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這是金山銀山(補127章一千字)
小手託着“四葉草”仔細端詳一番,顧棠越看越滿意。
捏着小葉片,小心翼翼的放到爐子邊烘乾,薄薄的“葉片”很快便被爐火烘烤成微幹狀態。
顧棠估摸着差不多應該能點燃,便拿出打火機嘗試點燃“四葉草”。
幽藍色的火焰不斷焚燒着“四葉草”,可能是不夠幹,火焰在“葉片”上燒炙了好一會兒纔將其點燃。
將點燃的香,香霧很少,只在四周飄散着。
待稀薄的香霧漸漸變濃、變白,幾息後,開始如瀑布一般,向下垂走,宛如一縷白紗垂下,瞧着甚是喜人。
顧棠伸手在其中穿來穿去,將垂直而下的香霧打散。
看着散開的香霧,她眸光熾熱,眉歡眼笑,起身跑出去喊她爹顧連山。
顧連山將從外面回來,方纔喊醒大兒子後,他去了李家一趟,現掏了十個銅子出來,請了李順子趕牛車送顧來安去馮家莊。
李家人見錢眼開,連緣由都沒問,歡天喜地的收了銅子,說等會便讓李順子趕車來顧家。
這不,他纔將抄手進院,便看到顧棠在他房門前敲門。
“爹在這呢。”顧連山朝西廂那邊喊了一聲,加快腳步回到西廂,一臉稀罕的問顧棠:“爹說讓你早起,可也沒讓你起這般早,這天將將露白。”
“聽到您喊大哥時我便醒了,要是不起再繼續睡的話,我怕睡過了頭,索性起來不睡的好。”
顧棠笑嘻嘻的拉扯着她爹的衣裳,將人往她屋裡推:“給您看樣稀罕物!”
“稀罕物?這一大早的你能有什麼稀罕物?”顧連山很是納悶,這大清早的,哪來的稀罕物?
顧棠不語,只將人推到屋裡,指着爐子那邊讓她爹過去瞧。
順着閨女指的方向看去,顧連山登時僵了身子。
這啥玩意兒!!!
咋燒出來的煙霧是往下飄的?!
他不信邪的擡手揉了揉眼,以爲大早上活見鬼了!
可任憑他將雙眼揉的通紅也無濟於事,那東西的煙霧確實是往下飄的!
“閨、閨女!”顧連山大驚失色的僵着脖子喊顧棠,大手指着四葉草倒流香,語氣顫抖:“你這燒的啥東西?爲何煙霧往下飄!”
“香啊!我製出來的香,您沒聞到?我這屋裡滿是檀香味?”
顧棠深深嗅了一口,四葉草倒流香主要香料是檀香,用的還是系統獎勵的,味道比她在香料鋪買的好。
聞起來,格外的芬芳馥郁,醇厚圓潤。
顧連山也學着閨女的模樣,深深的嗅了幾大口,果然,一股他從未嗅到過的香味鑽進鼻間,沁人肺腑。
看着不斷燃燒的香,他近前仔細打量着,模樣怪怪的,瞧着既像葉子又像花,可就是不像香!
誰家的香長這般模樣?!
關鍵這燃燒的香霧還往下飄?!
顧連山腦子裡突然想起昨兒回來時,閨女拿着一朵花說那玩意兒是香……
扭頭看向閨女,語氣艱難的問道:“這、這玩意兒……就是你昨兒說的香?”
“沒錯,我昨兒說的香就是這個。昨兒的是朵花,今兒的是‘四葉草’,嗯……就是長了四片葉子的草!形態雖然不一樣,但本質都是同一種香。”
顧棠將昨兒燃燒了一點的花拿出來,放在油燈上點燃,隨後將其放在四葉草旁邊,很快,新的一條煙霧瀑布從上而下飄垂下來。
顧連山看得雙眼發直!
這一幕對他來說,屬實是非常震撼。
在他的觀念裡,水往低處流,煙往高處走。可如今,水依舊往低處流,但煙卻也往低處走了!
