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陶朱

ps:推薦幾本和本書類型相近的小說,《我要做皇帝》《一世富貴》和《督軍》,大家可以收藏看看

楚國是最早推行縣制的國家,兩百年前楚武王滅掉權國,將其改建爲縣,是爲設縣之始。

其中在方城以北的地區,分爲四個縣:葉縣,魯陽縣,東不羹,西不羹,都是能出兵數千人的大縣!

葉公沈諸樑的職責,就是以葉縣縣公的身份,統轄這四縣之地,組織起楚國的北部防線,說他是楚國封疆大吏亦不爲過。

觀其行政,本以爲是個老成穩重之人,直到端木賜進入葉縣縣寺,才發現這位封疆大吏出奇的年輕。

葉公子高大概三十歲左右,模樣清美俊雅,他穿着楚式的寬袍大袖,右衽佩印,端坐於堂上顯得氣度沉穩。

子貢驚訝於葉公不過而立之年就能統領一域,而葉公也在詫異這位不速之客的年輕。

“客便是馳名中原的陶朱?”

“陶朱”,是過去幾年裡在陶丘悄然崛起的神秘商賈,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據說他善於經商,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所以三散家財,又三次成爲千金富商。而且此人手眼通天,無論是趙氏的馬匹、瓷器,還是魯國的縞,宋國的漆器,吳越的銅錫,莒國的鹽都有所涉及。

因爲經營廣泛,所以和扼守楚國北大門的葉公也有一些貿易上的交集,陶朱將趙氏交予他專營的貨物運進楚國,再從楚國購買金、銅錫離開。由於此人在趙氏、魯國與楚國之間貿易的重要性,所以過去幾年裡,他甚至被葉公贈予了錯金的“葉公子高節”,允許陶朱的商隊在進入楚國時。水陸兩路運輸貨物可以減稅。

葉公本以爲陶朱至少也是個四五十歲,老謀深算的商人,誰料帶着”葉公子高節“來求見的人年紀還沒自己大。而且容貌儒雅含蓄,竟絲毫沒有銅臭味。

他微微皺眉。有些難以置信。

子貢卻坦然一笑:“小人正是陶朱。”這是他在陶丘經營侈靡之所,營建商隊時用的名號,還是趙無恤替他取的,子貢也不知道有何深意,就這麼用了。

葉公嘖嘖稱奇,隨即問道:“不知客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造訪葉縣又有何事?”

“小人從朝歌來。到載郢去,之所以在葉縣停留,是因爲途徑鄭國時看到一件事,想要來告知葉公。”

朝歌如今在趙氏控制之下,葉公子高大致猜到了這位“陶朱”服侍的君主是誰,他問道:“不知客要告訴我何事?”

子貢舉袂道:“途徑新鄭郊外時,突見鄭國大軍雲集,我一打聽,原來是鄭國卿士遊速在召集兵卒,演練戰陣。”

聽到遊速兩字。葉公眉頭一跳,不由想起幾年前遊速乘着他去勤王攻吳時,帥鄭師五千人突襲葉地。滅了遷到葉地的許國社稷。等沈諸樑歸來時,只見滿目瘡痍,鄭國人燒殺搶掠一番後退走了。這件事之後,他才被封在葉縣,代替許國爲楚守備北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沈諸樑雖然不知道這句話,卻懂這個道理,他統轄的這四縣之兵。主要的防備對象正是鄭國和晉國!

可他卻不動聲色地說道:“春蒐本是常事,何足爲奇?”

“如今正是農忙的一月。連中原的齊晉趙魯都沒有開戰,都忙着耕種。鄭人卻偏偏挑在這時舉行春蒐,隨後大軍煙塵更是往西南面的蠻氏去了,小人覺得此事蹊蹺,故前來告知葉公。”

蠻氏!沈諸樑心中一緊,忙喚來手下在耳邊說了如此這般,等隨從離開後,他才正色對子貢道:“客覺得自己是弦高麼?弦高本是鄭人,爲的是鄭國黎民社稷,客又是爲了什麼目的將此事告知於我?”

