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

韓國新鄭。

“韓辰突襲方城失敗!”

“韓辰強攻方城兩日不下。”

“楚國漢北郡守接子率援軍抵達方城···”

韓王看着手中的戰報,心中一怒,頓時將韓辰傳來的戰報狠狠的甩在地上。

“可惡,韓辰無能,韓辰其誤寡人,其誤寡人···

爲了攻破方城,我秦魏韓三國已經做出了種種準備,甚至秦韓聯軍還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攻魯陽,以達到欺詐楚國,並調走方城一線守軍的目的。

結果···欺詐的目的達到了,但韓辰竟然突襲方城失敗,一場本該快速結束的戰鬥,竟然演變成持久戰。

韓辰無能,唉,寡人本應該讓暴鳶去方城的,不該聽信韓辰的讒言,將突襲方城的機會交給韓辰,真是悔不當初啊。”

說話間,韓王又拿起王案另一側的秦王魏王的來信,展開一看,卻見秦王魏王都在質詢他突襲方城失敗的原因,而且信中的言辭都較爲咄咄逼人。

見此,一股怒火瞬間從韓王心中升騰起來,心中充斥對韓辰的極爲不滿。

韓軍突襲方城的行動,是他好不容易從魏王手中爭取到的機會,一個可以在戰後獲取更多的戰果的機會,結果卻被韓辰白白浪費了。

若是韓辰不能在魏軍增援之前攻下方城,那戰後,韓國獲取的戰果可就大減了。

想着,韓王眼中再次閃過一絲怒火,然後大聲吩咐道:“傳詔給相國韓辰,讓他加強隊方城的攻勢,一定要在魏軍抵達之前,給寡人攻下方城。

否則,他韓相的位置就不要做了。”

說完,韓王沉默了一下,然後便拿起案上的一支筆,開始內心鬱悶的親筆回覆秦王魏王信函。

只是,信函才寫到一半,韓王眼睛突然一黑,而後便在衆人的驚呼中失去了知覺。

另一邊,齊國臨淄。

與密切關注方城戰事的秦魏韓三國不同,齊王地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郢都。

“楚王下詔施行捐糧獲爵之策,楚國貴族紛紛響應?”

此時,齊王地看着從楚國傳來的最新情報,心中變得沉重起來。

“之前楚國貴族在淮北的強烈抵抗,讓章子將軍苦戰大半年也沒有任何收穫,這已經出乎寡人的意料了。

而現在,楚王爲了逼出楚國貴族的實力,更是不惜用爵位收買貴族。而那些楚國貴族也紛紛響應楚王的號召,召集最後的族人準備參戰。

甚至,那些沒有爵位的楚國的商人與豪強,都爲了楚國的爵位而紛紛捐獻糧食,並積極組建私軍準備參戰。

貴族響應,國人歸附,整個楚國都凝聚在楚王身邊,此時的楚國已是萬衆一心衆志成城,這樣的楚國,又怎會衰亡呢!又怎會失敗呢!

若是強行進攻,無疑會遭到極爲激烈的抵抗,到時傷亡必大,所以,接下來這一場戰爭不好打了,即便能打贏這場戰爭,那也是兩敗俱傷。”

說到這,齊王地心中隱隱生出一股對楚國的懼意,這一瞬間,他甚至有了一股退兵的衝動。

只是他一想起退兵的後果,頓時搖了搖頭。

此時還不是退兵的時候,最起碼這個退兵的聲音不能率先從他口裡出來,否則,正在協同伐楚的魏宋兩國會定會對他心生不滿,從而導致兩國離心。

現在韓國依附秦國,秦韓聯合,秦國的實力不容小覷。

趙國滅亡中山之後,隱隱已經有挑戰齊國盟主地位的實力以及野心,再加上趙國還有燕國這個盟友,所以趙國再也不是不得不依靠齊國的盟友,而是可以跟他扳一扳手腕的強國。

所以,爲了鞏固齊國的霸主地位,爲了能壓下秦趙兩國,此時齊國萬萬不能失去魏宋這兩個盟友。

想到這,齊王地笑了笑:“所以,此時寡人雖然不能直接退兵,但爲了避免損失太大,應該秘密下詔讓章子將軍小心保存實力了。至於攻打楚國的事情,還是讓一心獲取漢北的秦魏韓三國去跟楚國死磕吧。”

齊王地正在內心偷笑着,突然,一個侍者進來稟報道:“大王,左丞相求見。”

“左丞相,快請···”

很快,季子走進殿中,向齊王地拱手稟報道:“郢都急報。”

“季子,楚國又出什麼大事了?”齊王地一怔,他纔剛剛接到楚王賣爵的消息,難道現在郢都那邊還有比這更重大的消息。

另一邊,季子一聽齊王詢問,立即應道:“大王,不久前韓相突襲楚國重鎮方城,楚王驚恐之下,已經下令讓鄧陵光率楚王的近衛軍去方城救援了。”

齊王地不以爲然的笑了笑:“意料之中的事情,自從寡人知道韓辰突襲方城失敗後,就已經知道楚王的近衛軍必定會去方城救援。”

說着,齊王地自信而得意的道:“因爲現在整個楚國唯一能調去方城救援的軍隊,就是他楚王的近衛軍了。”

“大王英明。”季子讚了一句,接着又開口道:“不過臣得到的消息還不僅只是如此,我們在郢都的內應來報,楚王也去了漢北了。”

“此言當真,楚王親自去了漢北?”齊王地一怔,連忙確認道。

季子點了點頭:“千真萬確,而且楚王還將尚未行冠禮的公子旺財,以及昭常範環兩家所有年滿十四歲的族人全都帶去了宛城,這幾千人一起行動,根本就瞞不住其他人。

此外,內應來報,臨行之前,還將楚國以及兩個尚未年滿十四的幼子全都託付給了太子。”

“這···”齊王地露出一股震驚,用佩服的語氣道:“楚王託付國家以及幼子,帶着兒子親赴前線,這是已經抱有死戰之心了啊。有了這樣的楚王,楚國能威震天下這麼多年,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寡人不如楚王啊!”

齊王地感慨了一句,接着神色一變,露出一陣笑容,看着身前的季子問道:“丞相,你說這楚王去了漢北之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季子一聽便聞絃歌而知雅意,立即應道:“顯然,秦韓魏三國知道楚王帶着決死的決心到了漢北,必定羣情振奮,勢必要獲楚王才善罷甘休。

而與此同時,楚國將士知道楚王的心意後,也一定會軍心大振拼死作戰以報楚王。”

齊王地點了點頭,笑道:“正是此理,不過接下來楚國在漢北對陣三國,正是針尖對麥芒,丞相以爲誰會贏。”

季子哈哈一笑,然後拱手道:“臣以爲大王會贏。”

“哈哈哈···”齊王地大笑不止。

接着,齊王地笑畢,立即下令道:“傳寡人詔令給章子將軍,告訴他,秦魏韓三國與楚國決戰在即,讓他加強對淮北的攻勢,防止淮北楚軍增援漢北。”

“唯。”

“傳詔,立即派人通知其他國家,就說寡人不敗楚國誓不罷休,讓其他四國再接再勵,爭取一舉擊潰楚國。”

“唯。”

接着,正式的詔令一下達完成,齊王地立即親筆寫下一封密令,然後對尚未離去的季子道:“丞相,將寡人的密令傳給章子將軍。”

“唯。”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章 出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章 出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