉道路的輔佐,你隨我來罷。”

倆人一前一後走入廳堂內,只見裡面還有一位深衣裘服的貴族少年在席上長跪而坐,正是趙廣德。他這次將陪同無恤東行,本來在看長案上那幅晉國輿圖,見到封凜進來。瞧了他一眼後,同樣眉頭微皺。

無恤道:“你來指給我看看,此次去宋國,走哪條道路最合適?”對待下屬。他也不用客套,直接點他進行考校。

封凜嚥了口唾沫,知道接下來要說的話。將決定自己的去留。

他從袖子裡抽出了凍得通紅的手指,點着呈一塊方形的新絳。一直沿着代表道路的黑色粗線朝南劃去:“啓稟大夫,吾等首先要從新絳往南而行。之後三天,分別到達垣邑和東山皋落……”

他徐徐道來,無論道路、山川、河流、城邑,都沒有差錯。

這讓趙無恤對他刮目相看,因爲無恤不滿於趙氏提供的各種地圖簡略粗陋,這次去宋國,還決定帶上幾名計僑學堂裡的數科學生。描繪山河地勢,道路險隘,以備日後戰爭之用,有了此人相助,當事半功倍!

封凜繼續說道:“第四日宿於王屋山,繞過那裡後,便是險要的軹道、太行陘、羊腸道;又在山中走上三日,才能抵達南陽之地,經由原縣、溫縣、州縣,在朝歌以南的延津渡過大河,至此,進入衛國境內,共計十天。從衛國到商丘,又需要五六天。”

“滿打滿算,將近半個月時間,這還是沿途路況較好的情況下,若是遇上了雨雪,走一個月也是尋常。”

趙無恤心中無語,一天平均三四十里,這坑爹的古代交通。

封凜所說的,其實也是趙無恤心中已經確定的路線,最快,也最安全。

“衛國如今不是投靠了齊國麼?吾等從衛經過,會不會受阻?”

剛纔正在隨趙無恤上地理課的趙廣德好奇地問道。

封凜正要回答,卻是門外傳來了一個聲音道:“君子,這你就有所不知了。”

一位深衣士人邁步入內,他眉目俊朗,身高七尺半,卻是同樣被趙無恤任命爲還人的子貢。

子貢在廳堂外脫下沾泥的鞋履,趨行入內,朝屋內的趙無恤、趙廣德,還有封凜都行了一禮,兩個人相貌一高一矮,一俊一醜,對比鮮明。

他隨後指着地圖說道:“賜是衛國人,所以清楚其中原因,諸夏雖然交戰,但仍然講究禮節和底線,承諾不獻夏俘於天子,不阻礙交通,不拘留殺害正常使節。”

“何況,雖然晉、衛盟誓已斷,兩國卻還未宣戰,更別說衛、宋關係和睦。所以吾等只要打着宋國名義,從衛國假道去宋國,是可以的。若是衛侯膽敢阻攔,不僅會受到國內卿大夫譴責,他下一次要面對的,就將是晉、宋兩國的討罪大軍了!”

趙廣德聽得津津有味,封凜則吞回了本來要解說的話,暗恨此人阻撓了自己再次表現的機會。

“此乃汝之同僚,還人子貢,他是衛國人,經過衛國時作爲嚮導再合適不過。”

趙無恤這麼一說,封凜便知道了,這人就是那個在絳市爲趙氏貨殖麥粉和瓷器的衛國商人,是下大夫的私人親信。

他心裡一陣哀嘆,果然是任人唯私,區區一個商賈,卻一年裡走完了他封凜十年的升遷道路,自己什麼時候纔能有這種運氣?不就是相貌不堪麼,齊國的晏嬰大夫也不好看,爲何能成爲齊相?

就在這時,卻見趙無恤脫下了鼴鼠皮手套,微笑着塞到了封凜手中。

“下大夫這是何意?”封凜有些懵了。受寵若驚。

“封還人果然有才幹,身爲賢士。怎麼能赤手指點山河?這天寒地凍的,快快戴上保暖。”

這依然是趙無恤用來收買人心的“推衣衣之。推食食之”那一套,雖然簡單,但對付春秋時代的士和匹夫們,屢試不爽。

果然,封凜也微微感動,當場再次下拜。

“小人一定盡心盡力輔佐君子!”

他心裡則暗道:“這鼴鼠皮手套可是難得之物,我在絳市裡見過,卻捨不得買,如此慷慨而善待下臣的主君。一定要攀附上……”

封凜覺得,這次恐怕要面對子貢的競爭,若是想在事後得到下大夫提拔,多分到點功勞,就必須好好表現。嗯,以後在下大夫詢問道路情況,乃至行人言辭時,要勝過子貢一籌!

