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

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話

“臣朱善拜見陛下,問聖躬安。”

朱善一路快步走到武英殿。

來到門口時,仔細的整理了身上衣冠,立在這裡小心等候。

片刻後,有宦官出來說皇帝召見。

朱善聞言,小心的走進武英殿內。

來到近前,對朱元璋躬身行禮,分外恭敬。

“不必多禮。”

朱元璋擺了擺手:“你的這封奏書咱看了,確實有道理,言之有物。”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善心中頓時爲之大喜。

心中最後的一些忐忑,也隨之不見。

事情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皇帝對於自己的這等奏書,確實很認可。

這下子好了!

自己的政績有了。

只從奏章被皇帝看到之後,立刻單獨召自己前來奏對上來看,就已經說明了很多的問題。

接下來的一年,自己不用太慌了。

“但咱覺得,你在不少事情上認識還不夠,有失偏頗。”

正在心中爲之歡喜的朱善,聞聽朱元璋的話,忍不住一愣。

什麼情況?

怎麼還有轉折?

皇帝看了自己奏章之後,這般快的就差人把自己給召來,竟然不是對自己的奏章大爲認同,反而是覺得自己的奏章不行?

心中爲之驚疑的同時,也升起了諸多的不服氣。

自己的這封奏章,深思熟慮,考慮到了各種情況。

豈能因爲皇帝的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這些努力給否決了?

“陛下,臣才疏學淺,見識也短。

在不少事情上,確實考慮不到位。

還請陛下您不吝賜教。”

他態度很是誠懇,言語說的也很謙卑。

但是讀出來的意思,卻是分外不服。

他覺得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很不對,想要和皇帝就這件事兒,好好的理論一番。

朱元璋就知道,會是這麼個情況。

這也是他要把朱善,給喊過來的原因。

“朱卿奏章中說,表親之間可以相互成親,說他們是同輩,從倫理綱常這方面來論,能說的過去。

表親之間成親,不會亂了綱常。

這點兒咱是認同的。

他們之間成親,確實不會亂了輩分,亂了綱常。”

聽了朱元璋這話,朱善有些奇怪。

皇帝既然認同自己的這個論點,那爲什麼還覺得自己的這個提議不行?

又如何能反駁得了自己?

承認了自己的這個論點,那就等於說是,自己立於了不敗之地。

他有些懵,同時也很是好奇,皇帝在承認了自己這一點後,又該用什麼樣的理由,來反駁自己這個考慮有失妥當。

莫非是覺得,在這婚姻律法頒佈之後,民間已經成親的表親,因爲仇人的上告,而被官府處罰,從而造成很大的影響是假的?

如果從這方面來反駁,那皇帝這話,就越發的站不住腳。

他朱善並不是一直就在翰林院任職。

是在今年年初之時,方纔從地方上,考進了翰林院之中。

之前有多年的地方爲官經驗。

對於這些,瞭解的很清楚。

非是無的放矢。

皇帝在這上面來否定自己,自己可就有東西和皇帝說了。

“朱卿所言,新的婚姻法律頒佈實行之後,在此之前所進行成親的表親之間。

有不少是民不告,官不究,生活沒什麼影響。

但也有不少因爲有一些仇家,被仇人給告到了官府,從而受到處罰。

並因此對於他們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這點兒咱也相信。

也覺得你說的對。

朱卿有治理地方的經驗,而咱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皇帝。

咱也是活在最底層,一步步走上來的。

對於下面,是一個什麼狀況很清楚。

確確實實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話一出口,頓時令的原本已經卯足了勁兒,要在這件事情上和皇帝,進行好好一番理論,證明自己所說沒錯,是皇帝錯了的朱善,一下子就懵掉了。

提起來的一口氣,瞬間就憋在了喉嚨裡。

不上不下的,特別難受。

心裡面也變得越發的懵,無盡的茫然浮現在心頭。

不對勁,太不對勁了!

皇帝怎麼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把自己奏章上的這兩點都給承認了,覺得自己沒有說錯。

那既然如此,爲什麼皇帝還要說自己的這些論斷有失偏頗?

他不認同?

