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

ps:今天一早起來發現本書被《春秋我爲王》、《戰國明月》的作者七月推薦,這是一位寫春秋戰國時代的大神,無論是之前的《春秋我爲王》,還是現在的《戰國明月》都是難得佳作,得到大神的推薦,激動莫名,感謝中!

-------

昭滑搖頭道:“大王,雖然楚國困頓,但是楚國在東方的軍隊依舊沒有撤離,唐昧在廣陵,景翠在宋,顯然楚國因爲被秦國偷襲的教訓,已經對越國有極深的戒備了。”

“況且如果大王偷襲楚國,那麼已經承認大王盟主地位的楚國,必然會與大王反目,而日夜期盼援軍到來的趙魏燕三國,也必然會對大王失望,而同大王絕交。而齊國也會因爲大王伐楚,而愈加穩固強大。”

“要是楚國被逼急了,向秦國割地求和,或者與齊國結盟,那越國該如何是好?”

“如此一來,不知大王以爲能成就霸業嗎?”

如果真如昭滑所說,那麼越國就會重新被孤立,如何還能稱霸天下!

越王訕訕道:“依先生之見,我們越國應該如何是好?”

昭滑道:“大王,我們越國應該立即停止與秦國的結盟行動,派人去聲援楚國,然後派人譴責秦國,責備秦國的背信棄義之舉。接着立即出兵齊國,聯合趙魏攻打齊國。趙魏兩國苦等秦楚援軍不至,如果越國的援軍出現在齊國邊界,那麼趙魏兩國必然心生感激,而以大王爲盟主,一旦趙國臣服,那麼燕國自然也會臣服,如此大王就是一動而威服趙魏燕楚四國。”

“如果我們打敗齊國,那麼齊國必然會被削弱,而向大王稱臣求和。而秦楚之戰,無論誰勝誰負,都是兩敗俱傷,到時天下三大強國都被削弱,身爲伐齊盟主的越國,既有趙魏燕楚的名望,也有伐齊的實利,難道還不能成就霸業嗎?”

越王聽到這裡,嚥了咽口水,不斷的點頭。

齊國。

得到秦楚交戰的消息,齊國上下一片歡慶。

之前秦楚聯姻結盟伐齊一事,令齊國上下緊張萬分,齊國已經在考慮重新立下一位親齊派燕王,然後和燕國結盟撤軍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得知秦楚大戰後,齊國立即放棄了重立燕王的打算,將已經在喉嚨裡卡住的燕國重新嚥了下去。

“衆卿,如今秦楚大戰,我們齊國應該怎麼辦?”齊宣王問道。

田盼感嘆道:“大王,秦楚之間矛盾重重,發生大戰只是遲早的事情,只是沒想到秦國會如此瘋狂罷了。”

淳于髡摸着自己的鬍子道:“大王,秦楚大戰對我齊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並沒有徹底改變齊國外部的不利形勢。相反,因爲越國和我們齊國絕交併於楚國講和,而且景翠大軍東移至宋,現在我們齊國依舊處在外交的不利地位,而且情況更加嚴重了。”

齊宣王嘆氣道:“太傅所言甚是,但是秦楚大戰,對齊國來說,卻是一件幸事,我們齊國應該如何借用此事呢。”

淳于髡答道:“大王,如今秦楚分出勝負之前,秦國已經不再對我們齊國造成威脅,而楚國景翠的大軍依舊在宋國邊界,如今楚國態度依舊不明,所以我們齊國需要派人去楚國,重新要求和楚國結盟。”

“如果楚國答應了,那麼齊國自然就高枕無憂,如果楚國不答應,齊國使者前往楚國的消息,也能讓其他國家生疑。”

齊宣王贊同道:“好,再次派人去和楚國結盟。”

田盼道:“大王,如果楚國不同意我們的結盟,那麼我們齊國就需要防備景翠的軍隊和越國一同攻擊我們。”

“如今景翠的軍隊在宋國邊界,向東可以和越國聯合,向北可以和魏國聯合,無論景翠去哪,對我們齊國的濮水淮水防線都是極大的威脅,所以請大王增兵前線。”

齊宣王同意後,問道:“要是景翠的軍隊回去救援屈匄,我們齊國應該如何行動。”

淳于髡笑道:“大王,如果景翠的離去,那麼就是我們齊國的機會,越國久不與中原來往,可以暫時先不理會。而趙魏兩國因爲秦楚大戰被牽制,已經沒有援軍了,屆時我們齊國出兵趙魏其中一國,逼迫一國與我們結盟,那麼天下合縱伐齊的大局就算破了。”

齊宣王臉上露出笑意,問道:“我們攻擊那個國家?”

田盼淳于髡異口同聲道:“魏國。”

田盼向淳于髡示意,請他先說。

淳于髡見狀微微頷首,向齊宣王道:“大王,如今魏國準備與楚國聯姻結盟,而且已經和秦趙韓越結盟。聯盟的國家中,趙韓關係親密,秦韓是盟友,因爲燕公子職的關係,秦趙關係和緩結盟。秦趙韓三國可以看成一派。”

“而越國目前同時與楚魏兩國結盟,卻沒有得到其他幾國的認可,所以楚越兩國也可以看成一派。”

“而將這兩派連在一起的就是魏國,只要魏國和我們齊國結盟,那麼趙國就會被我們包圍,徹底陷入孤立之中,到時只需要一個說客,就可以讓趙國來朝拜大王。魏國趙國投靠我們齊國,那麼哪怕秦楚越聯合在一起,用舉國之力來攻,我們齊國又有何懼。”

田盼接着道:“大王,但若是進攻趙國,哪怕趙國投向我們,魏國依然有援軍,不會輕易投靠我們。而且其他國家極有可能會因爲恐懼而被魏國糾結在一起,一同進攻我們齊國,那麼這又是一場惡戰,勝負難料。”

齊宣王呵呵一笑。

楚國。

經過三天的徵召,郢都迅速召集五萬徵召兵,而且還在繼續徵召。

期間熊槐親自上門,請前令尹國老昭魚出山,並同三閭大夫屈原一起輔助太子橫坐鎮郢都。

兩天後,國中事宜安排妥當後,熊槐親自掛帥,以昭雎爲副,帶着陳軫上官大夫等數位重臣,率領三萬精兵五萬徵召兵共八萬大軍,從郢都出發,前往救援屈匄。

大軍經過鄢城,接收了鄢城的兩萬地方兵,共十萬大軍,逆漢水而上。

秦國偷襲楚國二十二天後,熊槐帶着十二萬舟車勞頓的大軍與昭鼠派出的七萬大軍,成功在漢水丹水交匯處附近會師。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四百章 往燕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四百章 往燕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