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

“夫戰,勇氣也,曹劌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

看着郵成若有所悟的樣子,趙無恤拍了拍他的肩膀,細細解釋道:“秦人團結,腦子簡單,想的比較少,再加上他們世代對河西有執念,同仇敵愾之下,故而士氣極其高昂,具體的表現就是作戰時悍不畏死,輕易不潰。”

“魏軍卻不一樣,魏氏過去幾年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戰場上公然背叛,其實對自家兵卒的士氣也是有打擊的,魏氏武卒效仿趙氏的軍功授田制度,能得到良田美宅,還能立功提拔,所以作戰盡力。一般的徵召兵卻沒有這份期盼,看着如狼似虎的秦人撲過來,想的不是拼命,而是保全自己,魏軍的右翼不崩潰纔怪。如此想來,秦魏兩敗俱傷,便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郵成很是佩服:“主君所言,一如臣下見聞。”

誠如趙無恤說的,想要打造一支強軍,在強調紀律的同時,士氣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先秦兵家早早注意到了這一點,比如齊國的《司馬法》就說:戰之道,既作其氣,因發其政。將激發兵卒士氣作爲開戰前必做的事。

南方吳國的孫武子,也總結了戰時士氣變化的規律,他說:“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趙軍也有一套鼓舞軍心士氣的法子,其一是“禮”,要求將吏們必須善於約束自己,做到冬不服裘,夏不揮扇,雨不張蓋,與士卒同寒暑;二是“力”,善於身體力行,與士卒同勞苦;三是“止欲”,剋制私慾,與士卒同飢飽。只有將帥以身作則,三軍之衆才能勇於公戰,這一點,曾經的伍井,還有魯國的冉求做的最好,趙無恤也有意將他們塑造爲楷模,號召衆將學習。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已成體系的軍功授田、授爵制度,在這一點上,趙氏是走在時代前沿的。

戰爭有時候是毀滅文明的災難,有時候卻又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因。在殘酷的晉國內戰中,範、中行、邯鄲這種盤踞地方的大宗族被摧毀滅亡,大量由世卿佔有的土地被分割賜給戰爭中有功的趙軍將士。經過五年培養,從行伍一步步升上來的基層軍官已經遍佈趙軍上下,他們在軍則是小吏,在郡縣則是當地的軍功小地主。

量變導致質變,這些人逐漸代替小宗與家臣,成爲趙氏統治河北的根基,這也是趙氏軍方河北系和晉陽系矛盾的來源。

趙氏提倡”食有勞而祿有功“,於是晉陽的家臣舊部,如郵成等人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光靠“親、故”獲得提拔賞賜了。在抱怨上卿“後來者居上”和懷念趙文子、景子時代君臣關係的含情脈脈之餘,他們也不得不做出改變,放下矜持和高傲,捋起袖子,參與到對功勳的追逐中去。

普通兵卒可以滿足砍幾顆頭顱,換點田宅和氓隸,但這些更高一級的人卻有更大的追求。

趙氏的軍法也對此做出了規定:一師軍隊在攻城圍邑時如能殺傷敵人二百以上,野戰時如能完成任務,並斬殺、俘虜敵人八百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隊,就對全軍進行賞賜,而賞格依下大夫爲分界,劃分爲兩類。對大夫以下的低爵,只加賜幾十畝田,幾百錢、一兩個奴隸而已。但這已經足以促使貧窮的庶民們“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怨”,攻城時能爭先恐後攀登,野戰時能奮不顧身殺敵,自覺地爲趙氏效命了。

對大夫以上的高爵賞賜則更重,在正常的官職升遷之外還有“賜食邑”、“賜市稅”等。趙無恤也打算用代郡,乃至於上地廣袤的土地零散分封出去,作爲誘餌,激發大夫們的積極性。這可不是虛封,而是實封,趙無恤希望在不耗費行政支出的同時,把這些一片荒蠻的戎狄之土變爲華夏熟地。於是經過攻代一戰的教訓,這次攻秦之役,晉陽地區的大夫、家臣們就顯得積極主動多了。

不過如此一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這六級別爵位已經有些不夠升了,如虞喜、穆夏等連續征戰,功勳卓著者,很容易連續升爵,導致升無可升,趙無恤可不想早早做出殺功勳之臣的事情來。