這是朱善,從來沒有想過的一個結果。

“這事兒,朱卿從倫理綱常上面來論沒有錯。

從新的婚姻法頒佈之後,所出現的這些不利影響上面來說,也同樣沒有錯。

這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但是,有些方面,朱卿沒有考慮到。

朱卿飽學之士,那咱便問一問朱卿,我華夏爲什麼會出現姓氏?”

“自然是爲了區分自己人,和外人。

只要一看,是同一個姓氏,便能夠追根溯源,找到相應的出處,以及和自己關係相近的人。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婚姻。

可以讓人不違背倫理綱常,所謂同姓不婚,便是如此。”

朱元璋問的這個問題很簡單,朱善是信手拈來。

對於他而言,這不是一個什麼難以回答的問題。

姓氏的出現,有着諸多原因。

也有着諸多的好處。

同姓不婚,只是其中的一項。

不過朱善知道,這個時候和皇帝所談論的便是婚姻的事兒,所以便着重講了這些。

“即朱卿知道,是爲了避免親近之人相互成親,又有同姓不婚這麼一個約定成俗的規矩在。

那這有些事兒,就比較好說了。

朱卿說的,這個表親之間相互成親,就存在不合理之處。”

“陛下,同姓不婚,是更早之前的一個說法。

各個姓氏的人少,同姓之間,基本上都是自家人。

同姓成親,確實容易出現有違倫理綱常的事。

但有句話叫,做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出了五服,基本上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了。

到了現如今,各個姓氏之間人都很多了。

尤其是張王李趙這些大姓,可以說,全國各地都有。

同姓之間成親的不在少數。

而且臣所贊成的,是表親之間成親。

表親之間也不是同姓,他們之間成親,只會親上加親。”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那朱卿知道爲什麼,不支持同姓成親嗎?”

朱善聞言微愣了一下,這事不自己不是已經回答過了?

“是爲了不亂綱常。”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這是其一。

更爲重要的,是血緣相近的人之間成親,生下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會有先天缺陷。

比如智力上面,遠遠低於常人。

比如會有一些身體殘疾,再或者是什麼隱性的病,容易夭折。

表親之間,從倫理上來論,確實問題不大。

同姓不婚,在表親上也基本不存在。

畢竟表親之間,大多不是同一個姓

可是,他們血緣關係很近。

表哥和表妹之間,他們的爹孃是親兄妹。

一母同胞。

他們體內流着相同的血。

作爲他們生下的孩子,表親之間,也有一半的血是相同的。

不違背倫理綱常,也不是同姓,但是他們的關係卻比很多的同姓之間更近。

從血緣上來講,表親之間,和堂兄妹之間沒什麼區別。

血緣關係越近,生的孩子出問題機率也就越大。

這麼一個問題,我等先祖早便已經發現。

所以便會有姓氏之區分,又有同姓不婚的說法。

亦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說法。

畢竟五代人下來,通過和別的不同姓氏、沒有血緣關係之人的成親,彼此之間的血脈,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這個時候就算是同姓之人成親,乃至於是同宗同族之人成親。

生出孩子,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都不大。

這就是咱說,朱卿在這個事上有失偏頗的原因之所在。”

近親成親的危害,朱元璋在現代沒少了解。

也是因此,他在此時纔會堅決反對朱善的這個提議。

朱善聞聽朱元璋的話,再度爲之愣了一下。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皇帝如此堅決反對自己的這個提議,原因居居然會是這個。

這是一個,他在此之前所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方面。

“陛下,近親之間成親,生出來的孩子容易出問題?

這……應該不怎麼準確吧?

臣見過不少表親之間成親的,有些人的孩子確實有問題,但是那些不是近親成親的人,所生下的孩子,也並不是說就都健全,什麼問題都沒有。”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朱卿,咱所說不是近親成親,生出來的孩子都有問題。

而是說他們出現問題的機率遠遠高於,不是近親成親之人,生下的孩子的機率。

這些事兒,朱卿不能只靠感覺,而是要用事實說話。

用數據來說話。

很多事情上,人的主觀認知會出現偏差,但是數據卻不會騙人。

既朱卿覺得,咱說的這個你不怎麼認同。

那咱便交給朱卿一個任務。

朱卿接下來,可以進行一個比較。

比如朱卿可以隨機找五百對,近親成親之人,對他們進行一個調查。

看看他們都各自生了多少子女,而子女出現問題的又有多少。

再隨機找五百對,不是近親成親的人來問一問,他們各自生了多少孩子。

而孩子出現問題的人數,又有多少。

把這些都給詳細的記錄下來,進行一個統計歸納,後面再進行一個比較。

如此,朱卿的疑惑便能自去。

朱卿也能明白,咱爲什麼要堅持近親之間不能成親了。”

