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

節省了這麼多的成本,新寧伯都敢把木材的價格賣到一兩銀子一料,驚世駭俗的降低兩倍,官帽椅八仙桌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

市面上誰還能競爭的過新寧伯?

只需要一百臺機械鋸牀,新寧伯都能控制整個北直隸的木材市場。

要是換成匠人的話,最少需要兩萬多名匠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先不說招不招的到這麼多的匠人,真的招到了,月錢、疫病、傷殘各個方面的消耗,只有把價格提高到五兩以上,纔有可能掙錢。

這也是一直沒有商賈試圖操縱北直隸木材的原因,人數越多,越是不掙銀子,還不如小作坊賺的銀子多。

新寧伯聽完機幕的分析,當晚躺在牀上輾轉反側,一直沒能睡着覺。

抱着僥倖的態度,試試能不能買走一批,畢竟長子和朱舜的關係不錯。

聽到朱舜親口說出可以買,還是要多少有多少,新寧伯看淡一切的心境,竟有了年幼時候獲得第一匹戰馬的激盪。

只是讓新寧伯有些質疑的是,這麼寶貴的機械鋸牀,居然只要五十兩一臺。

在新寧伯看來,五百兩一臺都是便宜的。

朱舜看出了新寧伯的想法,也沒有去解釋。

其實不便宜了,新式機械也就是在發明的過程中,耗費的研究經費比較多。

真正可以投入使用了,一臺機械鋸牀的造價只有二十兩,賣到五十兩一臺已經很貴了,再貴就破壞了一個良性買賣體系了。

北平機械局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蒸汽機械流程,要想讓機械鋸牀運轉,可不是買來機械鋸牀就能使用的。

先要花一千兩銀子,搭建一間蒸汽車間,以機械鋸牀的情況,一間蒸汽車間恐怕還不夠。

每個車間還需要配備一臺蒸汽機,這還只是前期搭建的成本。

蒸汽工廠長時間運轉,需要更換蒸汽車間、蒸汽機、機械鋸牀損壞的零件,這纔是朱舜真正賺銀子的地方。

還是粗水長流,源源不斷的財源。

朱舜離開新寧伯府的時候,又是二老爺親自把他送了出去,這種待遇,家丁親隨們只在幾位公侯伯爺身上見到過。

朱舜離開以後,新寧伯公子人生中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誇讚,說是他結交朱舜這件事,做的很對。

新寧伯公子高興的屁顛屁顛去找朱哥喝花酒了,這一次新寧伯不僅沒罵他敗家子,還說多帶些銀子,不能讓人說咱家小氣。

朱舜也沒有拒絕,點了一對雙胞胎女進士,折騰到後半夜才睡覺,折騰的這對雙胞胎差點都要求饒了。

第二天,新寧伯公子和興安伯公子看到朱哥神清氣爽的走出來,感覺自己和朱哥的關係更親近了,心想着以後要多拉着朱哥來幾趟。

穀雨時節。

翟崇儉在幾名豪商巨賈的邀請下,進入了另一處青樓。

東林黨和晉商們已經回過味來了,看出了翟崇儉的真實想法,但是可惜已經晚了,也失算了。

看似是用很高的價格把匠人賣給了翟崇儉,撿了一個大便宜,賺了大筆的銀子。

實際上卻被翟崇儉卓越才智給矇蔽了,翟崇儉的高遠眼界,根本就沒把視線鼠目寸光的放在銀子上面。

東林黨機幕和晉商的賬房們,看的已經夠長遠了,看出翟崇儉是要控制北直隸的木材。

但是誰也沒想到,翟崇儉還有更爲深謀遠慮的廟算,竟是要在北直隸建造一處大型船廠。

北直隸始終沒有大型船廠,在於兩個字,人心。

海船不比江河湖泊裡的船隻,船體和龍骨都要大上很多,需要大量的木材。

以大型船廠的利潤,眼紅的官僚鄉紳大有人在,一肚子壞水的官僚鄉紳,有的是辦法使壞。

等到海船建成一半,只需要一句沒有木材了,就能把翟崇儉拿捏的死死的。

想要木材,可以,三兩銀子一料的木材,賣你十兩銀子一料,買不買。

不買?

前期投入的銀子,都要折損在裡面,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的買下暴漲的木材。

這正是翟崇儉一定要控制北直隸所有林場的原因所在,只要控制了所有的林場,再也沒了任何的枷鎖。

等到東林黨和晉商全部反應過來,已經晚了,翟崇儉手裡的匠人已經達到了兩萬人,已經控制了北直隸絕大部分的匠人。

剛開始東林黨和晉商還嘲笑翟崇儉,就一家小林場,卻要養着這麼多的匠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翟家的家底耗光。

這些匠人可不是普通的短工,而是簽訂了文書的長工,雖說長工沒了人身自由,但是東家是要包吃包住的,每個月還要發放月錢。

官僚鄉紳爲了壓榨匠人,一般都是簽訂短工,這樣不用包吃住,月錢也更少。

反正短工也逃不出官僚鄉紳的控制,長短都一樣。

前一段時間還在嘲笑翟崇儉沒有見識,竟然簽訂了長工,還把兩萬名匠人全部簽訂了長工。

現在看來,當真是高遠之見。

翟家的情況,也正如東林黨和晉商們所預料的那樣,抵押出去大量的字號,沒了穩定的銀子來源,家裡的糧食和銀子急劇的消耗。

不過無妨,各大傢俱商賈的木材也在急劇消耗,現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今天宴請翟崇儉的豪商巨賈,就是北直隸最大的幾位傢俱商賈,希望能夠採買一批木材。

還有幾位東林黨的要員和六大晉商的長子們,準備把租借給翟崇儉的林場,賣給他,換來造船廠的利益。

反正林場放在手裡也沒用,他們只能賣原木,打造木材的匠人全是翟家的長工,木材多少銀子一料全是由翟崇儉說了算。

翟崇儉抿了一口京口老酒,平淡的說了一句:“木材的價格,以後漲到六兩銀子一料。”

幾位傢俱商賈手指劇烈顫抖一下,手裡的筷子差點掉在地上。

三兩銀子一料,漲到六兩銀子一料,這也太貪了。

沒辦法,誰讓北直隸的木材已經掌握在了翟崇儉手裡,只能咬牙認了這個價格。

其他幾大晉商的長子們,對於翟崇儉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嗤笑、蔑視、鄙夷全沒了,只剩下深深的敬佩。

只用一點木材卻能控制整個北直隸的林場,未來還要成立不亞於四大造船廠的船廠。

說上一句瑚璉之才也不爲過啊。

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
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