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

江南,松江府。

朱四海曾經待了兩三年的侯家造船廠,看似只是一家鄉紳的造船作坊,其實背地裡卻是一夥倭寇銷贓的窩家。

倭寇搶來的瓷器、琉璃、香料這些一時半會兒賣不出去的硬貨,又不能一直堆在船上,就需要把這些硬貨交給窩家銷贓。

侯老爺便會以一個合適的價錢,買走這些硬貨,通過自己在松江府的關係人脈賣出去,獲得利潤不菲的差價。

東南沿海城池對於百姓的進出,把控的極其嚴密,就是爲了防止倭寇進入城池,來個裡應外合拿下這座城池。

侯老爺作爲窩家,還要爲倭寇提供一定的庇佑,以自己鄉紳的身份護着倭寇的傷員進城治傷,爲倭寇採買酒水、糧食、菜蔬這些補給。

還有一些常年在海上憋壞的倭寇,進城找樂子,侯老爺也要藉助鄉紳身份,給予一定幫助。

作爲回報,侯老爺作爲窩家在海上的商船,不會遭到這夥倭寇的搶劫,也會受到一定的保護。

今天,剛好是倭寇通過侯老爺這位窩家進城的日子,侯老爺先是帶人清點了倭寇運來的硬貨,然後親自帶着倭寇去了上海縣的縣城。

朱四海在年關的時候給兄長送去了一封書信,說是吞併一家造船廠,說的就是這家造船廠。

體內流着邊疆老卒骨血的朱四海,平時看着挺老實,其實骨子裡殺性極重。

吞併這家造船廠的辦法很簡單。

一個字,殺。

朱家的小輩們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了,老六朱鐵通過戰功已經是正七品把總,還是曹文詔的心頭肉,死死扣在手裡就是不放給督師袁崇煥。

老幺朱玉也已經成爲了王恭局的實際掌控者,位卑權重,還在今年通過了鄉試,成爲了一名秀才。

朱四海一個外來戶,又是一個白身,想要破家滅戶了一位本地的鄉紳,只能藉助官兵。

官兵還不能是本地的官兵,朱四海前腳使了銀子買通官兵,後腳就會立刻被本地官兵給出賣了。

鄉紳在本地的關係,不是有錢有權就能動得了的,每一任上海縣知縣上任的時候,都要一一拜會本地鄉紳,希望他們給予支持,何況是一個白丁朱四海。

這就陷入了一個難解的死局,只有官兵有那個實力衝破養了很多家丁護院的侯家,但本地官兵又不可能對付本地鄉紳,外地官兵更加不可能離開本縣。

似乎沒了任何的辦法。

朱四海想來想去,就給六弟朱鐵送去了一封信,看看他有沒有什麼辦法。

朱鐵接到二哥送來的書信,連夜去找了曹文詔,曹文詔正在發愁怎麼留住這個寶貝疙瘩,看見朱鐵來找自己幫忙。

猛的一拍大腿,機會這不自己送上門了。

遠在遼東的曹文詔,還真的有辦法不借助本地官兵,叫來一支足夠滅了本地鄉紳的軍士。

稱霸東南沿海的鄭芝龍水師。

曹文詔不認識鄭芝龍,卻與鄭芝龍手下十八芝之一的施大瑄認識。

施大瑄一個剛剛招安的海寇,平時想巴結曹文詔都沒有門路,接到曹文詔的書信,立即親自率領一支五百人的精銳水勇,趕往了上海縣。

施大瑄在一間破舊酒館見到了朱四海,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心黑手辣到要滅了一位鄉紳滿門,染上上百條人命的朱四海。

如此的年輕。

朱四海也沒想到,稱霸東南沿海的十八芝成員之一的施大瑄,這麼的平平無奇。

就像是一名普通的漁民,身上沒有半點海寇的兇悍氣息,要不是對方拿着曹文詔的書信,朱四海都懷疑他是不是假冒的。

朱四海只問了一句話:“人齊了嗎。”

施大瑄饒有興趣的打量了幾眼朱四海,想要看看這人心狠到什麼地步,小小年紀就要背上上百條條活生生的人命。

難道就不怕晚上睡覺的時候,窗口站着冤魂惡鬼?

不過這小子倒是挺對施大瑄的胃口,點了點頭:“既然是曹大哥親自開口了。”

“小兄弟你放心,晚上就把侯家給滅了,絕對不讓小兄弟沾染半條人命。”

朱四海卻說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施大瑄都開始懷疑這小子是不是在耍他。

“現在就去。”

現在就去?