這就是朱元璋把朱善,給喊來當面說的最大目的。

朱善能上奏章說這事,說明新的婚姻法頒佈之後,在推行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需要重視起來,想辦法解決。

不能夠粗暴的進行解決。

既然是朱善提了這事,那麼就讓朱善前去調查。

“朱卿,很多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人的立場不同,所看到的東西也會不同。

在很多事上,得出來的結論也就不同。

咱覺得,看問題不能只從小範圍來講,不能用個體來取代全體。

尤其是調查之時,樣本要多,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這也算是咱交給朱卿的一個任務。”

朱元璋已經決定了,在朱善這事兒有了調查結果之後,他這邊就會讓羅貫中寫篇文章。

把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尤其是近親成親的危害,着重進行描寫。

刊登在大明日報上。

讓世人都清楚的明白這件事。

許許多多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也沒有哪個人,想要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有缺陷。

在把這個事實給擺出來之後,相信有很多人,都會重新看待這婚姻法。

對於近親成婚之間,也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肯定還會有越過雷池的人。

但越過雷池的人,肯定不會再有那般多。

移風易俗的事兒,也能就此取得一個不小的進步。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朱善聽了朱元璋的話,只覺這話聽起來很是新鮮。

但是細細品味,卻蘊含着很多道理。

讓人不自覺的想要認同。

“陛下,臣接下來在完成正常公務之餘,會抽出時間,按照陛下所言。

就這個事兒,進行一個調查。

把各項事情都做好。

臣答得出結果之後,會將之呈送陛下。

請陛下御覽。”

朱元璋點了點頭:“行,那朱卿便如此去做。”

朱善辭別皇帝,返回翰林院的途中,心情顯得有些複雜。

他是真沒有想到,自己這次卯足力氣辦的事,以爲能夠得到皇帝讚賞。

能夠憑此弄到很多的政績。

最終居然會以這種方式收場。

他本能就覺得皇帝所說的,近親之間成親生的孩子,容易出問題這話不對。

但對於皇帝所說的,這個驗證的辦法也很認同。

皇帝又說的如此之篤定,也讓他對此產生了一些不自信。

或許……在這件事情上,皇帝是對的。

不然皇帝不會如此篤定。

所以結果究竟如何,還是要自己好好驗證一番才行

原本這一次,皇帝大發慈悲,一下子放了這麼多天的年假。

朱善覺得這次過年時,可以好好的歇息一番了。

可哪能想到,又出了這樣一遭的事兒。

看來,這個年自己是不好過了。

不過看皇帝的態度,並沒有因爲自己的這份奏章,而對自己產生不滿。

那或許,自己按照皇帝之言,認真的進行一番調查,把結果呈送給皇帝之後,還能憑藉這事,得到皇帝的信賴,獲得相應政績。

朱元璋在朱善離開之後,並沒有立刻工作。

同樣是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這一次朱善的事兒,算是給他提了一個醒。

今後在諸多政務裡,也要讓百官們,以及各級官府講證據,講數據,用事實來說話。

不能想當然。

後世的一些理念,還有做事的辦法這些,早已被證明行之有效。

這樣的好方法,那自然可以弄到自己大明來。

讓自己大明變得越來越好……

……

“孩兒拜見父皇,問聖躬安。

祝父皇龍體安泰,祝母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轉眼之間,便已經到了大年三十。

這一日,百官放假。

而朱元璋這個當皇帝的,也同樣是破天荒的沒有處理政務。

和自己的家人共度團圓夜。

以朱標爲首的衆兒女,以及朱元璋的兒媳,孫子,孫女等匯聚一堂,共度元宵佳節。

吃個團圓飯。

衆人紛紛送上祝福。

朱元璋樂呵呵的全收,臉上的笑容怎麼都遮掩不住。

有了特殊經歷,這個時候他越發珍惜這種,全家人都匯聚一堂的景象。

只覺人間最美的情景,也不過是如此。

“哈哈,說的好。

老四你這次,可是給咱一個大驚喜啊!

