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

即便是戶房掌案已經被綁起來了,但因爲多年來的積威甚重,以及老百姓對於官僚的畏懼,老百姓還是不敢對綁在戲臺中間的戶房掌案有半點不敬。

戶房掌案掌控地方多年,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不聽話的佃戶老百姓,積攢出來的威望比那個遠在天邊的皇帝還要深重的多。

有些老百姓都不敢直視戶房掌案,更不要說破口大罵官紳欺壓了他們這麼多年,把他們當成畜生一樣使喚了。

老百姓來的時候,手裡都撿了一些土疙瘩,但真正要用石塊砸戶房掌案了卻又不敢了。

來的路上信誓旦旦,自己肯定敢把土疙瘩扔出去,但當他們真正面對戶房掌案了,卻成了另一種情況了。

這種事還是需要一個帶頭的百姓,只要有一個百姓當了出頭鳥,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百姓站出來。

再加上罪不責衆的心理,這樣一來所有的老百姓都會對這個欺壓他們多年的官紳進行批判了,揭發官紳的惡毒。

菸袋老者已經帶了一次頭了,他沒讀過什麼書一個字也不認識,但他活了這麼大的一把年紀了很多道理還是明白的。

只要他按照這幾名官老爺的安排,把內心的想法說的越多,說出官紳是怎麼欺壓他們這些老百姓的,以後孫子在衛所裡也就會得到更多的照顧。

老者已經這麼大一把年紀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只要能給孫兒掙來更多的照顧,就是讓他殺了戶房掌案,也會毫不猶豫的拿把刀子衝過去。

菸袋老者從人羣裡走了出去,手裡拿着一塊土疙瘩,走到戲臺上訴苦道:“前些年,咱們密雲縣發生了大旱災。”

“小老兒家裡田地收上來的糧食,還沒有一斗多,已經快要餓死人了,這個驢操的玩意居然要加租子。”

說到這裡,菸袋老者忍不住流出了眼淚,帶着極大的仇恨看向了戶房掌案:“結果,小老兒一家七八口,就小老兒和孫兒活了下來。”

“其他家人全都因爲他,餓死了!”

這句話落下,坐在戲臺下面的老百姓全都是感同身受的流出了眼淚,他們的情況不比菸袋老者好哪去,看向戲臺上的目光全都充斥着憤怒和仇恨。

要是不加租子的話,他們的家人還能活下來不少,要是執行朝廷的政令進行減租子,他們的家人幾乎不會死人了。

畢竟,以兩河村的土地肥沃程度,靠近河邊的那些田地勉強還是能夠收上來不少的糧食,再去挖些樹根野菜,足夠養活全家了。

戶房掌案綁着雙手跪在戲臺上,活動了一下發酸的雙腿,聽見老者的訴苦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囤積居奇,本來就是官僚鄉紳慣用的手段,也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慣例。

在豐年降低糧價,從老百姓手裡收上來廉價的糧食,囤積起來。

等到遭遇了旱災蝗災糧食歉收了,再擡高糧價,把囤積的糧食以高價賣出去。

這麼一來一回其中能夠賺到的銀子,可不是老百姓所能想象的,至於老百姓會死多少人,官僚鄉紳根本不會去在意。

只要他們手上有土地,控制着土地,就永遠會有用不完的老百姓給他們當牛做馬。

朝廷的課稅就要仰仗官僚鄉紳們了,因爲大部分百姓都在官紳們手裡,朝堂也就得受官僚鄉紳的制約。

這樣的行爲在工業派眼裡,那是何等的罪行,簡直不把老百姓當人了,根本就是在當成畜生一樣使喚。

官僚鄉紳們爲了銀子,爲了賺來根本用不完的銀子,已經到了漠視老百姓性命的地步。

朱舜看着同樣是憤怒的太子朱慈烺,輕聲道:“這就是資本的本質,老百姓只不過是他們用來生產金錢的工具,爲了利益隨時可以捨棄這些工具。”

“只有把毛概當做信仰的工業派,纔會把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因爲自己有倆錢就高人一等了,覺得自己是高等生物。”

太子朱慈烺重重點頭,先生的這番話他是深有體會,也親眼見識了不止一次了。

國難當頭了,信奉毛概的工業派不惜冒着破落的危險,也要傾盡家財籌措糧食先給缺糧的大明軍隊。

官僚鄉紳們在做什麼?

倒賣軍糧,還在朝堂上說養着邊軍沒用,不如辦文社。

太子朱慈烺正是看透了官僚鄉紳的本質,看出了工業派的一心爲國,也想讓大明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纔不管不顧的成爲了工業革命領頭人之一。

甚至不惜冒着失去皇位的危險。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用在戶房掌案這些官僚鄉紳身上體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菸袋老者哭訴完戶房掌案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手裡的土疙瘩直接砸在了戶房掌案的臉上,大喊了一聲還我兒子命來,瘋魔了一樣衝了過去。

一邊嚎啕大哭,一邊毆打戶房掌案。

“打死他!”

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在空曠的關公廟前顯得十分的響亮而又歇斯底里。

“打死他!”

“打死他!”

關公廟前很快就響起了一陣陣的怒吼聲,憤怒的老百姓們全都衝上了戲臺,瘋狂的毆打綁在戲臺中間的戶房掌案。

朱舜和太子朱慈郎看着徹底瘋狂的老百姓們,感覺就像一堆幹了很多年的乾柴,終於是被一把火點燃了。

這要是換成其他的權貴們看到這一幕,看到已經徹底瘋狂了的老百姓們,一定會皺着眉頭說上一句亂民。

用最快的速度叫來大批的官兵,對老百姓進行血腥的鎮壓,全部殺了纔好。

太子朱慈烺算是天底下最煊赫的權貴了,除了他老爹崇禎再也沒有誰比他更爲煊赫了,可就是這麼一個天底下最煊赫的權貴。

不僅沒有半點要鎮壓老百姓的意思,反而是激動的臉色脹紅,努力壓制內心的情緒說了一句:“先生,咱們成功了。”

朱舜笑了,笑的是極度暢快,輕聲說了一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
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