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

昭滑想了想,便開口紛紛道:“季遂將軍,你立即率領本部士卒去北面,抵達北門後,立即控制城牆,並封鎖城門,嚴禁任何人出入。”

吳國被滅後,吳國王公室便流離失所,不少公族爲了逃避越國的打擊,便改變姓氏,這季遂所在的家族,便是延陵季禮的後裔,以季禮的季爲姓。

而季遂率領的軍隊,大多也是吳城北面各家族的私兵。

季遂聽到命令後,便立即應道:“是將軍。”

說完,季遂便帶着麾下的士卒,向北門而去。

接着,昭滑便對剩下的四人中的張彤、李顯道:“張將軍,你率本部去西門,李將軍,你去東門。”

張彤李顯也是昔日吳國所遺留的貴族,現在正在擔任周圍城池的縣尉,手中的士卒也是以越軍士卒爲主。

二人聽到命令,應道:“是,將軍。”

二人離去後,昭滑對剩下的吳炳笑道:“吳將軍,請你率領所部將士去吳城東部,巡視東部的各大街道,立即對城中百姓貴戚進行驅趕,讓他們立即返回家中,不得外出。一個時辰後,若是還有人在街上游蕩,本將唯你是問。”

吳炳同樣是昔日吳國的公族,不過與季遂他們家族不同是,吳炳的家族則是直接以國號爲姓。雖然吳炳與季遂的家族,所改的姓氏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們的家族全都由昔日吳國的公族,淪爲越國普通的大家族。

與季遂一樣,吳炳手中的士卒,大部也是有各家族的私兵組成,混雜了少量的地方士卒。

此時,吳炳聽到昭滑的吩咐,立即應道:“是將軍。”

吳炳離去,此地就只剩下陳淮一人。

陳淮,與張彤二人一樣,也是貴族出生,此刻正擔任縣尉。而他手中的士卒,則是大部由遊俠以及亡命之徒組成。

此時,昭滑笑道:“陳將軍,剩下的西城,那就有勞將軍去巡視了。與吳將軍一樣,驅趕百姓回家,不得讓百姓在大街上游蕩。”

陳淮聞言立即應道:“將軍請放心。”

說完,陳淮便帶着士卒向西城而去。

昭滑望着陳淮離去的背影,心中浮現出一絲冷笑。

陳淮手中的那些士卒是什麼德行,昭滑雖然僅僅只是接觸了一天,但是卻也十分清楚。

不僅桀驁不馴不聽指揮,而且軍紀十分敗壞。

更重要的是,西城與東城不同,東城是越國貴族所居住的地方,貴族的府邸大都有高高的圍牆,還有奴隸僕從防守,這些人去東城,恐怕只會顫顫兢兢,不敢動彈。

而西城所在,大都只是普通百姓的住所。這些原本就在各地欺壓百姓的遊俠,進入吳城後,散步在大街小巷,無人管束,所發生什麼事,昭滑毫不遲疑。

這些人接下來的所作所爲,無疑會斷送普通百姓對公子玉的支持。

想着,昭滑便望向王城的方向。

心中暗暗道:公子玉親手埋葬了越國的樑柱,而這些公子玉招募而來人,則會挖掉越國的基石,吳城失去了這兩樣東西,豈能堅守。越國失去了吳城,在楚國的強大攻勢下,豈能不亡國。

尤其是,昭滑看見陳淮所率領的軍隊,還沒有進入西面,便已經三三五五,相互要喝嬉罵着向前而去,心中更是放心了。

對此,昭滑只是笑了笑,然後對門客吳燴吩咐道:“走,隨我去王宮向公子覆命,想必,這個時候,公子已經宮城中等候多時了。”

“諾。”吳燴應道。

昭滑帶着親衛向宮城方向走了近三百餘步,隱隱約約間,就聽見西面傳來大吼聲,慘叫聲,聲音不是一處兩處,而是此起彼伏,似乎在西城到處都有發生。

而此時,西城一些隱蔽的街道里,原本因爲宮城中傳出廝殺聲時,吳城之中的百姓就意識到不好,紛紛返回家中避難。大街上本來就沒有多少人了,只有膽子大,想要投機取巧的人,還在城中走街串巷,四處打探消息。

結果,等陳淮率領的抵達西城的街道上巡視後,城中瞬間變得混亂起來。

對此,昭滑全然沒有任何反應。

此時,昭滑的身側的吳燴瞥見一條街道上,一伍士卒撞開一戶百姓家的大門,然後破門而入的場景。

沉吟了一下,開口問道:“君上,李將軍所部的士卒,大都是公子從各地召來的遊俠,野性難馴,軍紀敗壞。爲何讓陳將軍去城中巡視,而不是讓張將軍手中的士卒,或者季將軍率領貴族私軍去巡視呢?”

昭滑自然知道張彤手中的越軍正規軍,以及季將軍手中的私兵,雖是說不上訓練有素,軍紀嚴明,但在城中巡視,肯定比那些地痞流氓組成軍隊要好。

只是,昭滑對吳燴的詢問,卻沒有任何解說的意思,笑而不語。

現在,身份變了······

不久後,昭滑便在此起彼伏的慘叫廝殺聲中,來到王宮大門前,行禮:“勞煩將軍通報一聲,將軍昭滑前來複命。”

不多時,昭滑便在一座側殿,見到了一臉喜色的公子玉。

昭滑見狀,立即笑着行大禮道:“臣拜見大王。”

“免禮。”公子喜道。

“謝大王。”昭滑直起身體後,拱手道:“大王,臣已經讓人控制吳城四門。其中,季將軍率領越軍鎮守北面,並且還讓衛息將軍守住南面,以確保能徹底控制大門。”

說着,昭滑又請罪道:“大王,軍中那些召集而來的遊俠,臣擔心若是讓他們去守城門,會導致他人趁機收買,進而奪取城門,故而已經讓他們去西城控制街道了。只是,這些遊俠大多見利忘義,多有擾民之舉,臣治下不嚴,有罪。”

那些所謂的遊俠是什麼德行,公子玉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整日遊手好閒,魚肉鄉里的人,就是略有薄名的小俠。至於呼嘯山林,攔路搶劫,盜墓殺人,私鑄劣幣的,這就是名動一方的大俠。

這些人在城中擾民,會是怎樣的情況,公子玉自然知道。

畢竟,奉行兼愛大義的墨俠,實在是太少了。

即便有,公子玉也無法說服他們跟着他一起謀反。

對於遊俠造成的些許騷亂,而還是普通百姓所在的西城,公子玉全然沒有放在心上,無所謂的笑了笑,道:“將軍何罪之有,不過是寡人手中實力不足,這才招募了那些見利忘義的遊俠罷了。最重要的,還是守住城門,以免忠於父王以及公子蹄的人,率領軍隊前來奪取吳城。至於吳城之中,待明日,章義將軍將吳城內的守軍全部收降,再派軍隊換下那些遊俠便是。”

昭滑聞言笑道:“大王英明。”

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
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