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

羣臣聞言,自然不能說吳國攻打楚國的時候,與現在完全不同。

上次是復仇,針對的是整個楚國。

吳楚兩國的仇恨,可謂仇深似海,吳王闔閭的親父被楚人所殺,他篡位後的堂兄弟叛逃楚國,在楚國的支持下意圖復國,伍子胥更是與楚王有滅族之仇。

更何況,除了仇恨,吳國本身的國力也比不上楚國。

而這一次,各國一開始就是以楚王爲目標的。

所以說,這兩者的情況截然不同。

只是,羣臣雖然都知道,當時他們是出於什麼,纔會做出那種事情。但是,無論哪種理由,全都說不出口。

於是,羣臣只得長拜請罪道:“臣等死罪!”

殿中稍稍輕鬆的氣氛,隨着楚王的聲淚俱下,再次凝固起來。

熊槐見狀,自顧自道:“這兩日來,寡人時刻都在反思,楚國出現這種情況,莫非是寡人德行不夠,故而羣臣這才棄寡人而去。莫非寡人真是如同各國所說,是殘暴不仁的暴君,故而羣臣這纔不願與寡人共患難。

不知諸卿以爲寡人哪裡做的不對,竟以至於出現這種情況。”

羣臣聞言頓時一滯。

此時,上官大夫拱手拜道:“大王英明神武,所做的決定自然是對的。而且,大王多次免除各地稅負,並且推廣麥米,增加百姓財富。對國人來說,可謂仁矣,孰能說大王不仁呢!

故,臣以爲,殘暴不仁之事,純屬他國污衊,請大王不必在意。國中羣臣百姓皆知大王之仁,願爲大王死戰到底,故而才能在堅守一年有餘的情況下,憤而反擊,一舉擊退六國。

這就說明,大王不僅不是暴君,而且還是商湯周武一般的仁義之君,故而才能萬衆一心。”

熊槐聞言臉色稍稍緩和,悲傷之意稍解。

左成見上官大夫已經說動楚王,立即附和道:“大王,上古大賢制定肉刑以懲戒百姓,自上古以降,三千年有餘矣。

這三千年來,縱使出現了商湯周武這樣的仁義之君,也不曾改變這一刑罰。現在,大王推己及人,一舉廢除了這種暴行,以給百姓改過之機。

依臣之見,即便商湯周武比之大王也稍有不如,大王之仁,足以與上古的羲皇地皇比肩,當今千年以降,無有與大王並論者。”

說着,左成感動的淚流滿面:“臣能做大王的臣民,臣深感幸焉!死而無憾矣!”

羣臣看着左成,頓時目瞪口呆,心中暗罵:阿諛諂媚的無恥小人。

愣了愣,這才異口同聲的道:“能做大王之臣,臣等榮幸之至!”

熊槐聞言,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頓了頓,似乎想起什麼,又搖了搖頭:“羣臣不必安慰寡人,寡人自知比之羲皇地皇還要有所不如。但是,寡人自以爲治理楚國二十多年,可謂盡心盡力矣。

可是,如果這個問題不是出在寡人身上,那麼衆多大臣私通敵國的事情,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羣臣聞言,頓時一滯,然後眼睛餘光若有若無的瞥向竟陵君他們。

這個問題還得問他們!

竟陵君等人見狀頓時大恐。

不對啊!

剛剛不是已經對他們進行處罰了嗎?

怎麼大王又提起這件事?

難道方纔的懲罰還不夠,難道楚王還要進行在同一件罪行上,進行第二次懲處。

難道這還沒完沒了了嗎?

想着,竟陵君等人立即再拜道:“臣等死罪!”

熊槐見狀,面無表情的道:“爾等自然有罪,但是刑不再罰,既然方纔已經對你們進行懲處,那麼寡人就不會在進行第二次治罪。”

說完,熊槐眼中露出疑惑:“寡人想要知道的是,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楚國面對危機的時候,再次出現這種情況?”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爲之一靜,一時間,無人敢貿然答話。

因爲楚王的這個問題,所涉及的地方太多太大。

不僅關乎地方的權力核心,同時也關乎人心。

封君,縣尹,這些掌握地方所有軍政財權的一地之長,他們控制不了。而人心上,他們更加控制不了。

熊槐見無人應答,並沒有意外,這種事情,他本來也沒有之望封君乃至朝中的那些大臣能回答。

這個答案,他知道會有人回答。

果然,大殿中沉默了一陣後,屈原從羣臣中出列,拱手應道:

“大王,臣以爲之所以會出現外敵入侵,各地見大勢不妙,便紛紛左右搖擺,首鼠兩端。全是因爲封君以及縣尹掌握着使所有的地方權力,權勢太重。

各縣的大小官吏,全都是由縣尹任命,由縣尹的賓客門人充當,這些人本來就全都以縣尹馬首是瞻,無法違背縣尹的意志。而各地封君更是如此,地方官吏全都由門客子弟充當。

故而,一旦縣尹與封君有不當之處,導致無人能對他們進行勸諫。”

說着,屈原頓了頓,一字一頓的道:“大王,要想防止再次發生上次的事情,那就要限制地方封君與縣尹的權力,派出大臣輔佐他們,在關鍵時候,能勸諫他們,能阻止他們步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屈原一說完,羣臣頓時全都爲之色變。

這屈原怎麼敢說,怎麼敢在大庭廣衆之下如此說。

若是楚王真的被屈原所蠱惑,那楚國必然陷入大亂之中。

封君本來勢力就很大,地方所有的權力都在他們的控制之中。而縣尹則是一個縮小版的封君,除了沒有繼承權,並且是被楚王任命的以外,他們的權力也不比封君小。尤其是那些邊疆的大縣尹或者郡守,一旦立下大功,還可以直接升任司馬乃至令尹。

封君、縣尹,這兩股力量混在一起,一個不好,足以顛覆整個楚國。

此時,上官大夫看着殿中一副視死如歸模樣的屈原,心中浮現出一抹冷笑。

收回地方權力,是那麼好收的嗎?

各縣的權力也就罷了,雖然困難,但是多換幾任縣尹,權力就收回來了。

而封君哪裡···

屈原如此大膽,連縣尹都不放過,這次更是與全國勳貴爲敵,他絕對死定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