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朝堂議事

張小七三人在棲鳳樓吃酒,偶遇一位神秘的跛腳老道,三言兩語便將三人的身份來歷說得一清二楚。

三人正欲細加詢問,萬沒想到對方竟是一個絕頂高手,雙目如電彷彿能透視一般,一招便將楚恆身上的黃皮書信硬生生搶走。

這下麻煩大了。

程懷亮厲聲指責道:“楚大人!你怎麼能把這麼重要的東西帶在身上!”

楚恆驚魂未定,整理一下破開的衣衫,擦擦頭上的冷汗,心中暗自慶幸:“多虧只是搶走了信,就剛纔那一下,挖走自己的心都綽綽有餘啊!”見程懷亮埋怨自己,他隨口應付道:“我本想方便查案,又怎知會遇到這種人!”

張小七也是手足無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只這一招鷹眼功,他便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不禁搖頭嘆道:“此人武功深不可測,我也難望其項背,眼下還是別抱怨了,想想對策吧!”

“還能怎麼辦!”程懷亮沒好氣道,“趕緊回去向殿下和岑大人稟報吧!”

楚恆有點遲疑,“一出事就報告,會不會顯得我等太過無能啊!我是京兆尹,手下也有三班衙役,小七兄弟也在,我們撒下人馬,在京城中仔細尋找,或許能有所收穫啊!”

張小七眉頭緊鎖,“以那老道的武功,若他不想出來,我們只怕是跑斷腿,也無濟於事啊!”

“可就算我們將此事上報,殿下和岑大人就會有好辦法嗎?眼下,我們不知那老道的底細,若是他不懷好意,將我等之事四處宣揚,搞得滿城風雨,那可就被動了,全城搜捕至少可以讓他暫時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今晚把事情佈置下去,明天在殿下和岑大人面前,我們也好有所交代啊!”

這一句話點醒兩人,“恩,有理!”

三人急急離開棲鳳樓,返回衙門,着即調撥人手,往京城各處巡查。

一夜風平浪靜,三人總算暫時鬆了口氣。次日一早,他們就趕往蜀王府,準備向李恪和岑文本如實稟告。

可李恪和岑文本卻不在府中。

大戰方平,諸事繁雜,此時,衆大臣都早早地在太極殿上站班列隊,等着朝見聖上。

可蹊蹺的是,李世民今日早朝竟一直遲遲未到,衆臣都心中疑惑:“什麼情況?這不是皇上一貫的作風啊!”

足足過了半個多時辰,報事的太監才跑出來,“皇上駕到!”

衆臣慌忙三叩九拜,山呼萬歲。

李世民怒氣衝衝走進大殿,一屁股坐在龍椅之上,還沒等衆臣行禮完畢,他就“啪!”地一下,將一封黃皮書信撇下殿去,“岑文本!你可知罪!”

衆臣都嚇得一哆嗦,心說:“怎麼了,今天這皇上哪根筋沒搭對,怎麼發這麼大的火?”紛紛偷眼看向跪在前面的岑文本。

岑文本事先也沒有準備,但一看到那封黃皮書信,他就明白了,隨後以頭觸地,一言不發,靜靜等着皇上發泄怒氣。

魏徵纔不管這些,出班道:“皇上,您這般震怒,到底所爲何事啊?”

“所爲何事?好,你看看這封信!你們都看看!這就是朕的大臣做下的好事!像這等國之大蠹,一日不除,國無寧日啊!”

魏徵連爬幾步將信撿起來,展開一瞧,登時驚愕萬分,將信轉交給身邊的房玄齡,衆臣將信一個一個傳看下去。

李世民的氣稍微消了一點,擡了擡手,“你們都平身吧!”

“謝陛下!”衆臣戰戰兢兢爬起來。

“岑文本,說吧,朕倒要聽聽你怎麼解釋!”

岑文本依舊跪伏於地,一動不動,“皇上,臣昨日也曾見過這封信,當時臣惶恐無狀,不知此信從何而來,對方爲何要陷害微臣,就即刻命人暗中調查,想查清事情的真相,再一併上奏,卻不知何故,這信又落在了皇上手裡,臣考慮不周,沒有及時向皇上稟報,請皇上降罪!”