“看來還是得學秦漢,早點弄出二十等爵來啊……”

想到這裡,趙無恤不由爲這時代的秦人感到遺憾。

秦人有同仇敵愾的士氣,有好勇鬥狠的勇氣,但在趙無恤看來,這種士氣並不可靠,隨時會因爲戰場形勢變化而蕩然無存,而且不可能指望每個人都有這種忠勇的自覺性。

直到商鞅變法後,用酷烈的律法,以及趙氏現在使用的“上首功”,將秦人的這種本性最大化激發出來,秦軍才能做到從始至終維持高昂的士氣。那支“秦人捐甲徒以趨敵,左攜人頭,右挾生虜。”的可怕軍隊,他可一點不希望遇上。

萬幸,他早來了兩百年……沒有商鞅的秦人,在趙無恤眼中,依然是一支停留在春秋時代的不成熟軍隊,他們可以將山寨趙氏的魏軍打個兩敗俱傷,但若是碰上趙氏武卒的話……

“猶督戎之遇怯夫,以重力相壓,猶古冶子之與嬰兒!”趙無恤希望自己的軍隊可以做到這一點,讓後人點評時,會這樣說:

齊之勇爵技擊,楚之申息荊尸,秦之捐甲銳士,魏之五陣之兵,均不能遇趙之武卒!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

不過究竟效果如何,還得真槍真刀地戰一場才行。只是趙無恤現在可不想親自下場,在少樑城優哉遊哉試驗新武器,看着秦魏在鬥獸場裡角力,推這個一把,拉那個一下,讓他們相互疲憊,趙氏則可以得漁翁之利,豈不妙哉?

不過算着日期,頓兵少樑的時間也足足半個多月了,再不拿下,只怕兵老師疲,讓趙軍喪失了銳氣。

趙無恤笑了笑,又對郵成等人教訓道:“更何況,有時候,個人的勇氣,好不容易積累的士氣,在強大的力量下,將變得蕩然無存……比如洪水滔天,比如天崩地坼,比如……強大到讓人絕望的武器!”

順着趙無恤的手指,郵成這才驚覺,在他不在的這幾日裡,少樑城外的攻城器械,已經完全造好了……

和幾年前在朝歌之戰裡使用的小投石機不同,它們的個頭更大,足足有三丈高!投擲臂由千年老樹的樹幹製成,用鐵箍住以防斷裂,不再有供人拉拽的砲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裝滿石頭和泥土的料斗,後來郵成才聽魯班說,那是“配重箱“,或者叫做”重錘“。

朝陽映照下,足足十座巨大的投石機並排矗立於城外的空地上,把陰影映到他們的頭頂,恰如十頭站着的巨獸,向比自己稍高的少樑城垛不懷好意地眺望。

“我用十天干爲他們取了名字,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對這種劃時代的武器,趙無恤是有些自豪的,對他們的表現,以及會給這個時代帶來的震撼十分期待。

在歷史上,還得等一千多年,這種武器才能面世。

她們是拉拽投石機的改進版,在西歐被稱爲“配重投石機”。

不過在中國,她們還有另一個讓人耳熟能詳,守城者聞之色變名字。

回回炮……

ps:晚上還有一章

(~^~)

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36章 一言之威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3章 鼓而成列第647章 大風(4)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938章 蟲豸第27章 遠送於野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255章 募兵制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22章 贈我緇衣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095章 無題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42章 天逐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9章 威風凜凜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659章 謝幕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62章 燕國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988章 叛國罪第513章 右翼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43章 宮闕第323章 亂(中)第557章 虎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492章 侯犯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966章 熵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56章 “民主制度”第27章 遠送於野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95章 劍擊之技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2章 勢將去汝!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
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36章 一言之威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3章 鼓而成列第647章 大風(4)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938章 蟲豸第27章 遠送於野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255章 募兵制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22章 贈我緇衣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095章 無題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42章 天逐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9章 威風凜凜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659章 謝幕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62章 燕國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988章 叛國罪第513章 右翼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543章 宮闕第323章 亂(中)第557章 虎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492章 侯犯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966章 熵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56章 “民主制度”第27章 遠送於野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95章 劍擊之技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2章 勢將去汝!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