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

公孫衍離去寫信後,熊槐沉默許久,向上官大夫問道:“賢卿,自從我們離開郢都多長時間了。”

上官大夫內心默數了一下,行禮道:“回大王,咱們路上花了近一月,然後打造攻城器械用了近二十天,接着攻打齊營也快兩月了,大略一算,接近四個月。”

“嗯!”熊槐不置可否,問道:“那麼咱們此次出兵伐齊的目的是什麼?”

上官大夫拱手道:“因爲秦齊聯姻,我們擔心秦齊兩國攻打我們合縱聯盟,這才先下手爲強。另外,就是趁機消耗齊越兩國的實力。”

“不錯。”熊槐點頭:“就是爲了這兩個目的,如今交戰近兩月,齊國遭到圍攻,實力被削弱,越國同樣也遭到損失,可以說我們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按理應該可以退兵回國了。”

伴隨着耳邊的廝殺聲,熊槐眉頭緊鎖道:“只是,這一場戰爭,打得真是窩囊,寡人被阻鍾吾城也就算了,更過分的是,我楚軍竟然連鍾吾城的城牆都沒有摸到,要是就這麼回去···”

陳軫知道楚王已經心生退意,但是卻心有不甘,便嘆氣道:“大王,天下的戰事,莫不過是如此,召集軍隊需要時間,打造攻城器械需要時間,壘土爬牆同樣也需要時間。”

“這一次我們只是攻打齊營,壘土僅僅花了五天,這已經算快了。”

熊槐嘆了一口氣:“攻城果然是下下之策,面前的齊營與鍾吾城還好,遙想當年五國伐秦圍攻函谷關之時,寡人在函谷關外呆了近一年,結果也沒看到成功的希望。”

但是,話雖這麼說,一旦對方決意守城,那麼進攻方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攻城,要麼圍城。

上官大夫聞言拱手問道:“大王的意思是?”

“我們楚國的麥米,再過不久也快熟了。現在我們楚越齊三國全都損失不輕,再打下去,好處太少,損失太嚴重,不僅會傷及我楚國根本,而且還讓秦國佔了便宜,不划算。”熊槐沉重說着。

陳軫聞言嘆了一口氣,大戰近兩月,錢糧消耗無數,士卒同樣損失不小。

熊槐說着繼續道:“可是就這麼回去,寡人的面子實在難看,所以寡人打算攻破齊營後,兵圍鍾吾城,以示楚軍威武,然後等休整完畢後,再打道回國。”

陳軫上官大夫聞言行禮道:“大王英明。”

當天夜裡,鍾吾城中。

孟嘗君一臉凝重的走到匡章身邊道:“將軍,莒大夫傳訊,大營的最後一道土牆,在楚軍衝車的攻擊下,已經嚴重受損,用不了多久就會倒塌,莒大夫請將軍早做決斷。”

匡章閉眼思索了一會兒,道:“大營堅守近兩月,已經達到預期的目標,既然守不住了,那就讓莒大夫做好準備,再堅守最後一日,明日夜間,準備撤回城中。”

“是將軍。”

“還有,讓即墨大夫也做好準備,明日夜間一併撤退,退往鍾吾城北面紮營休整。”

孟嘗君驚訝道:“將軍,現在就讓即墨大夫撤退,是否太早?”

“越軍在我齊軍的牽制下,攻勢遠不如楚軍猛烈,現在連即墨大夫的第三道土牆都沒有突破,即墨大夫還有餘力啊!”

匡章搖頭道:“鍾吾城小,難以持久,所以,我在城外設營的目的,就是爲了挫一挫楚越兩國軍隊的銳氣,而不是爲了讓軍營替我們抵擋楚越聯軍的攻擊。”

“現在敵軍士氣已泄,銳氣已失,那麼即墨大夫也就沒有繼續留在前面的必要了。”

孟嘗君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末將明白了。”

第三日早上。

“大王,柱國來報,齊軍已經在昨夜離開大營,柱國已經攻佔齊軍大營!”

“什麼?”

開始攻營沒多久,熊槐就接到景翠的稟報。

熊槐一驚,猛攻近兩月,齊軍突然撤退,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心中感慨着,熊槐快步向外走去。

來到瞭望的土丘上,果然見楚軍已經徹底攻下了鍾吾城前的軍營。

不一會兒,景翠來到熊槐身側,行禮道:

“大王,如今齊營已下,請大王示下。”

熊槐點了點頭:“立即探查越國的消息,若是齊軍右營還在堅守,那就立即兵圍齊軍大營,這次不能讓齊軍跑了。”

“是,大王。”

不久後,景翠歸來:“大王,越國方面的消息,齊國即墨大夫他們在昨夜也跑了,右側大營也是空營,越軍已經攻佔齊營。”

“如今越國使者已經在路上,大王,我們應該怎麼辦。”

“·······”熊槐想了想,道:“既然鍾吾城前再無障礙,那麼兵圍鍾吾城吧。”

“現在秦國態度不明,其他盟友全都與齊國曖昧,寡人總擔心會有不妥,所以,暫時停止攻勢,與齊軍對持休整吧。”

“休整完畢後,準備撤軍。”

“是,大王。”

越軍大營。

越王聽着王行的戰爭彙報,一臉冰霜。

“也就是說,在我們越國有意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我越軍的損失,也僅僅只是比猛攻齊營的楚軍略輕!”

王行點頭道:“大王,正是如此。尤其是匡章的第一次偷襲擊,不僅攻破了我們越軍右翼,差點打破我們中軍,那一戰我們的損失就佔據了一小半。若是不是當時楚軍來援,恐怕我們已經敗退了。”

越王大怒:“匡章小兒可恨,寡人沒有打算強攻齊營,結果被他當成了軟弱可欺,可惡。”

頓了頓,越王咬牙道:“這一次的仇恨,寡人遲早會報。現在楚王傳訊說楚軍圍住鍾吾城南面西面,然我們越軍圍住東面,將軍怎麼看?”

王行思索片刻道:“大王,楚王此舉乃是有違常理,如今我們聯軍雖然損失不輕,但是實力猶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趁着攻破齊營,士氣大振之際,立即部署對鍾吾城的攻擊,而不是圍城休整。”

“所以,臣以爲,楚國要麼另有打算,要麼是打算撤兵了。”

越王若有所思。

感謝書友中二陣營小鬥士的打賞!

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
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