“這香出自我手,我便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倒流香’。爹,您說好聽不好聽?”顧棠非常不要臉的給自個兒貼金。
顧連山還在觀念被顛覆中回不過神來,聽到顧棠的話,他只下意識的點頭,雙眼依舊直愣愣的盯着香霧看。
“您別隻點頭啊。”顧棠扯了扯她爹的衣袖,“您倒是說句話啊?”
被扯了一把,顧連山終於回過神來,臉上的表情一言難罄:“這香是你那師傅傳給你的?”
顧棠頓了頓,張嘴胡扯道:“這香確實是我師傅給的,只是他老人家傳給我時,這香跟旁的香沒什麼兩樣,點燃後,香霧是往上飄的。
後來我在山裡採藥時,挖到一些可以驅蟲的藥材,便想着加進去做出來留作驅蟲用。
可您也知道,山裡不方便,我做香時,沒按照師傅教的法子來,只胡亂的按照自個兒的喜好來,沒想到竟誤打誤撞做出這種煙霧倒流的香來……”
聽到這話,顧連山沒有欣喜,而是不怎麼相信:“這是你自個兒琢磨出來的?”
顧棠面色如常,衝她爹翻了個白眼:“您說呢?這要不是我自個兒琢磨出來的,難道還是我師傅傳給我的?我師傅生前的日子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他要有這手藝,或將賣方子賣掉、或將手藝教給別人,只這兩樣,哪個不掙個盆滿鉢滿的?還會在這村子裡孤獨終老?”
顧連山心中鬆了口氣。
確實,這香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是誰,但凡有這手藝在手,都不會將這手藝傳給外人的。
只要握着這手藝,那日子過的,定是大富大貴、使奴喚婢!
況且,閨女那師傅有一個遠房侄子,只是早年斷了腿,吃不了這採藥的飯。要是真有這般制香的手藝,定會傳給他那侄子的,哪裡會留給閨女。
這般一算,這香八成還真是他閨女琢磨出來的!
再次打量一番眼前的香,顧連山此時的心境變了。
這不是香,這是金山銀山!
這香也不必費心找買家,只緊着北安城那些讀書人賣!保管有多少他們買多少!
顧連山也讀過幾年書,也跟那些秀才夫子打過交道,旁的他不敢說,只北安城這一帶的讀書人,他們最愛學南邊的那些學子,弄什麼附庸風雅。
學南邊的學子辦詩會,學南邊的學子養花賞花,學南邊的學子品茗弄香。
只要是南邊傳過來的,那指定就是好的!
無他,只因北安城地處北方邊境,地廣物貧,文風雖盛卻不旺,而南邊又是文人聚集地,諸多名家皆是出自南邊,就連每一屆的狀元、榜眼、探花,也是一直被南邊的學子佔據着。
如此一來,怎不叫北安城這邊的學子尊崇南邊的學子?
因此,這香只要一現世,不用他們四處吆喝,只北安城裡的讀書人便能給他們包圓了!
想到這,顧連山換了個臉,對顧棠笑的一臉諂媚:“我閨女果真是穎悟絕倫、心靈手敏!這天底下制香的師傅不知凡幾,竟無一人能悟出此法!可見,那些什麼香道大家都是不做真,比不得我閨女慧心靈性……”
顧棠被她爹這番話誇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要不是她心性堅定,知道自個兒是個什麼東西,沒準還真迷失在她爹的誇誇中!
她搓了搓胳膊,一臉不適的問她爹:“您這都是打哪聽來的酸詞?說的一套接一套,這不知道的,還以爲您是什麼正經讀書人!”
“爹好歹也是度過幾年書的人,夸人的詞還是能說幾個的。”顧連山圍着倒流香轉圈,嘿嘿笑着,笑得見牙不見眼。
顧棠挑眉:“如何?這香可賣得?”
“賣得!賣得!”顧連山樂的直拍大腿。
他湊到顧棠跟前兒,將方纔自個兒心中所想,仔細的說給顧棠聽,末了又詢問她的意見:“爹這打算可還行?”
顧棠沉思了一會兒,從讀書人身上下手確實是最好的一條路。
讀書人是他們目前能接觸到的最好的一批人,畢竟,能讀的起書的人,大多數家境都不會太過貧苦,有錢人佔大多數。
而越是有錢便越能折騰,在附庸風雅上,個個都捨得砸銀子!