“商賈的足跡不分國界,但作爲官商,卻也有效忠的主君。小人正在爲趙氏做事,鄭乃楚國和趙氏共同的敵人,鄭人在南方邊境上蠢蠢欲動,小人便同仇敵愾了。”

“如此說來,你的身份不是客商,而是趙氏的說客了?”

“也是楚國的朋友,這個消息是趙氏的禮物,我家主君希望藉此與葉公結交。”

“僅此而已麼?”

“僅此而已。”

這位“陶朱”回答得不卑不亢,沈諸樑再度沉吟,心裡卻已經信了一半,他過了一會才說道:“請客人下去休息,待消息證實後,再厚謝不遲。”

子貢笑道:“比起被軟禁在院子裡,小人更希望能結識一些楚國的士人和商賈。”

“這是自然。”

葉公矢狀鬍鬚下的薄嘴脣頭一次露出了笑容:“我雖不如趙卿有食客三千,可賓客也不少,我會向客引薦一些楚國士人,只希望客回到朝歌后,不要在趙氏君子面前嘲笑我的待客之道。”

……

之後幾日,子貢被葉公軟禁在葉公府邸的偏院內,和他的隨從親信隔離開來,不知外界消息,只是偶爾被邀請與葉公同遊縣中,與葉公府中的食客結識。

葉縣位於方城以北,過去是申、葉等諸侯分封於此,被楚文王征服後,南方的楚人才陸續遷徙進來,與原來的姬姜城郭之民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此處既有楚國的飄逸勇武,也有中原的禮樂文質。

在葉公的經營下,葉縣可謂人文薈萃、經濟發達,楚國貴族和士人們頭戴高冠,寬袍大袖。可一旦有事徵召時,卻又能換上一身緊身的皮甲,帶劍從軍。

可惜的是,一般楚人的方言,子貢大部分都聽不懂,如聞天書,所以從旁人談論中能獲取的信息極少固然這時代已有“成周雅言”作爲流通語,但除了要與中原溝通的行人,以及一些要出席外交場合的貴族,尋常的楚國士民又有誰會去學這個?

時值一月中旬,北方在這個季節天氣雖然轉暖,但依然有些乍暖還寒,而方城之外與魯、宋倒是沒太大不同。這一日,子貢再度被葉公邀請,準備出去隨他赴會,他披了一身薄衫,一路上身後如影隨形般跟着幾個監視他的葉公親衛。他曾試着與這幾人交談過,然而幾人都是徹頭徹尾的本地人,無一人通曉雅言。

就在要到達宴會地點時,卻見一位年紀四旬左右,頭戴高冠,腳踏布履的楚國士人笑吟吟地朝他走來。

怎麼說呢?子貢對他的印象就是,其貌不揚,但勝在丰姿俊爽。

此人子貢見過,是葉公府中的食客,平日沒有過交談,但這次他卻徑直走到子貢身邊,親熱地執起子貢的手,說了一句少有人聽得懂的魯地方言。

“子貢前腳剛去鄭國慫恿鄭人西進,後腳就來葉縣告知葉公此事,如此兩面三刀,恐怕是想要借楚人的劍,替趙氏拖延住鄭國東進的步伐吧!你騙得過別人,卻騙不過我!”

此言一出,一時間唬得子貢大驚,只以爲自己的使命已經暴露了!

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868章 魏武卒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43章 畏此簡書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65章 暮春三月第55章 冬至(四)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513章 右翼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71章 封建制度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329章 相忍爲國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44章 叛徒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868章 魏武卒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5章 國野矛盾第284 魯國大夫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56章 合縱(上)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番外8 羋月傳(中)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5章 君子六藝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74章 射你一眼第347章 闞止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042章 君莫舞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176章 特赦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482章 戰和第54章 冬至(三)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69章 河間攻勢
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868章 魏武卒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43章 畏此簡書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65章 暮春三月第55章 冬至(四)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513章 右翼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71章 封建制度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329章 相忍爲國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44章 叛徒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868章 魏武卒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5章 國野矛盾第284 魯國大夫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56章 合縱(上)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番外8 羋月傳(中)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5章 君子六藝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74章 射你一眼第347章 闞止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042章 君莫舞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176章 特赦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482章 戰和第54章 冬至(三)第23章 君子如玉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69章 河間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