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

另一邊,桓臧率領五千餘士卒一路急趕,終於在下午時分殺到鄖縣外。

鄖縣原本有一千士卒,但是大戰爆發後,被都慰趙平調走了五百人,故而因爲縣中兵力不足,這纔不得已徵召民夫運糧,並用一屯士卒押運。

以致於此時楚軍壓境,城中卻只有四百多人防守,若是隻是震懾城中楚人,那倒勉強夠了。但是,此刻楚人大軍壓境,城牆上的秦人全都戰戰兢兢,面無血色。

“楚人殺至,且爲之奈何?”城牆上,縣令看着城外正準備攻城的楚軍,聲音有些顫抖的向縣尉問道。

縣尉嚥了咽口水:“我等堅守城池,若是城中百姓不反,還可堅守待援,請郡守從鄖關派出援軍。若是城中···”

剩下的話縣尉沒有,但是縣令已然明白。

縣令回頭向城中看了一眼,然後長長一嘆,秦國這才佔領上庸多久,城中百姓全都心向楚國,此時要想城中百姓安心做秦國的百姓,這怎麼可能。

就在縣令縣尉在城牆上長吁短嘆的時候,城外的桓臧已經準備就緒。

桓臧劍鋒向鄖縣一指:“擂鼓,攻城!”

⊙Tтkд n⊙¢○

而後,伴隨着戰鼓聲,前面的楚軍立即在將領的驅使下,拿着梯子向鄖縣殺去。

城牆上,縣尉見楚軍殺來,毫不示弱地大喊:“殺敵!”

只是,兩百士卒散佈一百五多丈的城牆上,大部分的士卒都沒有聽到縣尉的大喊,應着了了,卻顯得秦軍格外勢弱。

與此同時,城中楚人聽到戰鼓聲,紛紛側耳傾聽。

雖然城中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此時是何人攻城,但是,上庸之地,不用想也知道,攻城的肯定是楚人。

想到這,不少楚人便小心翼翼的向門外窺去。

而此時,早就得到消息的楚國富戶,一聽到戰鼓聲,頓時大喜過望。

楚軍殺回來了。

接着,又聽見城北傳來陣陣廝殺聲,顯示楚軍已經攻城了。

至此,城中的富戶便不再等待,立即帶着家僕出門而去。

此時,街道上巡邏的秦軍士卒已經全都被拉到城牆上防守。

楚人從家中出來,見街上無人防守,立即就有人大喊:“去北門,迎接楚軍進城。”

很快,六七家富戶二百多丁壯,便不約而同地殺到北門。

此時,衆人見北門門洞處只有二十多個秦軍士卒防守,立即士氣大振。

“殺!”

城牆上,此時縣令與縣尉聽着城中百姓的大喊聲,全都露出絕望之色。

接着二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直接轉身就走。

縣令縣尉率先逃亡後,城牆上的秦軍見狀,也不再抵抗,紛紛跟着逃亡。

城外,桓臧見城池已破,又看了看天色,卻見日頭已經開始偏西,此時率軍殺到鄖關外,今日已經來不及了。

“冬天的白天總是短一些。”桓臧輕輕一嘆,然後下令道:“傳令,前鋒五百人入城,其他人立即在城外休整。”

說着,便帶着軍隊向鄖縣而去。

而後桓臧帶着楚軍長驅直入,一路暢通無阻的殺到縣令府。

桓臧進入府中沒多久,一個士卒來報:

“報,將軍,我軍已經控制縣中府庫。”

“將軍,我軍已經控制四門。”

“將軍,我軍已經肅清城中秦人。”

很快,城中各處消息傳來,鄖縣再次回到楚國手中。

接着,待城中稍稍穩定下來,桓臧立即下令:

“傳令,立即徵召百姓,全城丁壯全部整編入伍,凡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者,編入軍隊,其他十四歲以上者,全都安排守城。”

“諾!”

“傳令,打開武庫,向百姓發放武器。”

“諾。”

“傳令,立即派人去鄖關外通知柱國,就說鄖縣已下,明日本將會全力從鄖關之後攻擊秦軍後陣。”

“諾。”

“傳令,讓城中響應我軍的楚人前來見本將。”

“諾!”

不多時,方纔起事接應的七個楚人快步來到桓臧戰車前,齊聲道:“拜見將軍。”

“免禮!”桓臧點了點頭,然後看着衆人道:“諸位國事艱難,如今柱國還在鄖關之外,本將欲盡起城中丁壯,以接應柱國進入上庸。只是,在下初來,對鄖縣之事不熟,故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對城中的百姓稍稍安撫一二。事成之後,在下一定向柱國爲諸位請功。”

七人大喜,齊聲道:“願爲將軍效力。”

“好!”

就在鄖縣正緊張的將百姓編制入伍的時候,一個信使快馬從西面趕來,接着來到桓臧跟前稟報道:“桓將軍,在下奉上庸刺史之命,特來告知將軍,方纔長利縣楚人暴動,如今城中楚人已經驅逐秦人。

刺史說,他已在長利縣中徵召百姓,明日就會率領城中丁壯前往鄖關,還請將軍放心。”

“好!”桓臧大喜過望。

鄖關西部的上庸五縣,鄖縣長利縣位於北部,而房縣上庸武陵三縣全在南部。如今北部兩縣全都被楚國收復,可以說,這次攻略上庸的戰事已經成功了一半,只要明日攻克鄖關,楚國大軍全部進入上庸,那麼上庸之戰大局已定。

想着,桓臧便笑着應道:“好,有勞閣下恢復刺史,就說明日本將會先去鄖關,請刺史做本將後援。”

“諾。”信使應聲而去。

接着,桓臧再次吩咐道:“來人,速速通知柱國,長利已復。”

此時,鄖關中,宋墨對鄖關的慘烈攻防戰全然沒有半點反應,只是瞪着眼前的鄖縣信使,驚恐的怒道:“這怎麼可能,仞山小道有一千大軍防守,楚軍如何能突然我軍防守,突然殺到運限外。”

信使搖頭道:“將軍,仞山的我軍防線肯定已經被破,楚軍五千餘人從北面突然殺到鄖縣,然後鄖縣百姓反叛,城池頓時失守。”

“這···這···”宋墨聞言猛然後退數步,然後難以置信的道:“這怎麼可能。”

說着,想起阻截楚軍水師的軍隊來,臉色在變道:“不好,中計了,昭雎根本就沒打算從水路攻入上庸,他至始至終的目標就是鄖關。”

接着,宋墨身體微微一軟,勉強站立住後,大急道:“如今各縣的士卒全在南方水道阻截楚軍,就算現在我軍已經大勝楚軍,此時派出信使求援,然後等大軍趕到,這一來一回,恐怕最快也要兩日功夫。若是此時大軍正在四處圍剿上庸的山賊,等消息傳達,大軍聚集,再趕來上庸···”

說着,宋墨面無血色。

“不行,時間來不及了,明日楚軍必然會強攻鄖關。而且,現在殺到鄖縣的那一股楚軍遲遲沒有殺到鄖關,想來他們一定是在徵召城中百姓。鄖縣縣城之中有百姓近三千戶,一戶一丁便是三千人,如此明日殺到鄖關外的楚軍就超過八千。

如此,我鄖關還能堅持多久。”

就在宋墨遲疑不決之際,又一個信使跑來:“報將軍,長利縣楚人暴動,我軍不敵,長利縣已經失守了。”

“什麼?”宋墨大恐:“這···這···還有武陵上庸房縣,這三地···”

說着,宋墨立即下定決心:“不行,這鄖關不能呆了!”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