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

寒風裡。

朱舜站在水泥地面上,看到面前一座座蒸汽廠房,暢快的笑了。

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的數理化教育體系,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

終於在大明王朝孕育出了一塊來之不易的科技土壤。

當這塊科技土壤遍及整個大明王朝,大明將成爲第一個工業化國度,擁有衆多科技巨頭,推動華夏民族的進步。

朱舜拍了一下四弟子趙鬥米的肩膀,溫和笑道:“去把士意士慧他們都叫來,今天陪恩師好好喝兩杯。”

趙鬥米跟着朱舜向外走,拿出了一封書信:“四海叔父派人送來機械軋機圖紙的時候,讓弟子代爲傳遞一句話。”

“北洋水師學堂沒有工業母機,製造不了這種機械軋機,希望北平機械局可以送一批機械軋機過去。”

朱舜點了點,平淡笑道:“明天你給陳衢說一聲,讓他安排熟工先打造一批軋製鋼板的軋機出來。”

朱舜培養科技土壤,也有自己的私心,只要他牢牢控制了工業母機,那些科技巨頭都是在爲他輸送更爲先機的科技和金銀。

沒有北平機械局的工業母機,研究出了新科技也製造不出來,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理論。

整個大明王朝龐大人口基數,培養出來的海量科技人才,都只是在爲朱舜的科技帝國,源源不斷的輸送新鮮血液。

機械軋機是這樣,二弟子宋士慧發明的輸送機也是這樣。

朱舜的科技帝國,坐享其成。

第二天,軍火公司正式開始製造火器了,按照朱舜的要求先製造一批鬥米式步槍,先給大舅哥曹文詔送過去。

曹文詔本身就是一位千古名將,在朱舜的舉薦下又有順天府的府丞孫傳庭輔佐,再加上鬥米式步槍,絕對可以一步一步的成爲遼東督師。

掌控十萬遼東邊軍。

冒着滾滾黑煙的軍火公司,在一臺臺蒸汽機械的帶動下,流水般開始製造一個個火器零部件,快速出產了一支支鬥米式步槍。

一條兵工線生產的鬥米式步槍,達到了驚人的每天80支。

相當於每9分鐘就有一支鬥米式步槍製造出來,快到令人瞠目結舌。

鉛彈車間每天可以衝壓出一萬發鉛彈,鬥米式步槍專用的錐型鉛彈,從此可以敞開了使用了。

過去由於缺少錐型鉛彈,朱舜吃透了彈藥不足的苦,下令讓基建署修築配套的鉛礦蒸汽工廠,提供大量的金屬鉛。

朱舜準備修築十座鉛彈車間,把鉛彈製造的數目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每天十萬發。

軍功公司成立的同時。

皇太極也從葉尼塞河回來了,在宮殿內還沒休息幾日,帶着范文程等人去了火器局。

火器局章京湯若望發明了最先進的火器,一種比大明鳥銃先進太多的前裝式燧發滑膛槍。

立冬時節的遼東,天上飄着大雪。

皇太極戴着東珠暖帽,穿着一件明黃色繡龍皮裘,來到了磚瓦修築的火器局。

邁步走進火器局,裡面發出‘叮叮噹噹’的敲打聲。

一間間土屋內冒着火焰,匠人們只穿了一件單薄的馬褂,汗流浹背的打造着燧發滑膛槍。

皇太極看着火器局內熱火朝天的一幕,面色如常的臉容,露出了一絲笑意。

還沒等他笑多久,承重能力太差的土屋,因爲房頂上的積雪太厚,在他面前坍塌了。

五六名好不容易搶來的漢人老匠人,瞬間就被坍塌的土屋壓死了。

皇太極這些年殺死的漢人,數以千計都不足以形容,只能用數以萬計。

瞧見這五六名漢人死在面前,臉龐卻是肉疼抽搐了一下。

皇太極很清楚匠人的培養有多不容易,培養一名可以打造銃管的匠人,最少需要十年時間,這還是一般的匠人。

如果是那種可以一次就把銃管鍛造成功的老匠人,最少需要二十年時間,甚至三十年。

整個明朝也沒多少可以熟練打造銃管的老匠人,更不要說女真了,今天在他面前壓死了整整六人。

皇太極低喝了一聲,聲音帶上了一絲焦急:“還在這裡杵著作甚,還不趕緊去救人。”

上三旗侍衛們立即挎着削刀,衝了過去。

回頭看着一名一等侍衛,面色如常的說道:“把那名修築火器局的督造官,全家殺光。”

一等侍衛還沒離開,范文程抱着白貓說了一句:“是一位上三旗的旗人。”

皇太極只吐出了一個字:“殺。”

一等侍衛從這一個殺字,感到了徹骨的寒意,趕緊離開了這裡。

這時,湯若望一手捧着聖經,一手拿着銀十字,走了過來:“尊敬的女真皇帝,請跟我來。”

皇太極跟着湯若望走在泥雪路上,走進了一間風格獨特的石頭房屋,房屋內空蕩蕩的,中間擺放了一個巨大的木頭十字架。

四壁裝上了琉璃窗戶,石屋內比較明亮,沒有點燃蠟燭。

皇太極找了一圈都沒找到明朝的官帽椅,更不要說坐塌了,只能將就着坐在硬木長條板凳上。

湯若望取來了一支新式火器,放在了皇太極面前,讓他的心情好了一些。

這支燧發滑膛槍耗費了湯若望很多時間,好在這些時間也沒白白浪費,雖說這些時間沒有用來傳播主的福音,但他有信心憑藉這支新式火器,再給一名旗主洗禮。

把主的福音傳遞給一名旗主,可比那些只知道搶糧食的愚民好多了。

湯若望自信滿滿的說道:“尊敬的女真皇帝,請看這支火槍,這是萬能的主恩賜的一種新火槍。”

“採用最先進的燧石打火,省去了火繩的燃燒時間,大大加快了射擊速度。”

“只要漢八旗使用這種前裝燧發滑膛槍,最多五年時間,就可以讓女真橫掃大明。”

皇太極還以爲是什麼新式火器,原來只是個前裝燧發滑膛槍,根據晉商送來的消息,曹文詔都已經大批量使用後裝燧發滑膛槍了。

漢八旗、蒙八旗,就連女真八旗兵都在使用後裝燧發滑膛槍的曹家軍手裡吃過虧。

還五年?真要是使用這種前裝燧發滑膛槍,不被曹家軍追着打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皇太極心情更差了,臉上還是沒有任何情緒,只是沒有心情聽湯若望在那裡胡扯了,看向了身邊的一等昂邦章京遏必隆。

遏必隆轉身從一名一等侍衛手裡取走黃色絲綢包裹,謹慎的放在長條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打開了黃色絲綢包裹,露出了一樣珍寶。

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
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