想必,這個憑藉裙帶關係而得到職位的小商賈。對這些根本不懂吧。

子貢這時候來,卻是向趙無恤彙報的,說那輛特製的大車已經接近完成。

趙無恤臉露喜色道:“善!封還人,你來的正好。隨我去看看這輛新的馬車,是否適合在路上行駛。”

趙無恤保持着上司的威儀,也不失謙和。封凜連忙和子貢並排,趨行跟着他朝外面走去。

他們的目的地。是下宮差車王孫期管轄的車輿坊,其中有輪人制作車輪、輿人制作車廂。當無恤等人進入工坊時。卻見匠人們正在爲馬車拼裝最後幾個構件、包裹皮革,而設色之匠也在一旁爲部分零件染上生漆。

封凜好奇地觀察着面前的這輛大車,它和普通馬車的製作流程也沒什麼不同,但特殊之處在於……它有四個車輪!

子貢和善地介紹道:“樂大司城年邁,大病初癒,不能忍受顛簸,所以君子便讓輪人、輿人造了這種馬車。”

封凜恍然大悟:“原來前些日子,君子去行人署索要那輛閒置的四輪之車,是做這種用途的!”

他剛纔就發覺了,子貢習慣性地稱呼趙無恤“君子”,似乎比他喊的“下大夫”要親密,偷眼瞧了下趙無恤的面色沒什麼異樣,也悄悄地改了過來。

趙無恤卻不知道他這點小心思,而是在觀察着眼前的大車。

春秋戰國的雙輪戰車,從夏商時代興起後,便始終是戰爭、出行、運輸的主要工具。

趙無恤常年乘車,短途的還好說,要是連續走上幾十裡,顛得腰都快斷了,而且時不時車軸就會壞掉,在歷次戰爭裡,這類事情史不絕書。也難怪這時代各國的交流如此有限,行程這麼緩慢,除了道路狀況不佳外,還有交通工具落後的緣故。

所以在無恤看來,兩輪馬車,有駕駛輕便,可以在戰場上短途衝擊、奔馳的好處。可若是作爲尋常的交通工具,就算是內部裝飾舒適的安車、溫車,依然對乘客極不友好。

他一開始也沒太多想法,只是讓人加固車軸,調整力矩。不過,在得到小行人的職守,前往行人署報道時,趙無恤卻在車庫裡有了意外的發現。

那是一輛蒙着灰塵的四輪溫車,它造型獨特,當時就讓無恤驚爲天人。這東西,和後世西歐的四輪馬車何其相似,但回到這時代後,他卻是從未在路上見過。

趙無恤一問才知道,這是來自秦國的東西。

數十年前,秦國公子緘與秦伯不和,便出奔晉國來做大夫。這位公子極其富有,傳說他出奔時,帶上了采邑裡的全部家當:先是造舟於大河,將近千輛不同大小、形制各異的牛、馬車綿延十里。從秦都雍城到新絳,這些車輛來了以後又回去拉新的財物,來回八次才拉完。

匹夫無罪,懷璧其責,這位離了祖國,失去了保護的富庶公子,在晉國最終變成了卿族們任意瓜分的魚腩。最後財物散盡,氏族不知所蹤,行人署也把這輛四輪溫車拉回了府庫,卻棄之不用。

“世人不識千里馬啊!”趙無恤蔚然長嘆,然後就毫不客氣地當了一回伯樂。

ps:四輪青銅馬車模型是秦文公大墓裡出土的

第352章 將治魯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934章 天道遠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576章 繼業者第324章 亂(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52章 大風(9)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648章 大風(5)第760章 活捉第337章 小司寇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67章 萬歲!第904章 巨輪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05章 臣與君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701章 當國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33章 天災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77章 吾之子房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640章 投機者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828章 鳳凰涅槃番外8 羋月傳(中)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809章 魏策第351章 雙姝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5章 東門館驛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42章 刑人(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6章 莫如兄弟第256章 趙武卒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
第352章 將治魯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934章 天道遠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576章 繼業者第324章 亂(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52章 大風(9)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648章 大風(5)第760章 活捉第337章 小司寇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67章 萬歲!第904章 巨輪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05章 臣與君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701章 當國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33章 天災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77章 吾之子房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640章 投機者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828章 鳳凰涅槃番外8 羋月傳(中)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809章 魏策第351章 雙姝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5章 東門館驛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42章 刑人(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6章 莫如兄弟第256章 趙武卒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