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

王承恩的建議挺不錯,但是爲了能讓崇禎更加震撼,朱舜覺的還是另一個辦法比較妥當:“王公公,現在的這個王恭廠裡面沒有儲存火藥,不會對皇上的安全造成威脅。”

“我覺得皇上還是微服私訪一次新王恭廠比較好。”

這句話要是別人說出來,王承恩絕對會讓東廠的人立即把這個人拿下,以叛逆的罪名處死。

看着永定河岸邊那一排排的水力鑽牀,王承恩居然是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暫時忘記了皇上的安危。

王承恩沒有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腳步匆忙的從新王恭廠離開了。

朱舜看着王承恩匆忙的身影,笑了笑,這件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果不其然,天色剛剛黑下來,崇禎帶着錦衣衛和東廠番子,靜悄悄的走進了新王恭廠。

下午四點的時候,就已經放衙了,王恭廠裡的匠人們全部回去睡覺了。

現在剛過了八點,朱舜哪裡睡的着,就點着煤油燈,坐在書案前編寫着一本書籍。

崇禎自從登基以來,幾乎是每天批改奏章都要批改到半夜,看到朱舜都已經天黑了還在處理公務,心中突然多了一種碰見知己的認同感。

早先對於朱舜的惱怒立刻就沒了,再加上朱舜是難得一見的廉吏,心想着就算朱舜完不成一千支鳥銃的交付,讓他去地方上做個父母官也不錯。

朱舜感覺王恭廠裡好像來了人,擡頭一看,正好瞧見了崇禎,不慌不忙的收好硬毫毛筆,走了出去:“微臣,參見皇上。”

崇禎聽了王承恩的敘述,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水裡鑽牀,虛扶了一下說道:“愛卿免禮平身,讓朕見識見識那個水力鑽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朱舜準備讓崇禎先見識一下傳統的鳥銃製造,再演示水力鑽牀的威力。

朱舜帶着崇禎等人走進了一間匠作間,穿上了一件全是火星點子的麻布對襟,走到了一個火爐旁邊,先是把火爐裡面的火點燃,然後讓一名錦衣衛幫忙拉動風箱。

“皇上,製作鳥銃一共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三段接合式,一種是雙層複合式。”

朱舜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從火爐旁邊的砧板上抽出來一根鋼條,長約三十公分:“這個第一步叫做制管。”

“打造鳥銃的槍管,要先拿一根鋼條當做冷骨。”

朱舜又從火爐裡夾出一塊燒的火紅的鐵胚料,蓋在冷骨上面,拎起鐵錘不停的敲打鐵胚料。

直到鐵胚料捲成一根鐵管,在這個過程中,朱舜不停的把冷骨抽出來,泡在水槽裡冷卻,防止冷骨和鐵胚料焊在一起。

製作完一節槍管,朱舜拿着一塊又黑乎乎的布巾,隨意的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說道:“敲打鐵料誰都會敲。”

“難就難在槍管的厚度,一定要保持在三分左右,這樣槍管纔會結實,經得起十幾次的連續射擊。”

“所以一個鑄匠的手藝好壞,從這一步就能看的出來。”

第一步制管演示完了,朱舜又拿過來兩節打造好的槍管:“這個第二步叫做焊接。”

“因爲技術的限制,做不到直接打造一整根槍管,所有就要分成三節鑄造,第二步焊接就是把三節槍管焊接在一起。”

“這個步驟是最關鍵的,決定着鳥銃製作的成敗,因爲如果焊接的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炸膛。”

“這一步比較耗費時間,臣就不演示了,就是把一節節的槍管燒紅了以後,套在一個更長的冷骨上面,不停的大力敲打。”

“在這個敲打的過程中,輔錘手不斷的把白銅粉撒在焊接口,等到三節槍管焊接在一起,槍管的主體也就製造完成了。”

“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用一種比較簡陋的鑽牀修整槍膛,把槍膛裡面修整的大小合適,膛面光滑。”

“完成前面所有的步驟,一支鳥銃最重要的槍管就製造完成了,接來下把木託還有一些小零件組裝在一起就行了。”

崇禎看着朱舜的演示,忍不住說了一句:“這也太複雜了,需要多少天才能製作好一支鳥銃。”

朱舜說出了一個讓崇禎覺的很合理的數字:“鳥銃的製作就在於槍管,製作一根槍管,最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只要把槍管制作好了,組裝一支鳥銃就很輕鬆了,把零部件組裝好就行了。”

崇禎拿起一節槍管,仔細打量了幾眼說道:“只要能把槍管制造的時間縮短,就能加快鳥銃的製作。”

“不知道愛卿發明的水力鑽牀,需要用多長時間。”

沒有見過機械化生產的人,第一次看到機械不要人力畜力就能轉動,都會感到很大的驚歎。

朱舜還是決定先給崇禎演示一遍:“皇上請跟我來。”

一羣人走了沒有幾步,就來到了水流湍急的永定河岸邊,朱舜走進放着一架水力鑽牀的棚子,拿起了一根圓柱形鐵棍,長度和製作完成的槍管一樣。

朱舜拿起圓柱形鐵棍放在張力鉗上,轉動張力鉗旁邊的轉輪,用力把圓柱形鐵棍夾緊。

拉動啓動槓桿,啓動了水力鑽牀,慢慢的把張力鉗往前推。

鑽頭和圓柱形鐵棍摩擦在一起,瞬間就有耀眼的火星子濺射了出來,晚上看起來尤其刺眼,只用了半柱香的時間,就鑽通了一部分。

崇禎看着鑽通的長度,計算了一下需要的時間,算出了一個大概的時間:“半個月?”

朱舜關閉水力鑽牀,笑着說道:“一天。”

崇禎聽到這麼一個驚世駭俗的數字,嘴裡有些發乾,不敢相信的再次確認了一遍:“愛卿可不要胡說,真的只需要一天?”

朱舜鄭重點頭,認真的說道:“一天。”

崇禎深吸了一口夏夜裡的涼風,平復心裡的熾熱和震撼,正要開口說話,看見了永定河旁邊一排排的水力鑽牀。

怔住了。

如果說燧發線膛槍的發明變革了一個時代。

那麼,發明了水力鑽牀。

崇禎就站在這個時代裡。

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
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