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

(括號內不收費,這幾章很短,但爲了斷章,見諒)

一萬多精銳騎軍衝鋒過來的同時,曹鼎蛟的炮兵營已經擺好了陣勢,靜靜等着那一線大潮的衝擊。

曹鼎蛟的身材比較高大,比起大部分的炮兵營將士都要高出不少,爲了更爲方便的觀察戰場情況,臨時在炮兵營的後方堆起了一個一丈多高的土墩。

曹鼎蛟披掛一身甲冑,身後繫着一件青色披風,正在深秋的寒風中獵獵翻滾。

前方。

炮兵營的軍士們穿戴着嶄新的紅色鴛鴦戰襖,正在對05型野戰炮進行最後調試,對着炮表調整射角。

再往前。

數千秦兵雖然穿戴着破舊鴛鴦戰襖,卻以一股難以想象的鋼鐵意志,直面策馬狂奔而來的一萬多精銳騎軍。

無一人露出膽怯。

視死如歸。

曹鼎蛟拿着一支西洋千里鏡,面色沉穩的看着前方,眼看一線騎軍大潮的距離越來越近,國字臉上竟是露出了一絲笑意。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當今天下是個明眼人都能瞧出來闖賊擁有足夠碾壓潼關衛的二十萬大軍,闖賊勢不可擋了。

闖賊的大王們這麼認爲,陝西的鄉紳這麼認爲,東林黨這麼認爲,就連崇禎和軍頭們也會這麼認爲。

曹鼎蛟在過來的一路上把闖賊的邸報看了十幾遍,很知彼。

卻不這麼認爲。

因爲他更知己。

一句步炮協同說起來容易,想要真正做到涉及很多條件。

首先就需要一批標準化的火炮,標準化又涉及到千分尺、遊標卡尺等精準測量工具,以及大量的熟工,還有機械打磨機。

機械打磨機又需要蒸汽車間,蒸汽機,高碳鋼等等先決條件。

正是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一個個工業化環節,直到今天才有了標準化火炮,少了一個環節都會讓標準化成爲一個空想。

完成這麼多複雜的工業化進程,纔有了標準化火炮,接下來還需要一批精通炮表的炮兵。

炮兵的操練,又涉及到主將的治軍能力,有沒有那個財力去長時間消耗大量銀子培養炮兵,解決炮兵們的後顧之憂等等問題。

一位名將的誕生和一套新式戰術的形成,不是一個兩個人所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階級努力的結果。

曹鼎蛟正是背靠朱舜這些年來的工業化紅利,才能一步一步的搭建成了步炮協同戰術。

難道工業派這些年努力的心血結果,不足以抹平雙方的差距?

曹鼎蛟緩緩放下了手裡的西洋千里鏡,只用眼睛注視地平線上奔涌過來的黑色大潮。

“距離1.5裡!”

“風速4級!”

“溫度低!”

耳邊不停的傳來總旗把總們的呼喝,一道道指令從已經培養出戰術素養的總旗把總嘴裡喊出,指揮每一門05型野戰炮的小旗們。

小旗們根據總旗把總們的吩咐,傳達到每一名炮兵的耳朵裡,炮兵們不停的對05型野戰炮進行最後的調試。

經過大筆銀子的餵養,炮兵們早就對這一切爛熟於胸,熟練的完成各自負責的部分,查看炮表、調整射角、放入銃規等等。

就像一個個齒輪進行着精密的運轉,完成各自的部件,這些部件最終讓一個龐大的機械啓動。

一里。

九百米。

八百米。

七百米。

就在一線騎兵大潮涌到距離秦兵只有七百米的時候。

大明產生了足夠讓歷史定格的一刻。

一座土墩上。

一位青袍將軍。

一馬平川的大地上。

說出一句很普通的命令。

“開炮。”

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
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