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

直到過年的這一個月裡。

三臺手搖式着珍妮紡紗機,扣除棉花錢、工錢、零件替換錢等等各種費用,一個月的時間賺了四十五兩銀子。

朱家現在有些錢了,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三匹松江紫花布,一共是花了三兩多銀子。

現在的日子好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穿的破破爛爛了,雖說買不起大絨、綢緞、葛布這些奢侈品。

做幾件不帶補丁的衣服,也算是體面了。

一匹布能做六套衣服,朱家一共是十三口人,每人做了一套嶄新的松江紫花布對襟小襖和棉褲。

又給家裡的孩子每人做了一套春秋天穿的盤領衣,家裡的女人做了一套紫花布褙子。

朱家也算是體面人了。

朱家今年祭祖過後的除夕飯,是這幾十年來最爲豐盛的一頓。

鵝在大明屬於美味,價格極高,已經從四錢銀子漲到了八錢銀子,朱家除了買了幾斤豬肉,也狠下心買了一隻鵝。

這隻鵝還不是壓軸菜,真正壓軸的是一隻溫州大蝦,一隻就能賣到一兩銀子。

又買了兩壺白酒,七七八八的加起來,單是這一頓除夕祭祖飯就花了將近四兩銀子,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放在以前,四兩銀子可是能買四百斤糧食了。

今天這頓飯吃的,老爹朱忠仁和三叔朱忠禮忍不住掉下來眼淚,總旗朱忠義也是沉默不語。

松江紫花布新衣服,高達四兩的除夕祭祖飯,朱家總算是出息了。

酒菜吃到一半,朱舜喝了不少白酒,臉色微紅:“二叔,三叔,咱家現在也快成爲員外了,我那幾個弟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法。”

家裡的六個長輩全部看向了朱舜,意思就是聽你安排。

朱舜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一番話,家裡人聽不懂,但還是自顧自的說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波紅利是煤礦,第二波紅利就是造船了。”

“我希望幾個弟弟能去松江府的造船局,張大使的先生正好和造船局的人熟悉,我已經找張大使寫好了書信,只要想去就能去。”

在造船局做工倒是個不錯的活計,只是距離太遠了,北直隸到松江府足足有兩千多裡的路程。

再說了,朱家現在的日子也不差了,何必背井離鄉的跑這麼遠。

按照朱舜的謀劃,未來的造船業肯定會孵化出一些頂級的實業家,以朱舜的學識,朱家出幾位那是肯定的。

路已經指給幾個弟弟了,願不願意走,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朱舜的這句話其實是說給三叔家的幾個孩子聽的,二叔的官位比朱舜還高,又和曹文詔這樣的總兵關係不錯。

二弟朱四海的名字都是曹文詔給起的,以後肯定不會差了。

三叔家裡的孩子多,也不像二叔那樣在軍界有不淺的關係,幾個孩子的出路就成問題了。

三叔朱忠禮瞧見朱舜看着自己,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舜兒,松江府太遠了,我準備讓你的幾個弟弟讀書,試試能不能考個舉人。”

朱舜聽見三叔要放棄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忍不住勸道:“讀書?三叔你可知道讀書的成本。”

“一個剛中的進士在京城做官,需要贄見大小座主,拜會同年和鄉里官長,賞賜座主僕從和內閣吏部的轎伕,參加各種宴醵。”

“一年下來的歲費,少說也要三百兩,多了要高達六七百兩。”

三叔朱忠禮沒接觸過那個層次,還真不知道這筆賬,粗略算了一下,着實是把他嚇住了。

就是按照三百兩來算,五個孩子一年的歲費,高達一千五百兩白銀,把他賣了也不值那麼多錢。

三叔朱忠禮想了一下說道:“也不求你幾個弟弟能考上進士,中舉就行。”

三叔都這麼說了,朱舜也不好繼續勸了,只是有些可惜了一個成爲世界級實業家的機遇。

酒宴結束,三叔朱忠禮等到所有人都走了,神神秘秘的說道:“舜兒,你七弟也不是讀書的料,你看能不能給他謀個王恭廠小吏的差事。”

三叔家一共五個孩子,分別叫做朱金、朱銀、朱銅、朱鐵、朱玉。

常言道皇家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這句話放在三叔朱忠禮身上一點沒錯。

三叔朱忠禮的幾個孩子,早就過了讀書的最佳時期,現在纔開始讀書,能不能過了童子試都是個問題。

王恭廠的小吏就不一樣了,雖然只是個小吏,但在一般老百姓眼裡已經是很大的官了。

縣衙的一名小吏,身邊往往跟着小牢子、巡欄、防夫等等一堆幫虎,在老百姓眼裡比起知縣還要威風。

再說了王恭廠的小吏又不一樣,常年跟在朱舜身邊,以後和朱舜的關係肯定比其他幾個弟弟要好的多,說不定還真的能當個真正的官。

朱舜其實也想找個弟弟,跟在自己身邊,管理王恭廠的賬目,交給別人實在是不放心。

本來想的是讓二弟朱四海跟在身邊,這小子的脾氣性格和他老爹一樣,爲人比較踏實老實,用着放心。

家裡的老幺朱玉長的脣紅齒白,長相不比朱舜差,性格就稍微跳脫了一些。

朱舜知道三叔會說這句話,按理說應該是爲了大兒子,沒想到是爲了小兒子:“三叔你既然說了,這件事我就答應了。”

三叔朱忠禮聽到朱舜答應了,喜滋滋的回去了,今天這一覺睡的格外的香。

朱舜還沒回到屋子裡,總旗朱忠義帶着兒子走了過來。

朱舜本以爲二叔也是讓他謀一個小吏的差事,沒想到家裡就一個兒子的二叔,竟然捨得讓兒子去松江府。

倒是出乎了朱舜的預料。

朱舜回屋拿出來那封信,又把剩下的三十多兩銀子全部交給了二叔,二叔就是不肯接着,強塞到二叔的手裡:“先不說路費,到了松江府各種人情來往,花費的銀子可不少。”

“這些錢讓二弟先拿着,以後每個月我都會寄給二弟十兩銀子,二叔你先別說拒絕的話。”

“等以後二弟要是出息了,多給他大伯父買幾瓶好酒。”

悶不吭聲的總旗朱忠義,聽到一句兒子出息了,咧嘴笑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
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