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

情況緊急,這次楚王出行並沒有如同以往的那般大張旗鼓,用軍隊開道,驅散人羣。

因爲楚宮離令尹昭陽的府邸較近,熊槐坐上車,只帶了一隊侍衛就出發了。

來到昭陽的府上,熊槐一下車,就見國老昭魚在旁邊等着自己。

不待昭魚行禮,熊槐開口:“國老不必多禮,現在令尹情況如何。”

昭魚聞言,臉色一沉,一邊在前引路,一邊嘆氣道:“大王,據太醫說,如果令尹安心休養,可能還能支撐一兩日,但是令尹醒來後,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很有可能睡過去後就再也醒不來了,於是不肯喝藥休養,堅持要見大王一面···”

熊槐心中一黯,令尹昭陽這是要交代後事了。

昭魚將熊槐帶到昭陽的臥室時,昭陽的最小的兒子昭靈正在房間外等候,見到楚王到來,立即行禮。

“拜見大王。”

“免禮,令尹如何?”

昭靈嚴重含淚道:“大王,家父正在等候大王來。”

“唉。”熊槐見狀,嘆了一口氣,走了進去。

“大王!”躺在牀上的昭陽聽到外面的動靜,原本目光離散的眼睛,立即重新散發出奪目的光彩。

伸出兩隻手,想要自己坐起來,但是此時昭陽的手,再也無力支撐住他。

想要招喚其他人扶他起來,卻因爲其他聽到楚王的到來,已經拜倒在地,沒有注意到他,只能無奈的躺在牀上。

熊槐越過房間裡的屏風,聽到昭陽喘着粗氣,快步走到牀邊,見到臉色蒼白散發着灰白死色的昭陽。

但是,此時的昭陽,那雙眼睛依然散發着神采。

熊槐知道,這大概就是昭陽最後的迴光返照,不由心中哀痛道:“令尹,寡人來了。”

“大王,老臣已經不行了,但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臣臨走之前,心中有三件事一直放心不下,要向大王進諫。”昭陽用力的喘着氣道。

“令尹請說。”熊槐原本通紅的眼睛,再次感到陣陣刺痛,好像隨時有淚珠流出的樣子。

“大王,這第一件事,就是老臣之後,楚國令尹繼承人的選擇。”

熊槐心中一動,難道除了景鯉,還有其他人選?

“令尹,愛卿之後,誰可爲繼。”

“大王,短時間內,司馬景鯉可以,微臣要說的是景鯉之後。”

“景鯉之後?”

“不錯,我楚國青年人才雖多,但是可以有令尹之才的人,只有三人,分別是昭雎,昭滑,以及屈原。”

“這三個人,論才華,以昭雎爲首,內政用兵外交,都是上上之選,是令尹的不二人選。但是昭雎目前有一個缺陷,那就是親近秦國和張儀,意圖秦楚聯合爭霸天下,這是老臣所憂慮的,也是這幾年來打壓昭雎的原因。”

“而昭滑和屈原,一個精通外交軍事,一個擅長內政外交,都可以作爲令尹的人選。但是人總是複雜的,宗室會變的,所以景鯉之後,令尹的人選,可以根據大王的需要,從這三人中可任選其一”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昭雎和屈原他都已經直接接觸過,都是才華過人。至於昭陽說的昭雎親近秦國,前任的記憶中也有一些印象。

“大王,我楚國的危害,不在於三晉和齊國,只在秦國,對於秦國不可不防,這就是老臣所說的第二件事。”

“老臣死後,請大王務必小心防備秦國,張儀極有可能食言而肥,伺機攻打楚國。”

“令尹,這是爲何?”

熊槐感到奇怪,先前昭陽可是對秦國割出巴國,抱有極大的信心的,怎麼臨死之前改變改變看法了呢。

“大王可曾記得老臣昔日曾經向先王舉薦張儀一事?”

“舉薦張儀???”

熊槐微微一怔,好一會兒才從前任的記憶深處回想起來。

沒錯,曾經很久以前,昭陽曾經向前任的父親楚威王舉薦過張儀,但是被楚威王拒絕了。原因就是張儀道德敗壞。

至於張儀道德敗壞的原因,也和昭陽有關。

昔日昭陽曾經在跟隨楚威王攻打齊威王時,立下赫赫戰功,事後,楚威王爲了獎勵昭陽的戰功,將楚國的瑰寶和氏璧賜給昭陽,昭陽爲此大宴賓客,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觀賞。

萬萬沒想到的是和氏璧在宴會中被人偷了。

當時和昭陽接觸過的人,只有張儀是外國人,而且身無官職,於是賓客們紛紛指責是張儀偷得和氏璧,爲此還毆打了他一頓。

對於昭陽盜璧的事情,昭陽是不信的,否則僅憑大家的一個懷疑,當時還是一個白身的張儀,就可以被楚國的那些貴族炮製上百次,更別說能立即釋放回到家中了。

雖然衆人毆打張儀的行動,很快就被昭陽阻止了,但是張儀道德有虧的名聲,還是被宴會中的其他熱傳來出去。

很快,張儀的盜璧的消息就傳到了楚威王耳中,被楚威王所得知。

其後,昭陽數次向楚王舉薦張儀,但是張儀都沒有獲得楚王的任用。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蘇秦在趙國拜相的消息傳來,不久張儀就得到蘇秦的邀請,請他共同輔佐趙王,張儀知道後,眼看自己在楚國毫無出頭之日,就前往趙國投奔蘇秦。

張儀經蘇秦支持,很快就在秦國獲得重用,而張儀在秦國的一貫策略,那就是親魏善楚,如果說親魏氏和張儀本人是魏國人有關係,那麼善楚,一方面是因爲楚國本身的強大,另一方面就和昭陽有關,昭陽是第一個對張儀賞識的人。

“大王,老臣因爲和張儀有些交情,相識也有數十年了,瞭解張儀,張儀或許爲了秦國而對其他國家多有欺騙,但是,就他本人而言,還是知恩圖報的。”

“無論是老臣,亦或者是昔日對他有恩的蘇秦,他都信守了自己的諾言,蘇秦在趙,張儀就從來沒有慫恿秦國攻打趙國,老臣在楚,張儀也沒有慫恿秦國進攻楚國。”

“如果一旦老臣死去的消息傳到秦國,那麼張儀的態度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大的變化,所以對秦國和張儀,大王一定要小心。”

“還有,大將軍屈匄入巴一事,需要大王立即停止,秦國不出兵攻打齊國,那麼我們楚國就一定不可以先攻打巴國,以免分兵後,秦軍突然偷襲我楚國的漢中。”

“好,令尹放心,寡人記下了。”熊槐點了點頭,即便昭陽不說,他也知道最後是秦國一統天下,秦國始終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
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