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

崇禎二年,北直隸。

軍器局。

一處火星四濺的匠作間裡。

朱舜拿着一根冷骨,正在鑄造鳥銃的槍管:“看來要想個辦法脫籍了,按照明朝的戶籍制度。”

“只要是入了匠籍,一輩子都是匠籍。”

“再說了自己一個歷史上最年輕的數理化三料博士,應該在大明掀起一場工業革命纔對,一輩子當個工匠,實在是對不起穿越兩個字。”

朱舜拿起鑄造好的一節槍管,放入旁邊的水槽裡冷卻,‘滋滋’冒起一片白氣。

伸手擦了一把腦門上的汗水,看見兩名官員走了進來。

走在前面的官員身上穿着青色官袍,胸前繡着白鷳補子。

後面那名官員身穿綠色官服,胸口繡着鵪鶉補子。

朱舜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讀歷史書消磨時間,知道大明官服的等級制度,前面那位是個五品大官,後面那個只是九品的小官。

奇怪的是,兩人的地位相差那麼大,九品小官見了五品大官應該像個狗腿子一樣諂媚纔對。

兩個人卻在激烈的爭論些什麼,瞧九品小官的架勢,甚至都有點訓斥五品大官的意思了。

五品大官走到火爐旁邊,拿起一節槍管,瞪眼道:“一寸,再增加一寸的長度,這樣才能讓鳥銃的威力增加。”

九品小官也是拿起來一節槍管:“一寸?槍管已經夠長了,增加一寸,重量也會跟着增加,肯定影響軍士的戰鬥力。”

“所以說半寸就夠了。”

“放屁!”五品大官差點沒忍住拿着槍管敲九品小官的腦袋:“咱們用的可都是最好的熟鐵,比較輕便。”

“就算是增加一寸的長度,也沒有多大影響,現在最重要的是提高鳥銃的威力,你不要本末倒置了。”

“呵。”聽着兩位官員的談話,朱舜忍不住笑了一聲。

明清兩代還沒有研究出彈道知識,認爲鳥銃越長越好。

尤其是清朝,到了清末時期,清軍手裡鑄造的擡槍,甚至達到了兩米的長度。

這樣製作的火繩槍密封性很差,火藥燃燒以後的推動力,在槍管裡就被摩擦去了一大部分,射程和威力還不如明朝的鳥銃。

九品小官現在的火氣可不小,聽到有人敢笑,掄着槍管就要砸過去,瞧見笑的那個人是朱舜,火氣減少了一些。

九品小官就是軍器局的一把手,認識朱舜。

他瞪了一眼朱舜,生怕五品大官不高興,趕緊維護起了手下的得力干將:“初陽,你別看這小子年輕,這小子可是個寶。”

“年紀輕輕的,手藝在整個軍器局都能排在前三。”

五品大官仔細打量了朱舜幾眼,看起來還沒有及冠,沒想到竟然比一些幹了幾十年的老工匠的手藝還好:“沒想到還是個人才。”

五品大官想到這個少年,應該是九品小官的嫡系,就想着拿朱舜噁心一下九品小官,笑眯眯的說道:“聽到你笑了一聲,不知道你有什麼高見。”

五品大官嘴上這麼說,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在他眼裡一個鄉下來的野小子,能夠什麼高見。

九品小官聽見他這麼說,臉色明顯有些難看,嫡系重要程度不亞於兒子,對方這意思不就是在說他兒子是個蠢貨。

朱舜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對方可是五品大員,只要能讓他記住自己,以後脫籍肯定沒有問題。

朱舜把冷骨放在砧板上,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麻衣,認真的說道:“膛線,只有刻畫了膛線,纔會增加鳥銃的威力。”

膛線?五品大官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心裡不屑的很,故意刨根問底的問道:“什麼是膛線。”

朱舜明白五品大官的心思,也不在意,繼續介紹道:“只是嘴上說,也證明不了什麼。”

“我這些天正好製造了一支線膛槍,兩位要是有興趣的話,咱們可以去靶場試試威力。”

五品大官現在巴不得想要看到九品小官出醜,笑着說道:“那咱就趕緊過去,看看先生能有什麼高見。”

九品小官聽見五品大官刻意把先生兩個字咬的很重,臉色更難看了,一個沒讀過書的鄉下窮小子哪裡配得上先生兩個字。

分明就是在嘲諷朱舜不知道天高地厚,是個譁衆取寵的跳樑小醜,看來這一次丟臉是丟定了。

在朝爲官,最重要的就是臉面兩個字,這件事萬一要是傳出去了,肯定落下一個馭下不嚴的臭名聲。

九品小官兢兢業業了十幾年,從一個小吏一步步的爬到了九品的位置,本來還指望着今年能夠提升半級。

有了這個馭下不嚴的臭名聲,從八品看來是沒有希望了。

九品小官嘆了一口氣,不僅沒有遷怒朱舜,反而是有點爲他擔心。

有了這個譁衆取寵的壞名聲,手藝再好,這輩子也沒有希望脫籍成爲一名小吏了。

九品小官還想着再過幾年,等到這小子年紀大一些,想辦法幫他脫籍,現在看來是沒有指望了。

九品小官拍了拍朱舜的肩膀,沒有說話,嘆着氣跟在五品大官後面走了出去。

心裡卻還在想着,有沒有什麼辦法,幫朱舜挽回名聲,畢竟是個人才,一輩子當着匠人實在是可惜了。

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
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