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

教育問題,是朱舜在崇禎八年的頭等大事,不光是要在鄉野間埋下科學的種子,還有一件堪稱轉折點的大事。

帝師。

太子朱慈烺已經六歲了,正是改變他的觀念和思想的最好年紀,朱舜要用《毛概》、《太祖自傳》、《太祖兵法》親自培養太子。

不求太子朱慈烺能夠成爲太祖那樣的千古偉人,只要能夠吸收這三本曠世奇書的三成知識。

大明這艘腐朽的爛船,就有救了。

不過要想成爲帝師,還需要一個契機,朱舜坐在工業之城裡,靜靜等着契機的到來。

崇禎八年,大明發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苦熬到崇禎八年的袁崇煥被東林黨罵死了,沒了袁崇煥的壓制,晉商瘋狂涌向了女真,給女真送去了急需的各種輜重。

袁崇煥的死給崇禎減輕了很多壓力,這位遼東督師坐鎮遼東快十年了,積威深重,正如東林黨所說萬一出現了第二個趙匡胤,大明王朝就毀在了他朱由檢的手裡。

崇禎一直沒能下定決心,擔心袁崇煥死了以後沒人抵擋的住建奴大軍,大明各省到處都是流寇,這個時候建奴再來插一手,內憂加外患,大明財政用不了幾年就會崩潰了。

但根據東林黨呈上來的奏章來看,洪承疇已經基本撲滅了流寇,東林黨又送來袁崇煥有二心的各種奏章,崇禎終於在八年下定了決心。

已經過了春分時節,京城又下起了一場大雪。

漫天大雪,天地一白,遠遠的看去,就像是一幅靜謐朦朧的水墨畫。

在這幅水墨畫裡走過出一個人,一名落魄中年。

一身囚衣。

袁崇煥走出了牢房。

去年還是權勢煊赫的兩遼總督,今年卻成了即將被處決的犯人,這其中的巨大落差,足夠讓一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崩潰。

袁崇煥還是面色無情。

就在袁崇煥走出牢房的那一刻,站在陽光下,卻感到徹骨的冰冷。

多年來,一直面色無情的袁崇煥,幾乎落下淚來。

罪名竟然是通敵賣國。

那一年,一個年輕人跪在父母面前,想要父母原諒他不能在身邊侍奉,他要去兩遼。

從年輕人站在兩遼土地上的那天開始,這一生就再也沒離開過這片苦寒之地。

戎馬半生,傾盡心力阻擋滿清入寇中原,嘔心瀝血的守護這個國家。

最後換來的,卻是一句通敵賣國。

已經成了一具行屍走肉的袁崇煥,帶着一副手銬腳鐐,木然的來到了行刑地點。

一路上有很多百姓圍觀,這些他用半生去保護的老百姓,嘴裡說的不是在爲他喊冤。

而是,一句句謾罵。

袁崇煥緊緊握住了拳頭。

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在一處苦寒之地嘔心瀝血半輩子,究竟是爲了什麼。

爲了國家,國家說他是賣國賊,爲了百姓,百姓說他是建奴包衣。

英雄的悲哀,不在於死,而是爲了自己的民族流盡了鮮血,最後卻被這個民族當作叛徒。

袁崇煥很想撕開身上的囚衣,指着遍佈全身的傷疤,一道一道的說着這些傷疤的來歷。

他沒有,只是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坐在監斬臺上的幾名官員,全是東林黨人,看着披頭散髮即將被凌遲處死的袁崇煥,都是出現了極大的快意。

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爲他們這些東林黨人的這個愚蠢行爲,九年後,喪失不只是金銀土地,還有漢人的尊嚴。

世人皆以自稱奴才,爲榮。

朱舜站在人羣裡看着這一幕,靜靜等着午時三刻。

斬邢一般是在午時,讓犯人死了以後可以當個鬼。

午時三刻是一天陽氣最盛的時刻,在這個時辰斬首犯人,讓他連鬼都做不了。

本以爲袁崇煥改變了凌遲的結局,沒想到卻換成了午時三刻斬首,對於他內心的打擊更大了。

皇帝連鬼都不讓他做。

“午時三刻已到!”

“轟!”

就在這時,地面突然劇烈晃動了一下,就像是發生了地龍翻身一般,大量的瓦礫從屋檐上摔了下來。

負責監斬的幾名東林黨成員,驚慌失措的逃離了這裡,免的被倒塌的樑柱給砸死了。

監斬臺一片慌亂的時候,兩名壯漢架着一樣東西跑上了監斬臺,扔下在了臺上。

還有一名壯漢穿在一襲寬大的袍子,早就在旁邊等着,在那樣東西落地的瞬間,從一個誰也看不見的死角,迅速把袁崇煥裝進寬大袍子裡,抱着袁崇煥迅速逃離了監斬臺。

一炷香以後。

所有人又回來了,不是地龍翻身,是因爲兵仗局的火藥存儲不當再次發生了天啓年間的大爆炸,波及了監斬臺。

幾名東林黨官員回來以後,當即查看了袁崇煥還在不在,擔心是多餘的,袁崇煥還在監斬臺上,只是臉上的臉色僵硬了些。

想到袁崇煥從高高在上的遼東督師,成爲了階下囚,臉色僵硬那是應該的,立即下達了命令:“行刑。”

隨着劊子手手裡的大刀落下,袁崇煥的頭顱被砍了下來,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袁崇煥體內沒有骨頭和筋肉,全是鮮血,在大刀落下的瞬間全部噴了出來。

朱舜臉色平靜的離開了這裡。

監斬臺上的那個人,早就不是袁崇煥了,其實是用橡膠倒模出的袁崇煥,又招募了一名擅長變臉的江湖術士,用漆彩描繪出了袁崇煥的臉容。

不得不說那名江湖術士的手藝高超,栩栩如生,要不是朱舜早就知道是假的,還以爲真是袁崇煥。

那名江湖術士已經被福王世子帶去南洋了,橡膠倒模也是福王世子親手製作。

當福王世子知道要從朱由檢手裡搶走袁崇煥,亢奮的好幾天沒有睡着覺,親手操刀,倒模了袁崇煥,送到京城以後交給福王府的管家灌了豬血。

這件事從前到後,都是福王世子在操縱,就算是被東廠查出來也查不到朱舜的頭上,只能查到福王世子。

對於這名京城第一二世祖,崇禎也是沒有辦法,只能任由他胡作非爲了。

崇禎要的是袁崇煥已死,去除袁崇煥在遼東邊軍的威望,至於真死還是假死,就不在乎了。

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
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