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

另一邊,公子旺財卻僵在原地,臉色不斷的變換,遲遲沒有動筆。

他剛剛一聽父王讓他評說名滿天下的孟嘗君是否是真的大賢時,便立即從孟嘗君身上聯想到自己身上。

因爲這兩天他的名聲纔是最高的,滿城熱議,世人吹崇···

所有人都在說,他的賢能已經超過了孟嘗君。

能讓父王對孟嘗君有所觸動的,除了他這個與孟嘗君相比的人外,難道還會有其他人嗎?

所以···

公子旺財緩緩地擡了擡有些麻漲的腦袋,看了一眼王位上閉目養神的父王,然後扭了扭僵硬的脖子,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兄長。

此時,他哪能不知道,其實父王的這個問題,不是問孟嘗君是否賢能,而是問他自己是否賢能。

可···如果自己真的賢能,父王根本就不會問。

所以,父王的看法,肯定是我錯了······

這一刻,公子旺財想到了許多許多,並且想着想着,汗水便打溼了衣裳。

良久。

公子旺財拿起案上的筆,然後在紙上寫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寫完,公子旺財立即放下筆,然後見公子彘還在寫,便微微一嘆,接着閉上眼睛,開始自我反省起來。

另一邊,公子彘洋洋灑灑的寫滿一張紙,才停下筆。

放下筆後,公子彘擡頭一看,卻見父王在閉目養神,嫡親長兄正微笑着看着他,而一同參與考覈的兄長也在閉目養神。

見此,他以爲衆人都在等他寫完,便拱手行禮道:“父王,兒臣已經寫完了。”

此時,公子旺財一聽到公子彘的聲音,立即跟着道:“父王,兒臣也完成了。”

熊槐一聽到聲音,立即睜開眼睛,然後對太子橫道:“太子,將他們的文章呈給寡人。”

“是,父王。”

太子橫應了一聲,然後走過去收走二人的感想,並上呈於王案。

而後,熊槐正了正衣襟,率先拿起公子旺財的答案,一掃而過後,將紙張傳給站在一旁的太子橫,問道:“太子以爲如何。”

太子橫接過紙張後,立即應道:“父王,書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熊槐聞言看了一眼低頭垂聽的公子旺財,點頭道:“善!”

接着,熊槐拿起公子彘的文章,快速的看了一遍,然後面無表情的傳給太子橫。

太子橫接過公子彘的文章,快速掃過一遍,然後皺起眉頭,接着擡頭看了一眼正緊張的看着他的公子彘,而後又將文章細細品讀了一遍。

看完,太子橫卻是輕輕一嘆。

剛剛他本以爲,父王以孟嘗君爲題說事,這是爲了驚醒旺財不要驕傲忘形。而之所以拉上弟彘,是爲了湊數,也是爲了給旺財留點面子。

至於把自己拉上,也是提醒自己,自己身爲長兄太子,見到弟弟有錯,也要加以提醒。

但此刻,他看了弟彘的文章,他才發現,好像孟嘗君真是一個混賬,而齊王地也好像不怎麼賢明。

從弟彘的文章裡,他發現自己對齊王地與孟嘗君田文的認識變模糊了。

想着,太子橫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後雙手輕輕的將公子彘的文章放在王案上。

此時,熊槐看到太子眼中的懷疑,心知他這一次肯定是被他弟弟的文章給動搖了。

容易動搖,這一直都是太子橫的大缺陷。

心中雖然失望,但依舊面無表情的問道:“太子,如何!”

太子橫聞言,搖頭道:“弟彘的文章,似乎見解獨到,發人深省,還請父王點評!”

熊槐面無表情的看了太子橫一眼,然後點了點頭。

接着,熊槐將目光轉向公子彘:“子彘,到中間來。”

公子彘聞言,立即從席上起身,然後走到大殿中間站立。

此時,熊槐看着公子彘道:“子彘,你的文章爲父也看了,你以李克論相的觀點以及管子論人的角度,論說孟嘗君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相邦,甚至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大賢,而是一個欺世盜名之人。

那寡人問你,孟嘗君以禮賢下士聞名天下多年,天下如魏子、駢子等大賢多有歸之。當年孟嘗君當任魏相時,賢能之士紛紛聚集於魏,魏國以強。後孟嘗君當任齊相,賢能之士有聚集於齊,齊國以勝。

使其居一地,則賢者聚,國家以強,如此人物,都不算賢良之士,那你以爲什麼人才算賢嗎?”

公子彘聽到自己父王質疑,面上不顯絲毫急迫,微微一拱手,面色從容的用略顯稚嫩的聲音應道:“父王說孟嘗君禮賢下士,這的確是這樣,父王說天下賢士多有歸之,這也是真的。

可是,孟嘗君在齊魏兩國爲相多年,賢能之士紛紛聚集在他身邊,而他卻從未向齊王魏王推薦這些賢良之士。

那些聚集在他身邊的人,一般人以及有一些才能的人,全都被他攬爲門客。真正的大賢,他又厚幣待之,與之爲友,卻從不推薦給君王。

而他推薦給齊王魏王的人,卻全都與他交好的兩國門第顯赫的宗親貴族,並貶斥那些與他不合的宗親貴族。

如此,若是孟嘗君不能識人,這就是他有眼無珠,虛有其名,若是孟嘗君能識別大賢,而不推薦給君王,這就是他作爲臣子不忠。

一個要麼虛有其名,要麼不忠君王的人,怎麼配得上賢良之士的美名。”

熊槐聞言,快速的瞥了一眼在一側旁聽的公子旺財,點頭道:“子彘你說的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孟嘗君真是這樣,那爲何天下人都在傳說他的美名呢。”

公子彘聞言,張了張嘴巴,然後飛快的看了一眼四兄旺財,接着便閉口不言。

熊槐見狀,不悅道:“在爲父面前,在你兩位兄長面前,你難道還用害怕說錯嗎?即便你說錯了,也沒關係,爲父以及你兩位兄長會指正你的。

有了錯誤,而旁人能及時指正,這難道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

公子旺財一聽,立即拱手道:“父王教訓的是,非吾而當者,當賀!”

說罷,公子旺財轉頭看向公子彘道:“彘,你儘管說便是,說得對,這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公子彘聞言,點了點頭,然後拱手道:“父王,兒臣曾聽說,齊相鄒忌上書齊王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孟嘗君門客數以千計,與他交好的大賢爲數衆多,受其恩惠的宗室貴族不在少數。由此觀之,其美名傳於天下,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
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