就像他們顧家,養着兩個讀書人,日日嘴上叫着苦,但年年都缺不了大房父子倆讀書的花用。
什麼詩會賞花,又是什麼品茗聞香,顧家雖然置辦不起這些,但顧連升一直託關係往這些聚會裡鑽,每年單是這幾樣,就要砸進去好幾兩銀子。
當然,也有日子過的真苦的讀書人,但這些人數佔比不太多,也不會有心思學什麼附庸風雅。 “行!就按您說的辦。眼下,就等分家了,只要家一分,咱們就開工!”顧棠拍板定了這事。
得到閨女的肯定,顧連山幹勁十足,一面讓閨女將香滅了,一面朝外走,看大兒子起來沒,趕緊將馮家人接過來,千萬千萬不要耽擱他分家發財的路!
顧來安打着哈欠將起,顧連山此時心情正好,難得一臉笑意的看了他幾眼。
就是這幾眼,讓顧來安渾身一個激靈,睏意瞬間不翼而飛,立馬精神起來。
他許久不曾見到他爹對自個兒笑了,如今猛然見到他爹對自個兒笑,他渾身都發麻,下意識的思索着,是不是他又哪裡惹到了他爹,所以這才怒極反笑,準備好生揍自個兒一頓!
顧來安越想越驚懼,這時,李順子趕着牛車過來了。
“連山兄弟!我那侄兒呢?趕緊讓他出來上車,這到馮家莊可不近,得早些出發才能早些回來……”
聽到李順子的大嗓門,沒等顧連山說話,顧來安狗攆似的撒腿就往院外跑。
顧連山也跟了過去。
等他到院外時,顧來安已經利索的爬到了牛車上坐好,低着頭一言不發,瞧着要多乖便有多乖。
顧連山先是跟李順子寒暄兩句,後又不放心的再次叮囑兒子:“早上我跟你說的那些話可還記得?”
顧來安急忙點頭回話:“記得記得!”
“記得就好,到了你舅姥爺家,就將我說給你聽的那些話,一字不漏的全說給你舅姥爺聽,並請他老來家一趟。記住了,只說我讓你說的,旁的話,不許你說一句!”
顧來安不斷地點頭,不管他爹說什麼他都不敢甩臉子不搭不理。
顧連山沒注意到兒子的不對勁,叮囑完後,便後退幾步,讓李順子趕緊出發,早去早回。
待牛車遠去,顧連山回屋跟顧棠說了一聲,出了院子往村頭去,尋族長去了。
顧棠將熄滅的倒流香全都收起來,又將門窗打開,讓屋裡的檀香味散散。
可誰知,系統出品的檀香香味竟是這般持久,香味飄到廊下,許久都沒散盡。
屋裡也是一樣,一進屋便能聞到十分明顯的檀香味,與方纔比起來,幾乎沒有區別。
顧平安從他爹屋裡出來,伸了個懶腰,鼻間也嗅到了這股香味。
他不知道這香味是什麼,見二姐那邊門窗打開,急忙擡腳過去。
這大冬日的,爲何將門窗全部打開?
將到顧棠屋門口,那股子香味越來越濃。
等他一腳踏進屋裡,香味瞬間將他包裹,猛嗅幾口,感覺渾身都鬆泛下來。
“二姐!這是什麼香味?”
顧棠好笑的瞧了他一眼:“方纔點了些我制的香,味道聞着可好?”
“好極了!可有多的?給爹屋裡也點一些,這味道聞着甚合我意!”
顧棠沒同意:“今兒族長與族老們都要來家,還是不要弄這些招眼的事好。要不是給爹證明我制的香能燒,我也不會這會子點,就這我也怕招眼,剛將門窗打開,將屋裡的味道都散散……”
顧平安心中一凜,差點忘了,今兒族長與族老要來家。
他出去找了一圈,並沒有看到他爹的身影,回到屋裡問顧棠:“爹不在?”
“不在,去村頭尋族長去了。”
“這去的也太早了!”顧平安一臉詫異,外頭天將亮,總不能眼下便將族長請回來吧?