“夠了!岑文本,沒想到事已至此,你還在巧言令色!”李世民勃然大怒。

魏徵勸諫道:“皇上,岑大人平時做事一向老成持重,一絲不苟,又怎會在兩軍交戰之時做下如此荒唐之事?此事恐有隱情,請皇上明察!”言罷,跪伏於地。

長孫無忌也跪下來,“臣同意魏大人的觀點,請皇上明鑑!”

接着,房玄齡跟着跪倒,“臣附議!”再往後,呼呼啦啦,滿朝文武百官全都跪下來了,齊道:“請皇上聖斷!”

衆臣跪了一地,卻還有一個人孤零零地站着未動,顯得特別扎眼,那便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今天上朝的感受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剛一見到那封信,他嚇得魂不附體,知道一定是馬從善乾的,做賊心虛,冷汗呼呼地往外冒。

可當皇上認定了岑文本是罪魁禍首的時候,他又暗自竊喜,“若是能借此機會一舉將老三和岑文本扳倒,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他正想着,就發現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帶頭給岑文本求情,他心中甚是不悅,心說:“你們倆到底是哪頭的?”

直到羣臣都跪下了,他還在懊惱。

房玄齡扭頭小聲提醒道:“殿下,快跪下!”

“爲什麼要跪?”李承乾憤憤不平,滿臉不情願。

房玄齡急的一伸手將他硬拉了下來。

這些李世民都看在了眼裡,他假意不知,轉回身對羣臣怒道:“你們都不要再勸,此等奸臣,朕決不姑息!來呀,將岑文本給朕拿下,罷去一切官職,交由大理寺議處!”

“是!”左右千牛衛衝上前,剝去官服官帽,將岑文本向殿外拖去。

岑文本神態自若,朗聲道:“皇上,臣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皇上乃千古明君,定會還臣一個清白!”

李恪心裡清楚,岑文本這番話不只是說給皇上聽的,更是在提醒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行事啊。

果不其然,李世民馬上又將怒火對準了自己,“李恪!你還有何話可說?”

李恪規規矩矩叩拜,“父皇,兒臣無話可說,願任父皇處置!”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念你征戰有功,便從輕發落,着即免去親王爵位,罰俸一年,回府閉門思過,一年內不準踏出府門半步!下去吧!”

“謝父皇恩典!”李恪再拜,起身跟隨千牛衛退出大殿。

李世民神色恢復過來,嘆了口氣,“此事朕已有裁斷,你們休要再提,都起來吧!”

羣臣面面相覷,重新站起身。

“衆位愛卿今日還有何事啓奏,一併講來!”

長孫無忌進諫道:“啓奏陛下,眼下還有兩件大事急需處理,一是封賞有功將士,二是安撫草原百姓。臣以爲,現今戰亂甫平,幾十萬草原部族人心動盪,隨時都有暴亂的可能。當務之急,陛下應儘早降下恩旨,調撥庫府錢糧,撫卹百姓,收攏人心,而封賞之事或可延後。”

“輔機所言極是,這些草原部族勇猛彪悍,精兵強將甚多,我大唐勝在物阜民豐,而攻堅作戰上,他們纔是天生的戰士,朕常常想,若用我大唐的錢糧,供給草原鐵騎,那必將是一支無敵的軍隊,到時替朕追亡逐北,掃蕩四方,天下間誰還敢與朕爭鋒啊!

而今他們竟也成了朕的臣民,朕的夢想就要實現了!此次,朕定當厚待之,以收其心!”

“皇上聖明!臣建議,可將各部族有名的戰將統統接到京城居住,許以高官厚祿,令其迎娶漢人女子,感受長安的繁華,久而久之,其心必會歸服。”

魏徵質疑道:“可現如今又有哪家女子願意嫁給突厥人呢?”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這個好辦,臣有一計可行,眼看年關將近,這民俗上歷來都有元宵夜搶親之說,皇上可讓那些突厥將領在正月十五鬧花燈之時,在街上尋找中意的女子,搶來爲妻。此舉既符合民俗,官府也不會干涉,而那些被搶的女子也就只能認命。皇上認爲此計如何?”

李世民沉吟半晌,默不作聲。

魏徵有些擔憂,“皇上,只恐此舉會鬧出亂子啊!”

“那魏大人可有更好的辦法?在下願洗耳恭聽!”

