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

目的只有一個,儘快耗光三大晉商手裡的現銀,也釋放出一個煤炭儲量不足的假消息,迷惑以李魯生爲首的東林黨和晉商。

李魯生得知了這個消息,當晚就宅子內款待了三大晉商,也算是東林黨一定能贏以前的一場慶功酒。

東林黨只認自己的道理,晉商只認銀子。

李魯生很清楚自己這一次能讓晉商賺多大一筆銀子,這筆銀子又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香火情。

晉商的香火情還是次要的,李魯生真正看重的是他這一次取得了晉商的信任,讓晉商知道只要跟着他李魯生,就是碰見了朱舜那個災星也能讓他們賺錢。

有了這一次的信任,下次再找晉商籌集銀款就簡單多了,也就是說五大晉商手裡龐大的銀款,成了他隨意可以調動的實力。

紫檀酒桌上,李魯生只喝了三盅酒就已經有了幾分醉意,不是酒勁大,而是想到五大晉商手裡所有的銀款能夠爲他所用。

足夠讓他醉上三天了。

有了這麼一批龐大的銀子在背後支撐,李魯生都開始爲自己謀劃怎麼一步步成爲內閣宰輔了。

李魯生不是金之俊那般的空想,而是憑藉他的心計城府,籌劃一盤真的可行的大局。

“來。”範永鬥想到這一次自己吃的煤炭最多,等他手裡的三十萬兩現銀用完了,李魯生才安排靳良玉和樑家賓兩位大晉商繼續吃煤炭,滿面紅光的站了起來,主動敬了李魯生一杯。

範永鬥拿着官窯青瓷酒杯,重重的碰在了李魯生的酒杯上,滿面紅光的笑道:“本員外敬李閣老一杯,希望以後有這樣的好事,李閣老不要忘了本員外。”

閣老是內閣宰輔特有的敬稱,李魯生早就不在朝廷爲官了,就算當初在朝廷做官的時候,也沒做到閣老的位置,當不得一句李閣老。

範永鬥看似是在藉助酒意,說了一句醉話,但是醉不醉的在場所有人都清楚。

不僅不醉,還比任何時候都要清醒。

範永鬥說出這些話只要一個目的,暗示李魯生只要能讓範永鬥一直這麼賺銀子,願意把他扶植到閣老的位子。

李魯生及時的給出了反應,撫須笑了笑:“仲榮先生擡愛了,在下以後還指望幾位的幫襯。”

範永斗的表字不是仲榮,還完全和仲榮搭不上邊,仲榮是明初一位名人的表字。

江南第一豪富沈萬三。

經商的人不會不知道沈萬三,李魯生是在用一個沈萬三迴應範永斗的閣老。

只要範永鬥支持他成爲閣老,李魯生就敢讓範永鬥成爲晉商裡的沈萬三,至於怎麼能積累這麼龐大的家業金銀,只有一個辦法了。

爲範永鬥前往滿清的馬幫,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可以允許範家似開一個榷場。

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東西,在場的幾人都明白,不用明說。

至於李魯生有沒有這個能力,範永鬥和其他兩位大晉商相信,絕對是有的。

範永鬥用三十萬現銀吃下了一大部分的煤炭,煤炭的價錢已經壓低到了一錢銀子一擔,等再過了幾個月,徹底摧毀了工業派在順天府的根基。

煤炭的價錢就能從一錢銀子一擔,恢復到正常的三錢銀子一擔。

到那個時候,範永鬥轉手一賣,手裡的煤炭就能翻三倍的價錢,三十萬兩就變成了九十萬兩。

近一百萬兩。

範永斗的馬幫累死累活幹一年,還要冒着殺頭的危險,也賺不到二十萬兩銀子。

現在只是按照李魯生的安排,坐在家裡喝喝茶,收收賬,安排好一些儲存煤炭的倉庫。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能把三十萬兩銀子變成近一百萬兩,這生意未免也太好做了。

有這等通天本事的李魯生,還沒有在朝廷爲官,等到他成爲了內閣宰輔手裡掌握了大權,讓範永鬥在遼東邊疆開辦一處榷場,還不是手到擒來。

到那時範家都不用和大清國做買賣了,光是榷場每年收取晉商和大清國商人的牙錢,足夠範家富可敵國了。

想到這裡,範永鬥再次敬了李魯生一杯,鄭重的說道:“沒有什麼幫襯不幫襯的,你我以後就是一家人。”

“聽聞你家長子還有一房平妻沒娶,本員外有個侄女知書達禮,還是本員外一母同胞親昆玉的女兒,不知李兄意下如何。”

李魯生直接把酒杯放在了桌子,在三大晉商愕然的目光裡離開了酒桌,就在三大晉商以爲範永鬥哪裡觸怒了李魯生,想着怎麼彌補雙方的關係。

李魯生再次走了進來,手裡還拿了一張墨跡未乾的桃紅色宣紙,情真意切的說道:“這是犬子的生辰八字,姻親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還望範兄回去以後,儘快把犬子的生辰八字交給令昆玉。”

“哈哈——”“哈哈——”

範永鬥也只是提了一嘴,沒想到李魯生還真是個爽利人,當場就寫了生辰八字。

心裡對李魯生成爲內閣宰輔更有信心了,更對朱舜默哀了一聲,攤上了這麼一個對手。

不是誰都能沒有底線到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利用,還是獨苗單傳,虎毒還不食子。

範永鬥放心了,其他兩位大晉商卻擔心了,好事不能總讓範家全佔了。

煤炭這件事就因爲範永鬥先一步答應,搶了一個先機,吃下了足足三十萬兩白銀的煤炭。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