“先請族長,之後還要請族老,族長與族老們指定要事先聚聚商議一番,等他們商議好,再等他們吃過飯,巳時能到咱們家就不錯了。”
確實,這麼一算的話,他爹去的也不算早。
顧棠又道:“先去煮飯吧,今兒早點吃飯。等吃了飯,趁着人都沒來,你跟我一起到村裡問問,看誰家家裡有像樣的菜,不拘是什麼,只要是能端上桌的都行。
還有請人來家做飯的事,我記得村南邊有幾家嬸子做飯最是有模有樣,不說色香味俱全,可吃起來也是數一數二的。咱們早早過去將人訂下,別到時人有事不在家,現找人不好找。”
是這麼個理兒,既要請人,自是要早早過去說定纔是。
顧平安從顧棠屋裡出來,快步往竈房去。
顧來安不在,顧梅不用管,顧平安只需做三人份的飯就行,他掀開竈臺後的大缸,發現裡面的米麪只剩下一頓的量了。
他一臉震驚,昨兒晚上煮飯用的是二姐帶回來的口糧,他壓根就沒打開缸瞧,沒想到今兒一瞧,缸都快空了!
不是,這才幾日的功夫,幾十斤的米麪竟是全被造光了?!
前兒他們去北安城的前,這缸裡的白米有三十斤,麥面有二十斤,大房一家子加上大哥、大姐以及堂屋裡的老爺子,兩日的功夫,將這五十斤的米麪全吃了?
顧平安不太信,想着大房的作風,估摸是偷摸的將米麪拿進了屋裡。
щшш. t t k a n. c ○
昨晚上大房一家都沒人來竈房煮飯,只看到東廂那邊開了扇窗,隱約有青煙從裡面竄出來,一看就知道在屋裡用爐子煮飯。
看着剩下的一點米麪,顧平安心中慶幸了一瞬,幸好前兒走的時候,他二姐說不放心大房,將重要的油鹽搬到了屋裡藏起來。
看看如今,幸好他二姐將油鹽藏了起來,這要是跟米麪一道留在竈房裡,怕也會一個樣,滿罐子的油鹽只剩下一頓的量。
這點兒米麪要是隻做一樣,怕是不夠吃,顧平安乾脆將米麪一道做了,丁點兒不留。
白米就煮粥,麥面便拿來烙餅。
這烙餅的手藝,還是二姐說給自個兒聽,他慢慢摸索出來的,每回做都會有進步。
三個人的飯量不多,顧平安手腳麻利,不多會兒,他們二房的飯便煮好了。
他將鍋蓋蓋嚴實,防止粥變涼,隨後又點起爐子,用瓦罐給堂屋裡的老爺子煮了碗糊糊出來。
他爹說了,往後給老爺子一直吃糊糊。
等糊糊煮好,他爹還沒回來。
顧平安便想自個兒將糊糊端到堂屋去。
將把糊糊舀出來,一旁的顧棠忽然搶下這活計:“爺這會子怕是恨死咱們二房了,你嘴笨,他要是罵你,估摸你也不敢還嘴。還是我去的好,爺對我還是有些顧忌的,就是想發火也不敢太過。”
聽到這話,顧平安腦子裡瞬間閃過他爺發怒時的情景,說實話,他確實有些怵意。
“那你小心些,這糊糊還燙着呢,要是爺使壞往你身上潑,指定會燙壞人的!”
顧棠笑了笑,她防的就是這個。
找了個托盤,將糊糊放進托盤裡端着,顧棠迫不及待的去了堂屋。
顧平安則在竈房裡守着,這家裡到處都是“賊”一個沒瞧好,他做的米粥和烙餅,怕會全都不翼而飛!
顧棠踏進堂屋沒多久便後悔了,尤其是在掀開東間門口的簾子後,濃郁的屎尿味迎面撲來,讓措不及防的她急忙後退,張嘴乾噦了幾聲!
這屋裡是茅坑嗎?!
不對!眼下冬日的茅坑也沒這臭氣熏天!
放下托盤,顧棠一臉扭曲。
寫好忘記修改了,另外,本章補了一千字,訂閱點幣不變,這一千補127章的,蠢作者還欠三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