施大瑄對於上海縣的這個窩家略有耳聞,過來的時候又找了一名綱頭,詳細的瞭解了侯家的情況。

這也是施大瑄的生存之道,按照他經常喜歡說的一句文縐縐的話,知己知彼。

侯家的親隨家丁一共有三十七人,個個都是身強力壯的莊戶,各種土槍鳥銃一共有三百多支。

其中還有七支讓施大瑄都心驚肉跳的佛郎機擡槍,說是擡槍,其實已經算是輕型火炮了。

佛郎機擡槍每支重十五到十六斤左右,比普通鳥銃重了一倍還多。

因爲過於沉重,兩隻手不能長時間託着,下面要放一個支架作爲支撐,所有叫做擡槍。

佛郎機擡槍的重量增加了這麼多,威力自然大漲,每次裝填2.5盎司的火藥,可以在一百步的距離,擊穿西洋騎士的板甲。

施大瑄曾經見過佛郎機人穿戴那種板甲,簡直就是一個鐵殼子,普通刀劍砍都砍不動。

佛郎機擡槍居然能射穿,還是遠在一百步左右的距離,可見佛郎機擡槍的威力。

最讓施大瑄沒有想到的是,侯家的膽子大到在家裡偷藏了四門佛郎機火炮,射程將近兩裡。

施大瑄估計這個愣頭青不知道侯家的實力,更是把打仗當成了戲文裡的你來我往,主將隨便劃拉幾刀就結束了。

哪有那麼簡單。

施大瑄帶了五百名海寇精銳,個個都是常年混跡在海上的惡徒,殺人真的都不帶眨眼的。

再配合上夜襲,剿滅那三十七名親隨家丁,最少要損失二十人左右。

現在就去?

現在可是白天!

咋的,不把他施大瑄兄弟的命當回事?

想到這小子的面子大到可以讓曹文詔親筆手書一封書信,施大瑄強忍着把這小子分屍的衝動,不耐煩的解釋道:“你可知道侯家的實力.......”

施大瑄的話剛剛說出口,朱四海似乎已經看穿了他的想法,只說了兩句話就讓他閉嘴了。

“我可以保證你的兄弟不死人。”

“死一個給三百兩銀子的撫卹,殘一個給五百兩銀子的撫卹。”

讓施大瑄閉嘴的主要是後面一句話,至於前半句,施大瑄瘋了纔會聽這個愣頭青的瘋話。

施大瑄看起來平平無奇,在東南沿海的地位,可是說一不二的霸主之一。

施大瑄跟隨大哥鄭芝龍招安以後,十八芝的結義兄弟,死的死,逃的逃,就剩下了那麼五六個人。

就是這五六個人,卻掌握着東南沿海的海上貿易,在東南沿海的說是土皇帝也不爲過。

以施大瑄身份地位,派遣一名掌櫃過來就可以了,能夠親自過來那是給曹文詔面子。

只是施大瑄沒有想到,曹文詔的這個外甥,還是小舅爺,傻了吧唧的要在白天去強攻擁有七支擡槍和四門佛郎機炮的侯家。

不過這小子倒是挺大方,不愧是個二世祖,五六十兩就足夠的撫卹,直接提高到三百兩和五百兩。

施大瑄這些海寇在刀口上舔血,不就是爲了銀子,看在這麼多銀子的份上,還能落一個曹文詔的人情。

施大瑄這次捨命陪二世祖了。

爲了能讓手底下的兄弟減少傷亡,就讓兄弟們三五個一起,分批前往侯家的宅子,希望可以起到偷襲的作用。

但是施大瑄還是低估了官僚鄉紳在地方上盤根交錯的關係,鄉野道路上出現了十名以上的陌生面孔,立即引起了鄉民的警覺。

大把的鄉民去給侯家還有其他一些官僚鄉紳通風報信,朱四海和施大瑄來到侯家宅子的時候,親隨家丁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侯家宅子說是宅子,其實就是磚石砌成的塢堡。

朱四海也不躲藏,就站在侯家宅子三四百步外的平坦空地上,觀察這座塢堡。

佔地很大塢堡外側,是一圈石牆,高約一丈三尺。

石牆的四角,還有烽火臺一樣的墩臺,放置着四門佛郎機炮,黑洞洞的炮口對着四周平坦的曠野。

塢堡外的曠野,全部是平坦的田地,便於藏人的樹林和灌木叢,清理的乾乾淨淨。

塢堡的四周,一覽無遺。

石牆上站着一名身強力壯的家丁,看清楚敵人的方位了,七支擡槍裝好火藥,放在木頭支架上,正對着西面。

還有一隻只各式各樣的土槍和鳥銃。

侯家大管家看見朱四海有恃無恐的站在塢堡前的空地上,身後跟着黑壓壓一片的海寇,還以爲他是海寇頭子:“這位老爺,侯家願意借糧,千萬別動手。”

朱四海看了一眼施大瑄,讓自己帶過來的幾名信得過的匠人朋友,掀開了驢車。

施大瑄的眉頭幾乎擰在了一起,正在發愁怎麼才能用最小的代價,強攻下這座塢堡。

覺察到朱四海看了自己一眼,暫時放下腦袋裡思緒,看向了朱四海走過去的幾輛驢車。

掀開上面的油布,驢車上綁着一堆很奇怪的東西,全部是用黑色鐵皮打造的圓柱形東西。

頭部還呈現出一種奇怪的錐型。

也不知道是什麼鬼玩意。

朱四海這幾年就結交了三個信得過的朋友,也很講義氣,聽說要來攻打平時見了面都不敢直視的鄉紳,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答應了。

朱四海和三個朋友,先把發射架拿下來擺放好。

正對着侯家塢堡,一字排開。

再把十三隻火箭放在發射架上,用燃燒速度很快的火繩,把引線一個個的連接在一起。

朱四海右手拿着一個火把走過去,左手拿起了火繩線頭。

大哥給他寄來了很多書籍,尤其是一本叫做什麼概的書,讓他一定要仔細研讀。

這幾年,朱四海翻了好幾遍了,有很多地方一直沒有看懂。

不過有一句話,卻是一直深深印在腦子裡。

革命是要流血的。

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
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