咱就知道,老四你不簡單。

可咱也沒想到,老四你居然能這般不簡單。

能把事兒幹得如此漂亮。

這次若非老四你去,備倭水師的事,可沒那般好解決。”

朱元璋看着在年底,趕回來的自己家四兒子,臉上都是笑容。

分外的開懷。

當着衆人的面,對朱棣大加讚賞。

這是朱棣應該得到的。

“父皇,這些都是孩兒應該做的。

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

朱棣很是謙虛,但是從他的神態語氣等方面,卻能讓人清楚的感覺到,他這個時候的心情,到底有多麼的雀躍。

可和他口中所說,有着極大不同。

朱棣那是真的揚眉吐氣。

話說,他爲什麼會在備倭水師那邊的事情,整體上告一段落之後,抓緊時間往回趕?

可不僅僅是爲了回來團圓。

更爲重要的,便是在這等時刻上,好好的露露臉。

在別人面前露臉,可沒有在自己家人面前露臉感覺好。

要不然,怎麼會有衣錦還鄉之說?

尤其是在老三這個賤人面前露臉,更是讓人揚眉吐氣,心情舒暢。

不着痕跡的瞥了一眼老三,見到老三這個賤人把臉扭到了一邊。

朱棣的心情,那叫一個暢快。

若不是此時場合不對,他都想要放聲大笑了。

爽,實在是太爽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和老三又有話說了。

“老四,咱準備修一部大典,名字叫做洪武大典。”

朱元璋望着朱棣出聲說道,然後把關於洪武大典的設想,給說了出來。

而後望着朱棣道:“老四,你覺得咱這個想法怎麼樣?洪武大典好不好?”

(本章完)

第175章 朱標的另外一面,劍指文人!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42章 自投羅網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58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237章 來自於朱元璋的鐵拳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218章 啥?明朝皇帝派使者來了?!第156章 殺的還不夠!死的還不夠多!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232章 朱元璋的大殺招!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27章 連哄帶騙第161章 朱標暴怒!懲治呂氏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第25章 不當人第172章 哈哈,穩了,優勢在我!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224章 來自好大兒朱標的嚴選第227章 國立工業大學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06章 收手吧爹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88章 掀桌子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25章 不當人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55章 誅心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70章 這皇帝咋越來越不要臉了?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144章 父皇,這永樂盛世是什麼時候?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33章 就算是孔聖人說的不對,也得挨巴掌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34章 都撞上門來了,還能讓你跑掉?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44章 朱元璋想要幹啥?!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第36章 取死之道第55章 誅心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60章 斬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19章 錦衣衛竟已恐怖如斯?!第142章 物理?農書?這些都要在最高學府開第14章 破防了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第176章 請君入甕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5章 錘殺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62章 朱元璋:咱大明要亡了第118章 朱元璋着手對付呂氏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241章 馬皇后的眼淚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25章 皇帝的套路比海深第51章 丟進糞坑裡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
第175章 朱標的另外一面,劍指文人!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42章 自投羅網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58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237章 來自於朱元璋的鐵拳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218章 啥?明朝皇帝派使者來了?!第156章 殺的還不夠!死的還不夠多!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232章 朱元璋的大殺招!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27章 連哄帶騙第161章 朱標暴怒!懲治呂氏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第25章 不當人第172章 哈哈,穩了,優勢在我!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224章 來自好大兒朱標的嚴選第227章 國立工業大學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06章 收手吧爹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88章 掀桌子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25章 不當人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55章 誅心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70章 這皇帝咋越來越不要臉了?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144章 父皇,這永樂盛世是什麼時候?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33章 就算是孔聖人說的不對,也得挨巴掌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34章 都撞上門來了,還能讓你跑掉?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44章 朱元璋想要幹啥?!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第36章 取死之道第55章 誅心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60章 斬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219章 錦衣衛竟已恐怖如斯?!第142章 物理?農書?這些都要在最高學府開第14章 破防了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第176章 請君入甕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5章 錘殺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62章 朱元璋:咱大明要亡了第118章 朱元璋着手對付呂氏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241章 馬皇后的眼淚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25章 皇帝的套路比海深第51章 丟進糞坑裡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