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

黃永發不是不相信,而是根本不可能是這個價格,四錢銀子一匹太廉價了,廉價的就像北直隸的上等水澆田一樣。

想到北直隸的上等水澆田,黃永發莫名的有些悲傷。

來不及傷感多長時間,黃永發趕緊從黃花梨太師椅上站了起來:“快,趕緊去宋家鋪子,告訴他們順天大幅布黃家全部吃下了,有多少吃多少。”

說完這句話,管事還是一動不動的弓腰站在那裡,黃永發急的差點要踹他一腳:“趕緊去,要是被王登庫他們捷足先登了,看老爺我不打斷你的狗腿。”

管事不是不想動,只是去了也沒用:“老爺,宋家說了,鋪子裡的順天大幅布只換不賣,要想買他們家的順天大幅布,就用正常市價的糧食換八尺寬布。”

黃永發本來還擔心這裡面有什麼陰謀詭計,畢竟八尺寬布廉價的讓人不得不生出懷疑,聽了管事的話,明白了,這應該是宋家老太爺的命令。

也明白管事爲什麼不去了,不用着急了,這批順天大幅布註定是黃家的了。

今年其他七位晉商都在趁着災民沒有飯吃這個好機會,大發國難財,手裡糧食最多的黃永發卻沒這麼做。

倒不是黃永發有多大的善心,而是他早就瞄上了女真入關以後的皇商身份,今年女真人沒從北直隸搶走一粒糧食,日子也不好過。

黃永發準備把手裡海量的糧食,無償的捐給女真人,幫助他們渡過這個難關。

黃永發手裡的糧食,少說也能讓女真人多活下來二十萬的子民,女真一共纔多少人。

有了這批糧食,黃永發成爲女真的大恩人,等到女真入關了,必定會賞給他一個皇商的身份。

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的黃永發,憑藉這個看似和朱舜沒有任何關係的順天大幅布,卻能把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兩樣東西,全部收入囊中。

水力鑽牀交給女真人,換來皇商身份的同時,還能讓女真人儘快入關。

朱氏紡紗廠的水力紡紗機比松江府的大紡車還要好用,有了這種水力紡紗機,他黃永發就能成爲紡紗大王。

到時就可以操縱棉布市場了,棉布的價格還不都是黃永發說了算。

黃永發坐回黃花梨太師椅,想起來一件事,喝了一口茶水說道:“去把家裡的賬房先生都給請來。”

每次把賬房先生們給過來,必定會有大事發生,因爲這些賬房先生其實就是黃家招攬的一批飽學之士,一批機幕。

半柱香以後,一位位身穿錦繡右衽衣的賬房先生,走進了正堂,坐在早已備好茶的太師椅上。

大管家也來了,不過沒有走進正堂,帶着二三十名身強力壯的家丁,手裡拿着鳥銃把四周給圍了起來,嚴禁任何人靠近一百步以內。

黃永發放下手裡的茶杯,說了第一件事:“各位計算一下宋家的織布廠,一個月能產多少八尺寬布。”

這些賬房先生早在聽說宋家鋪子販賣一種八尺寬布,嗅覺靈敏的感到會有大事發生,私下了裡已經做過了推衍。

一位中年賬房先生站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黃員外經商這麼多年,應該清楚大幅寬布需要兩個人來織造。”

“兩個人從日出到日落,一天最多能織出二十四尺,六天便能織出一匹布,一臺織布機一個月最多五匹布。”

“這是按照最大出產計算的,還不算紡婦的休息、患病、織布機的損壞等等。”

“宋家作坊一共有七百臺織布機,一個月最多出產三千五百匹大幅寬布。”

另一名中年賬房先生站了起來,合上手裡青詞摺扇說道:“這裡所說的大幅寬布,是七尺以上的大幅寬布,而不是宋家鋪子獨一份的八尺寬布。”

“如若是八尺寬布,兩名紡婦配合織造的時間將會大大增加,一個月的最多織造三千匹八尺寬布。”

黃永發吹了吹茶杯裡的熱氣,手指撫摸着官窯瓷器的瑩潤質感,說出了這一次的圖謀:“接下來就要藉助八尺寬布這件事。”

“還有黃家的糧食,拿宋老頭當做一個突破口,賺來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

“諸位覺的有幾成勝算。”

話音落下,正堂內立即想起來一陣‘噼裡啪啦’的算盤聲響,賬房先生們快速撥動算珠,開始推衍黃永發只說了幾個關鍵字的謀劃。

幾個關鍵字也就夠了,這些賬房先生全是黃永發從大明各地招攬的飽學之士,倘若是還看不透黃永發的謀劃,實在對不起每年三千兩白銀的‘俸祿’了。

一名老賬房第一個放下了手裡的算盤,不過他沒有着急站起來,靜靜等着大堂內算珠撥動的聲音消失。

一盞茶過後,等到所有的賬房先生放下算盤,老賬房也沒站起來,輕敲桌面說道:“黃員外的謀劃,應該是想來一次對賭契約。”

“藉助宋老太爺迫切想要更多的糧食這件事,用對賭契約把宋老太爺引入一個圈套,藉助這個圈套把朱舜手裡的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給騙來。”

“所以這場對賭的關鍵,在於宋家或者說朱舜手上一個月最多能生產多少八尺寬布。”

老賬房抿了一口岕片茶,輕笑道:“剛纔兩位把宋家作坊的織布量算的很清楚,也很正確,不過兩位忘了一件事。”

“朱舜手上能夠利用的八尺寬布遠遠不止這些。”

黃永發突然握緊了茶杯,難不成朱舜又發明了什麼水力機械,一種可以用水力織布的紡織機。

黃永發胸口有些喘不上氣來,費了這麼大的功夫,到頭來又是無用功。

老賬房知道黃永發在想着什麼,臉上還是那副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悠然,撫須輕笑:“黃員外想多了,朱舜並未發明可以用水力織布的機械。”

“黃員外實在不放心,可以派人去宋家作坊巡視一遍,是否發明水力機械一眼就看出來了,如果把作坊建在水邊,怎麼遮蓋都遮蓋不住。”

只是要沒有發明出水力機械,黃永發就徹底放心了,示意老賬房繼續說。

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
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