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

土豆的推廣有兩大難題,一是地方鄉紳的阻撓,鄉紳之所以叫做鄉紳,那是因爲在鄉間的聲望很高。

再高也高不過做出一樁樁善舉的宋家,在宋老太爺和朱舜面前,那些鄉紳的聲望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無論怎麼教唆鄉民,很少有人聽他們的。

第二就是鄉民們不配合種植,出於對土豆的不瞭解,剛開始推廣的時候確實遭到了牴觸。

不過當鄉民們聽說是宋老太爺和朱先生的要求,咬咬牙就答應了下來,在徐光啓和一些精通種植土豆的人帶領下,種植了土豆。

七月初。

宋老太爺和朱舜在黃村擺下了祭壇,祭祀社神,順天府各個鄉里都派遣了幾名有名望的老者,過來一共祭拜。

今天是土豆收穫的日子,希望土地豐收。

黃村的下田,在村後。

繞過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土豆葉子。

放眼望去。

陽光下。

土地上長着無邊無際的綠葉,宛若一片綠海。

宋老太爺和朱舜等所有人,站在田壟上,看着這無邊無際的綠意,心情莫名的舒服。

對於莊稼人來說,綠意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宋老太爺今日特意換上了一身粗布對襟,扛着一根鋤頭,走進了地理。

捲了捲袖子,彎腰用力鋤地。

很快就刨出了一大串橢圓形狀的東西,顏色與成熟的稻穀差不多。

宋老太爺刨出了第一串土豆,朱舜還有紡織協會的一羣人,笑着走進了田地裡,開始鋤地。

隨着刨出來的土豆越來越多,站在田壟上觀看的老者們,拄着柺杖的枯瘦手掌出現了顫抖。

半柱香過後。

一畝地的土豆全被朱舜等人刨了出來,拿到地頭,清洗掉上面的泥土。

宋老太爺撫須大笑一聲:“過秤。”

兩名壯漢拿來了一杆大秤,秤鉤上掛着一個大筐子,提紐上橫着一根粗木棒。

朱舜等人把大筐子裝滿,兩名壯漢架着粗木棒,把桿秤擡了起來。

“五十一斤。”

稱完一筐子土豆,土豆倒在旁邊,繼續稱量剩下的土豆。

“一百斤。”

“兩百斤。”

“五百斤。”

拄着柺棍的老者們,聽到報賬的人說五百斤,激動的渾身顫抖,種了一輩子的土地,什麼時候這麼豐收過。

“八百斤。”

“一千斤。”

“一千五百斤。”

在聽到一千五百斤的時候,老者們自發的跪在地上,朝着社神祭壇的方向跪拜,感謝社神的保佑,土地可以五穀豐登。

“一千八百斤。”

“兩千斤。”

“兩千一百斤!”

最後一句兩千一百斤落下,白髮蒼蒼的老者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宋老太爺和朱舜沒有欺騙他們。

從此以後,終於能吃飽飯了。

宋老太爺和朱舜把白髮蒼蒼的老者們,一一扶了起來,高興的大笑道:“各位還是趕緊回去,帶領鄉民們收割土豆。”

白髮蒼蒼的老者們趕忙站了起來,拱了拱手,腿腳利索的離開了這裡,甚至有幾位白髮老者跑着離開了。

白髮老者們離開了,一個多月後,黃村又來了一批人。

宋氏麪粉廠前面是一條寬闊的大河,四周空曠,沒有一棵樹木。

後面專門平整出了一片很大的穀場。

土豆經過清洗、打碎、曬乾,最後碾磨成麪粉,一個月的產量,全部堆放在穀場。

崇禎和東林黨來到宋氏麪粉廠前面的穀場。

看見空曠的穀場上,冒出了一堆堆小山,全是裝着土豆麪粉的麻皮口袋。

崇禎坐在鑾駕上,周圍是華麗的儀仗,外圍站着一名名錦衣衛。

以東林黨爲首的官吏們,站在附近。

東林黨看到那小山一樣的麻皮口袋,徹底放心了,裝樣子好歹你裝的像一些,堆放着二三千隻麻皮口袋還有人相信。

穀場上少說也堆放了兩萬以上的麻皮口袋,就算一個裝了一百斤土豆麪粉,兩萬只麻皮口袋就是兩百萬斤。

兩百萬斤?

你當東林黨都是傻子啊,就算是真的有神仙,這麼多的麪粉都能把神仙給砸死了。

劉漢儒本來是站在一堆白鷳補子官服的中間位置,在瞧見了這麼多的麻皮口袋以後。

察言觀色本事了得的官員們,默不作聲的從爲首吏部文選司郎中身邊,走到了劉漢儒身邊。

從未像今天這樣,感受到權利中心滋味的劉漢儒,一時間不禁有些膨脹。

違背官場規矩的走出了正五品郎中的圈子,走進了正三品侍郎這些中樞重臣的圈子。

要是在往常,就算是黨魁的兒子這麼不收規矩,早就被訓斥回去了。

看見劉漢儒走了過去,年邁的侍郎們全是閉口不言,默認了這件事。

過了今天,劉漢儒不僅是東林黨的大紅人,還會坐上僅剩的禮部侍郎,地位上大家是對等的,就默認這位預備侍郎站在了附近。

如果坐不上,這輩子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劉漢儒撫須笑道:“顧侍郎,本官看這裡面裝的應該是泥土。”

顧侍郎瞧了幾眼,就沒有心思繼續看了,依仗過去的經驗,頭頭是道的分析道:“下面的是泥土,上面的是稻草。”

“如果全是泥土的話,太沉了,沒有那多的時間準備。”

兩人的話基本上說出了在場所有官員的內心想法,不管是泥土,還是稻草,反正不會是土豆麪粉。

附近還跟來了很多的鄉紳商賈,七大晉商之一的王登庫看見這麼多的麻皮口袋,也算是徹底放心了。

真擔心朱舜玩出什麼幺蛾子的王登庫,放鬆的半躺在車廂內,透過掀開的簾子,輕鬆道:“登科,前幾日讓你辭官還不願意,這下放心了吧。”

族弟王登科這幾天因爲辭官這件事,心情很差,看着一堆堆的麻皮口袋,心情大好:“兄長真是有遠見。”

“這兩天我把家裡安頓好,馬上就啓程去遼東,咱們王家真正的富貴日子要來了。”

王登庫想到一個永世富貴的勳貴宗族,是由自己親手締造,竟是感覺自己體會到了那些開國皇帝,在開國大典時的心情。

此時此刻,王登庫忍不住想要賦詩一首。

得知崇禎已經到了,朱舜穿着一件短袖對襟走了出去,遞給西法黨人一個放心的眼神,大喊道:“恭迎皇上。”

崇禎看到小山一樣的麻皮口袋,心情極好,迫不及待想要看東林黨吃癟表情,立即問道:“朱愛卿,一個月碾磨了多少麪粉。”

朱舜說了一個讓崇禎差點從鑾駕上彈起來的數目。

“三百五十萬斤。”

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
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