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

孫傳庭留着眼淚拔出了腰刀,狂吼着下達了一道軍令:“換火銃!”

步兵對抗騎兵唯一的辦法就是長槍,這也是一千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常識,換成火銃只能是送死。

讀書人都很難去改變根深蒂固在腦海裡常識,更不要說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百姓了。

但就在孫傳庭下達了一道‘送死’的軍令過後,換成一般官兵早就譁變了,秦兵們卻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了軍令。

數千秦兵全部都是拋棄了相當於性命的‘長槍’,拿起了相當於死亡的‘火銃’,同時把唯一能夠對抗騎兵的緊密數陣,變成了鬆散的線式陣型。

步兵對抗騎兵只能依靠兩種東西,一是超長的長槍,用來洞穿第一波衝鋒過來的騎兵,儘量減弱騎兵帶來的衝陣能力。

二是緊密的陣型,騎兵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帶來的靈活性,可以在鬆散的步兵陣型裡不停穿梭。

結成緊密的陣型,步兵就成了一隻蜷縮着的刺蝟,有了對抗騎兵的可能。

拋棄了這兩樣,只有死路一條。

秦兵還是毫不畏懼的換上了新式火銃,雖然這種新式火銃不是秦兵的常備火器,卻也拿着幾十支樣板操練過,知道怎麼使用。

秦兵更換鬥米式步槍的同時,闖賊騎兵也開始調轉馬頭。

騎兵在戰場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性,最大的短板也是靈活性。

騎兵通過不停的穿插步兵陣型,靈活的收割一名名步兵的性命,調轉方向卻不像步兵那般簡單,只需要轉個身就可以了。

騎兵想要調轉方向,只能通過一定距離的緩衝,在戰場上划起一道弧線,才能調轉方向再次穿插步兵的陣型。

一旦停留在原地,想要調轉放心就難了。

闖賊騎兵在原地艱難調轉馬頭的同時,秦兵已經替換了鬥米式步槍,在小旗總旗們的率領下,一步步的走向了‘死亡’。

此時,火炮營和火箭營也已經調好了射角。

十三家三十六營的流寇首領們能夠活到今天,個個都是大浪淘沙淘出來的金子,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也沒長篇大論的學過兵書戰策。

但是打仗不是全靠紙面上的東西,更多的是依靠經驗。

說起打仗的經驗,十三家三十六營裡的很多小頭目都比官兵經驗豐富,甭說是最少起家的流寇首領們了。

闖王高迎祥、李自成、羅汝纔等人個個能征善戰的流寇首領,怎會不清楚精銳騎兵們的短板。

就在闖王高迎祥下達命令以後,李自成也給麾下一支披甲率很高的精銳步兵下達了命令,立即去掩護精銳騎兵的撤退。

這個時候就看出李自成的心胸和眼界了,他首先想的不是個人的得失,而是着眼整個大局。

就當前的局勢而言,活着的精銳騎兵所能發揮出的作用,遠遠超過了一般的精銳步兵。

所以就在其他流寇首領們還在想着自家精銳的折損,內心做着要不要派遣精銳過去的鬥爭,李自成果斷派遣麾下精銳趕往了戰場。

救下精銳騎兵。

六百米。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就在秦兵推進到距離闖賊騎兵三百米的距離,李自成花了很多心血培養的一支披甲精銳,擋在了精銳請的前方。

流寇首領們通過手裡的西洋千里鏡望見一步步碾壓過去的秦兵,剛開始還有些擔心,畢竟秦兵的軍容不是一般官兵所能相比的。

當他們望見秦兵手裡的兵刃不是長槍腰刀,而是一支支火繩槍,不免鬆了一口氣。

“孫傳庭到底是個書呆子,真的以爲火器在戰場無敵了,這種裝藥很慢的火繩槍可不是剛纔的那種妖術火炮,發射過一次以後就和燒火棍沒什麼兩樣了。”

“也不能怪他,畢竟是沒打過幾場仗的文人,哪裡有咱們對於各種火器熟悉。”

“剛纔的妖術真是把老子嚇的不輕,現在看到孫傳庭這個樣子,老子也就放心了。”

就在流寇首領們用嘲諷譏笑來平息內心對妖術的恐懼的時候,擅長見縫插針的羅汝才,當即下達了命令:“趕緊讓老子的羅家軍衝過去,這樣的便宜不佔是傻子。”

其他流寇首領們聽到羅汝才猴急的命令,趕緊也下達了相同的命令,趕緊讓手底下的狗頭軍師用最快的速度通知自己的精銳衝過去搶功勞。

狗頭軍師們用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很快就超過了羅汝才的幕僚,有點奇怪的是狗頭軍師們都是恨不得插上翅膀,羅汝才的幕僚卻是不緊不慢。

羅汝才譏笑一聲,沒有說話。

不管有沒有便宜可佔,羅汝纔始終都秉承着保命爲上的原則,戰功不同要,威望也不重要,誰能活到最後纔是最重要的。

羅汝才悶不吭聲苟在後面的行爲,再一次讓他僥倖逃過了一劫。

就在流寇首領們下達完命令,麾下精銳也衝過去了。

火炮營的05型野戰炮發火了。

隨着一道道震耳欲聾的轟鳴,戰場上炸出了大量耀眼的火光,同時瀰漫出了大量的硝煙。

二百多顆帶着硝煙的炮彈,精準的落在李自成的披甲精銳裡,秦兵前方的譏笑着手持盾牌大刀準備來上一場屠殺的披甲精銳。

瞬間被二百多顆炮彈打的七零八落,排列好的緊密數陣也垮了,譏笑着準備屠殺秦兵的披甲精銳裡傳來了一聲聲哀嚎。

秦兵已經準備好了赴死,就在他們準備上刺刀進行肉搏戰的時候,也是傻眼了。

畢竟秦兵也是第一次步炮協同作戰,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

雙方還沒接觸,敵人就已經被己方的火炮給犁了一遍。

他孃的就算是面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八旗兵,接下來也只剩下撿便宜了。

秦兵們立即扣動了鬥米式步槍,隨着‘砰’‘砰’‘砰’的槍響,宛若迷霧般的嗆人硝煙,披甲精銳再次哀嚎着栽倒了一片。

秦兵知道這種鬥米式步槍的有效射程是510米,戰場上到處都是闖賊,一堆一堆的堆在前方。

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
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