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

麝香繚繞的典雅木閣內。

朱舜和黃宗羲對視了一眼,又把目光移開,看向了庭院外的美人蕉。

怎麼整合所有的工廠主讓他們以後心甘情願的把銀子存在票號裡,而不是把銀子埋在家裡,兩人心知肚明。

但那樣未免有些卑鄙了。

大明是個人情世道,生意的往來和人脈香火情全部掌握在一家之主的手裡,只有某位作爲一家之中的工廠主死了,和他家蒸汽工廠有着生意往來的人脈也就斷了。

沒了生意人脈,沒了這些年積攢的香火情,留下的孤兒寡母根本守不住家業,何況還有一幫子宗族叔伯兄弟在一旁虎視眈眈。

因爲一家之主不幸去世,家業被叔伯兄弟侵吞孤兒寡母被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要一位工廠主家裡遭了大難,這個時候工人票號仗義出手,以股東的方式接管產業,公開化公平化的給孤兒寡母紅利。

不僅能讓遺孀過上好日子,還能避免辛辛苦苦掙下的產業被同宗叔伯兄弟所侵吞。

同宗叔伯兄弟的勢力再是強大,那也只是窩裡橫,想要和工人票號掰掰手腕子,也不看看工人票號站着誰。

三位伯爺,一位侯爺,還有五十多名手握大量現銀的實業家。

碾死這些窩裡橫的同宗叔伯兄弟,不費吹灰之力。

朱舜輕咂幾口桂花茶,竹簾晃動,吹着愜意的立夏小風說道:“其實不一定要工廠主去世,如果工廠主在世的時候遭遇了破產,咱們幫他渡過了難關。”

“還不要一分銀子,代價只是把銀子存在更加安全的工人票號,再加上一些優先採買蒸汽機械和配件,優先使用以後營建的水泥路系統,工人票號的根基就穩住了。”

提到水泥路,朱舜心裡就泛起了用東風火箭把東林黨挨個轟死的念頭。

大淩河堡建成以後,崇禎私底下在暖閣內接見過朱舜,希望修築一條從京城直達山海關的水泥驛道。

可惜這件事被那幫東林黨官員極力否決了,一名工業派官員剛剛提起這件事,就像殺了東林黨官員的爹孃一樣,面紅耳赤的差點擼起袖子在朝堂上開打。

確實是殺了東林黨官員的爹孃,每年給遼東運送大量輜重糧草時的十倍火耗,是東林黨官員貪墨軍餉糧草的重要途徑。

修築了水泥路就是斷了他們貪墨軍餉糧草的來路,沒有擼開袖子動手已經很難得了。

東林黨官員也不清楚水泥路的作用,怪就怪那名工業派官員太過激動了,說出了可以極大提高軍餉糧草的運送速度,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火耗,東林黨當然不會同意了。

黃宗羲也知道了這件事,徹底看清了東林黨的真面目,心裡也對朱舜一步步清算東林黨骨幹的謀劃,多了幾分敬意:“會首當真是高瞻遠矚,從崇禎二年便開始清算東林黨骨幹了。”

朱舜笑了笑,沒有繼續談論這件事,東林黨的人數再多,精英永遠只是一小部分。

只要清算乾淨了心裡那份貳臣名單上的東林黨精英,東林黨也就不足爲慮了,只剩下一些沒有多少心計城府的跳樑小醜。

未來實業家們培養出的政治精英,也就可以在朝堂上大展拳腳了,直到滿朝君子變成滿朝實業。

所以這個工人票號的穩固,工廠主們整合成鐵板一塊,極爲的迫切。

朱舜伸出了手掌,淡笑道:“拿出來吧。”

朱舜沒說拿出來何物,黃宗羲心照不宣拿出了一份票號制度,白皙臉龐露出了一絲妖麗笑容。

兩人越發有伯牙與鍾子期那般的默契了。

朱舜瞧見這比美人還妖的笑容,自己臉上的淡笑有些僵硬,趕緊接過來票號制度,低頭查看了起來。

這份票號制度可是關乎工人票號是否會出現漏洞,一定要認真看不能分心。

財務制度上居然有了一項具有變革意義的改變。

開設對公賬目。

也就是所有的賬目透明化、公開化、制度化,這樣就避免了莊家的假賬、私吞、巧立名目。

大明已經有了不少的票號,但是基本上都沒成太大的氣候,原因就在於賬目的不清不楚,經常店大欺客,私吞一些散戶小商賈的銀子。

即便是東家有着非同一般的眼光,嚴禁私吞銀子,西家們有太多手段欺上瞞下的做假賬。

就算是西家們不敢,碰到了一些遊手好閒的宗族子弟,還是東家的嫡親,譬如東家的親兄弟強行從櫃上支走一筆銀子。

西家們不敢得罪只能由着這些親戚胡來,更不會自己彌補這筆銀子的虧損,爲了不被東家責罰,只會從一些散戶小商賈身上找補。

這也就造成了票號的信譽度遭到損失,散戶小商賈寧願銀子被山賊搶了去,也不願意存在票號裡面。

朱舜看到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對公賬目,忍不住讚歎道:“宗羲在財貨上面的才幹,真是舉世無雙了。”

黃宗羲妖麗的笑了笑,神色裡卻多了幾分落寞:“再是出彩又有何用,在那些極力推崇八顧取仕的東林黨眼裡,這是墜入了歧途。”

朱舜也是不免感慨,黃宗羲要是放在後世,絕對是索羅斯那般世界級的金融大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當是國之重器裡的重器。

索羅斯這貨幫着老美可是做空了很多國家的經濟,爲老美賺走了大筆的金錢和優質資產。

放在大明,在那羣直到大明亡國了還在爭論罷免這個罷免那個的東林黨人眼裡,已經誤入歧途了,還不如多作兩篇八股文。

黃宗羲能夠想出對公賬目,眼界已經超出了大明半個時代,只不過這份眼光沒有經過幾百年的沉澱,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朱舜指着其中一處說道:“票號的最大優勢在於給大宗商賈提供匯兌,免除攜帶大量金銀的麻煩。”

“譬如說商賈從北直隸前往南直隸,有了匯兌,就算是一百萬銀子,只要拿着一張輕薄的兌票就夠了,而不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運送金銀,還要擔心被搶。”

“但是以工人票號的實力,短時間內只能侷限在順天府了。”

黃宗羲皺着好看的眉毛想了想,很快舒展開:“這個很好解決,聯號匯兌就可以了。”

“找一些信譽比較好的商賈大字號,在各地承認工人票號的銀票,大宗商賈們拿着銀票直接去找那些商賈大字號匯兌便可以了。”

朱舜饒是清楚黃宗羲的才幹,因爲這番話還是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

銀聯?!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八十章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八十章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