“這,這個。”魏徵一時語塞。

“罷了!就這麼決定吧!”李世民下定了決心,“傳朕的旨意,嚴令一名突厥將領只能搶一名漢人女子,搶親後必須按漢人風俗舉辦婚儀。官府對被搶的女子家眷予以厚賞。”

“皇上聖明!”長孫無忌得了旨意,再拜叩首。

“好了好了,今日就議到這,散朝吧!”李世民一甩袖子,離開大殿。

太監走上前,“皇上有旨,今日議政畢,散朝!”

羣臣叩首,徐徐退出大殿。

卻說太子李承乾回到自己的東宮,心中釋然,超脫和喜悅交織在一起,竟有一種涅槃重生後的快感。

當下他就想叫來稱心給自己唱上一段,好好慶祝一下。

就在這時,侍衛進來稟報:“殿下,房大人求見!”

“哦?有請。”

須臾,房玄齡步入殿內。

李承乾心中有氣,態度也不是那麼熱情,“房大人,此番前來,有何見教啊!”

房玄齡深鞠一躬,“殿下,還在生老臣的氣嗎?”

李承乾忙擠出一絲笑容,“房大人哪裡話!承乾只是不知房大人和舅舅爲何會幫那岑文本說話?”

“殿下,岑文本跟隨皇上多年,生性謹小慎微,處理樞密要務從未犯錯,您相信這樣的人會做此蠢事嗎?”

“這!”李承乾眉頭緊鎖。

“連殿下都深表懷疑,以皇上的英明,殿下當真以爲他會相信嗎?我和長孫大人其實並不是在保那岑文本,我們只是表明態度,爲自己洗清嫌疑罷了!”

李承乾大驚,“可父皇將岑文本查辦,還治了老三的罪,這又是爲何?”

“聖意難測啊!”房玄齡面色嚴峻,“殿下,請恕老臣斗膽直言,殿下不會與那封信有什麼干係吧?”

李承乾強忍着內心的慌亂,作勢道:“房大人和舅舅的教誨,承乾一刻也不敢忘記,怎會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如此便好,常言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殿下秉性純良,識大體,知進退,斷不會使這小人勾當,唉,應是老臣多慮了,老臣向殿下道歉!”

“房大人不必如此!承乾慚愧!”

“既是這樣,老臣也就放心了,公務繁忙,老臣這便要回去了,萬望殿下以大局爲重,專心國事,少些聲色犬馬,切記酒色亂性,玩物喪志啊!”

“承乾受教!”

房玄齡搖搖頭,嘆息一聲,退了出去。

李承乾見房玄齡走了,心中又氣又急,六神無主,揹着手來回踱步,順手操起一把茶壺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向左右命令道:“速將馬從善那蠢貨給我抓到這來!”

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四十一章 方興未艾第十一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上)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六十章 中計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七十七章 歸義城的陰謀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九十四章 剿滅薛延陀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二十四章 吳老三治花柳第二十章 羣醜逛妓院第一章 空城計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六章 無妄之災第三十一章 願望落空第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的高延壽第七十三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下)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五章 暗算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四十五章 山中的莊園第二十五章 救駕(上)第三十五章 小鎮風波(上)第九十章 返京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五十二章 活捉陳吃糠第七十章 放逐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五十七章 王府暗戰(四)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六十章 阿史那雲的遭遇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十三章 遊街示衆第六十七章 發現奸細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五十四章 守衛千金堡(下)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章 出醜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五十八章 巧退吐蕃軍(下)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三十九章 喜訊連連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三章 祿東贊戲耍張小七第四章 夜探莊園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六十七章 無爲而爲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一章 空城計第十一章 鬥淫賊
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四十一章 方興未艾第十一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上)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六十章 中計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七十七章 歸義城的陰謀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九十四章 剿滅薛延陀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二十四章 吳老三治花柳第二十章 羣醜逛妓院第一章 空城計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六章 無妄之災第三十一章 願望落空第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的高延壽第七十三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下)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五章 暗算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四十五章 山中的莊園第二十五章 救駕(上)第三十五章 小鎮風波(上)第九十章 返京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五十二章 活捉陳吃糠第七十章 放逐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五十七章 王府暗戰(四)第十九章 夜探寺塔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六十章 阿史那雲的遭遇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十三章 遊街示衆第六十七章 發現奸細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五十四章 守衛千金堡(下)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章 出醜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五十八章 巧退吐蕃軍(下)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三十九章 喜訊連連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三章 祿東贊戲耍張小七第四章 夜探莊園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五十二章 妓院亂局(五)第六十七章 無爲而爲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一章 空城計第十一章 鬥淫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