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

朱舜只用了一句話,便打消了太子朱慈烺的顧慮:“顧炎武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接觸過毛概思想了,現在已經成爲毛概思想的崇拜者了。”

聽到顧炎武也是毛概的崇拜者,太子朱慈烺臉上的憂愁瞬間就沒了,心裡也對顧炎武這個人沒有了任何的戒備:“原來顧炎武也拜讀過毛概思想,難怪先生這麼看重他。”

“既然他也是毛概思想的崇拜者,把這個土改發源地交給他治理,也就放心了。”

何止是放心了,即便是沒有任何的接觸,甚至都沒見過一面,太子朱慈烺在心裡已經下了一個決定。

把這個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要的土改發源地,全權交給了顧炎武,還不會有半點的指手畫腳。

土改這件事刻不容緩,太子朱慈烺說話的語速放快了一些:“先生,什麼時候請顧炎武過來。”

朱舜不知道太子朱慈烺此時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不過聽到這一個請字,明白了太子朱慈烺此時的心思。

認可了顧炎武。

顧炎武的才幹還沒有顯露,畢竟他還很年輕,沒有達到下半輩子的高度。

別人不知道這個寒門出身的顧炎武,有多少才幹,朱舜比誰都清楚埋在幾兩銀子一副贗品堆裡的顧炎武,是一副真正的《蘭亭集序》。

才學在明末所有的讀書人裡毫無疑問是最頂尖的,畢竟他可是和黃宗羲並列爲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朱舜平靜的說道:“不用請,顧炎武這兩天就會過來。”

太子朱慈烺也沒有多問一句,已經習慣了先生高瞻遠矚的他,以爲先生又在爲他保駕護航的安排好了一切。

確實已經安排好了。

早在幾天前,三叔朱壽派遣一名親隨過來找他要半本毛概,朱舜就給顧炎武傳遞了一個消息。

想要半本的毛概思想也可以,那就前往密雲縣擔任知縣,還是沒有任何本地鄉紳幫助治理的知縣。

本地鄉紳就算是想幫,也有心無力了,全在地裡躺着,連塊墳地都沒有。

只要顧炎武能證明他的能力,徹底穩固密雲縣這塊土改發源地,別說是半本毛概思想,就是給他全本的毛概思想也是可以。

作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顧炎武,對於毛概思想的癡迷程度已經達到了正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不正常的人也想象不到。

就像是一個在黑暗中行走了很多年的人,突然看到了一束亮光就在前方。

雖然只是一束,卻足夠讓他極度渴望的奔向那束亮光。

已經把毛概思想前前後後讀了不下於三四十遍的顧炎武,已經到了朝聞道夕可死的地步,哪裡會放過這一次得到全本毛概思想的機會。

顧炎武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後,繞是以他的平和心緒,還是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這讓當時站在旁邊的三叔朱壽吃了一驚,顧炎武給他當師爺也有一段時間了,從來沒見過他露出過這種表情。

顧炎武一個只是粗通馬術的讀書人,立即騎上了一批最快的遼東大馬,還是一匹烈馬。

用不亞於桂王世子的速度趕到了密雲縣,見到了正在那座小湖邊等着他的朱舜和太子朱慈烺。

顧炎武雖然滿臉的疲憊,雙眼卻從來沒像今天這樣這麼的精光熠熠,就像黑夜裡的星漢燦爛。

那麼的有神。

也是那麼的充滿執着。

顧炎武知道那位穿着監察御史官服的官員,就是大明未來的天子太子朱慈烺,已經顧不上整理衣冠了,失禮的小跑過去:“草民顧炎武拜見太子殿下,拜見工業侯。”

朱舜輕輕點了點頭,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又見到了一位,也算是見證了歷史。

但他也只是輕輕點頭,並沒有流露出太大的異樣情緒。

在顧炎武看來十分的合理,畢竟兩人身份有很大的懸殊,對方是高高在上的工業侯,而他只不過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讀書人罷了。

太子朱慈烺的表情早就有些讓顧炎武看不懂,笑吟吟的打量着他,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在打量未過門的太子妃。

顧炎武從太子朱慈烺的眼睛裡,見到了一種從未體會過的情緒,也是他最想看到的一種情緒。

認同。

只是見了一面,雙方都沒有說話,便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的強烈程度,已經超過了背井離鄉多年,終於回到家鄉的那種歸屬感。

甚至已經超過了普通的血脈關係,達到了子女和父母,弟子和先生之間的那種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強烈程度是一樣,又有很大的不同。

太子朱慈烺走過去,握住了顧炎武的雙手,只說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落到顧炎武的耳朵裡,是他在大明第已次聽到,也是大明讀書人從來不知道的一個新詞。

顧炎武卻沒感到一絲陌生感,反而是讓他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同志。”

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
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