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

“哈哈。”

站在攔河大壩上的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忍不住放聲大笑了起來,心想東林黨和晉商還真是會找時候。

早不囤貨居奇,晚不囤貨居奇,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囤貨居奇。

自己又往銃口上撞。

閻應元從太子朱慈烺手裡接過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卻是一本正經的說了一句很煞風景的話:“沒有密雲水庫,東林黨和晉商的計策堪稱萬無一失。”

“說一句滴水漏不漏也不爲過,這裡面的環環相扣,確實封死了咱們所有的退路。”

“東林黨和晉商已經把官倉裡所有的糧食倒賣一空了,接着又以山海關的名義從宋家磨坊買走了所有的土豆麪粉,就絕了咱們的所有後手。”

“市面上也不是沒有其他的糧食,但是以工業派和東林黨的敵對關係,這些官僚鄉紳永遠也不可能雪中送炭的賣給咱們糧食。”

“只會落井下石,甚至是趁人之危的一起踩工業派一腳。”

“一旦旱災嚴重了,肯定會缺糧,沒有糧食老百姓就會餓死,密雲縣的土改也就成了一場空。”

閻應元的脾氣就是這樣,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本正經,脾氣耿直的連太子朱慈烺有時候都有些頭大。

但此時此刻,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看到他臉上一本正經,差點沒把鼻涕噴出來。

確實就像閻應元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密雲水庫的話,這一次的土改就會以失敗而告終。

可惜東林黨和晉商時運不濟,趕在了這個節骨眼,不論囤積再多的糧食也會砸在手裡了。

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等人樂呵,又不免爲東林黨和晉商默哀了幾句,碰到了工業侯朱舜這麼個對手。

這個結果沒有半點運氣,全都是朱舜一步步安排的計劃太過緊密了,剛剛完成土改,就把密雲水庫修建好了。

朱舜看到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等人的眼神,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笑而不語。

籌劃密雲縣的土改以前,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畢竟以朱舜喜歡把任何事做到盡善盡美的脾性。

無論走哪一步以前,都會把任何會發生的意外逐條羅列出來,進行縝密的分析。

根據那些所能發生的意外,一條一條的安排後手,直到把所有意外消除。

這麼做有一個極大的弊端,就是太費心神了,很有可能因爲過勞而死。

諸葛亮就是這麼死的,總是把每一條計策都算計得盡善盡美,這才讓蜀漢丞相累死了。

隨着勢力越來越大,計策鋪開的面也越來越大,朱舜逐漸感到心力負擔也大了。

不過,朱舜可不會把自己累死,戰略處的黃宗羲、宋應升、曹文耀可都是難得的戰略大才。

戰略處也是朱舜給自己成立的一個戰略參謀部,這個時候不用,放在那裡就是浪費,

朱舜只是把控大的方向,剩下的很多細碎方面,全都交給戰略出的幾位大材了。

這樣一來,每一條計策依舊保持着以前那般的盡善盡美,並且輕鬆了太多。

朱舜等到太子朱慈烺等人全部看完了書信,先一步走下了攔河大壩:“走吧,好好看着東林黨和晉商這一次利用大旱是怎麼坑咱們的。”

“哈哈。”“哈哈。”

太子朱慈烺顧炎武等人又是忍不住放聲大笑了起來,臉上全都是露出了玩味。

以前沒感覺,現在突然感覺到,等着東林黨和晉商自以爲是的以爲能夠幹倒工業派,竟然是這麼的有意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順天府果然發生了旱情。

但今年有些奇怪的是,其他的官僚鄉紳都在用高價賣出手裡囤積的糧食,作爲四大晉商之一的王家卻遲遲沒有動靜。

王家不是沒有動靜,而是在等一個契機,等到密雲縣的老百姓因爲沒有糧食全部都餓死了,纔會賣出手裡囤積的大批糧食。

畢竟密雲縣老百姓的死活,不僅關係到東林黨能否擊垮太子朱慈烺和工業派,還關係着晉商能不能把密雲縣的這條商道搶回來。

密雲縣現如今牽扯着工業派、東林黨、晉商三方的利益,自然就吸引了東林黨和晉商的所有注意,每天都會派遣不少的家丁去密雲縣盯着,隨時彙報密雲縣的情況。

爲了方便排水,朱舜在密雲縣安裝了一臺蒸汽機,因爲旱情的到來正從大河裡源源不斷的抽取河水,灌溉密雲縣的土地。

家丁們早就把這一點彙報了上去,這也是朱舜想讓他們知道的,面對旱情如果不做出來應對的話,東林黨和晉商一定懷疑這裡面有蹊蹺。

至於密雲水庫,曹鼎蛟早就在密雲水庫建成以後,以練兵的名義調遣了一千名邊軍,駐紮在距離密雲水庫幾裡外的地方,嚴密的把密雲水庫給防守了起來。

不允許任何人接近密雲水庫,剛開始還有幾名家丁想要看看曹家軍練兵的後方是什麼,不過全都被曹鼎蛟以擅闖軍營的名義拿下了,並且砍下了人頭就擺在官道上。

這下可把那些家丁們給嚇壞了,再也沒有人敢靠近曹鼎蛟的軍營半步,就連密雲縣的北方都沒有人敢去了。

這一點早在東林黨和晉商的預料之內都好,也明白曹鼎蛟的意圖,爲何守在那裡。

他這哪裡是在練兵,分明是爲了封鎖密雲縣的商道,不讓一支晉商馬幫通過那裡,給大清國運送各種貨物。

掉腦袋的就有王家一名家丁,王大宇得知自己的親隨被曹鼎蛟砍了腦袋,沒有半點的惱怒。

等旱情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有他曹鼎蛟前往王家求他的時候,王家可是掌握了順天府所有官倉的糧食。

古北口駐紮了那麼多邊軍,只有他王大宇才能救活古北口所有的官兵,其他誰都不行。

曹鼎蛟不是愛兵如子嗎,到時候有曹鼎蛟求王家的時候,不求的話就等着古北口所有的邊軍全都餓死。

王大宇這段時間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好,好到每天都是哼着小曲一臉的樂呵,一直樂呵到夏天。

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
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