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

七位大管事都走了,其他的商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再是不情願,也只能是跟着一起離開了,畢竟晉商在京城商界可以說是隻手遮天。

最後只有幾家小作坊的東家,留在了這裡。

七大管事走出場地的時候,正好回頭看見了這幾家小作坊的東家,雖說只是幾個上不了檯面的屑小,但是正在氣頭上的他們,哪裡忍的了有人因爲朱舜公然得罪他們。

七大管事身邊的一名綢緞莊小管事,主動站了出來,盯着那幾名小作坊的東家,冷冷的說道:“你們就等着生意破落,賣兒賣女吧。”

剩下的幾名小作坊東家,聽到七大晉商明目張膽的威脅,全都嚇的面無人色的跑了,只剩下一名小作坊東家,咬着牙繼續站在朱舜身邊。

其他的商賈們看到他還不趕緊離開,全部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得罪了七大晉商,就等着家裡破落吧。

朱舜只用了一句話,就讓這名小作坊的東家,慘白的臉色恢復了紅潤,甚至還出現了紅光滿面。

那些恨不得爹孃多生兩條腿的商賈和官僚鄉紳們,臉上出現了一絲悔意。

朱舜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一絲悔意,就會變成恨不得世上有後悔藥:“員外去開一家織布作坊吧。”

“同樣是九分銀子一錠,要多少我給多少。”

那名小作坊東家的日子明顯比較清苦,身上只是穿着一件青棉布衣,還打着幾個補丁。

歲數已經到了知天命年紀的小作坊東家,鄭重拱手:“老朽,謝過朱掌廠了。”

說完這句話,小作坊東家就離開了這裡,趕緊回去把家裡的棉紗作坊改成織布作坊。

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了,黃永貴也被家丁給擡走了,宋應晶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朱掌廠,老夫這裡有一個不情之請,如果掌廠要是覺的難以回答,就不用回答了。”

朱舜坐回太師椅上,點了點頭說道:“宋員外請說。”

宋應晶盯着朱舜的臉,嚴肅的問道:“朱掌廠能把紗線的價格壓的那麼低,還能賺錢,難道是創造了一種新型紡紗機?”

朱舜沒有回答是,也沒有回答不是,反倒是問了他一個問題:“我在過來以前,也打聽了一些宋家棉布鋪子的事情。”

“今年棉花的價格暴漲,棉布的價格也跟着暴漲,過去一匹棉布也就一錢五分銀子。”

“現在已經漲到了一兩銀子一匹,幾快要趕上蘇州產的綢緞了,蘇綾去年的價格也不過二兩銀子一匹。”

“但是宋家的棉布鋪子才賣四錢銀子一匹,就算是爲了用低廉的價格吸引客人,賣個九錢銀子就夠了,也不用低到這個地步。”

就是因爲這件事,宋家的棉布生意一直無法擴張,實在是掙不了多少錢,沒錢去擴張。

宋應晶坐到朱舜的旁邊,苦笑一聲說道:“其實這是宋家立下的家規,爲富以仁。”

“算了,這件事一時半會的說不清楚,咱們還是說說這個紗線的問題。”

“實不相瞞,有了朱掌廠的紗線,宋家就能把價格再壓低一錢,讓老百姓在這個艱難的世道買到更便宜的棉布,多省一些錢去買糧食吃。”

明末的商人眼裡只有利益兩個字,晉商給女真、蒙古送武器送糧食,東南浙商勾結倭寇,徽商也經常哄擡物價。

不過今天,朱舜終於在一家作坊,看到了一位實業家應該有的責任。

朱舜第一次說了一句,幾乎相當於預言的一句話:“宋員外要是信得過我,十月份的時候,把作坊裡的織布機藏好,全家搬到京城裡去居住。”

宋應晶看着轉身離開的朱舜,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想到一件事,朱舜和東廠檔頭王承恩關係不錯。

難不成.......宋應晶的臉色忽然變了,不用等到十月份,今天就把織布機搬到京城裡的棉布鋪子裡。

朱舜處理完這件事,也沒回王恭廠,去了一趟棋盤街。

那個什麼黃永貴沒有招惹朱舜還好,現在竟然敢給朱氏紡紗廠搗亂,朱舜就一定要這種潛在的威脅,徹底掐滅。

京城的棋盤街,是整個京城商賈店鋪最多的地方,街道有燈市、花市、羊市、珠市、米市等等各種物品,應有盡有。

朱舜換了身上的衣服,路過一排排的茶葉鋪、乾麪鋪、燒酒鋪,在一家胭脂鋪旁邊找到了一家西什庫。

這家西什庫可不是正統年間建立的御用倉庫,而是一家買賣西洋玩意的店鋪。

朱舜走進店鋪,就有一名堂倌迎了過來:“這位官爺,請問有什麼需要的。”

“我們店鋪最近運來一批的西洋眼鏡,一副只要五兩銀子,官爺要不要買一副回去送給家人。”

堂倌瞧見朱舜沒有說話,自來熟的接着介紹道:“官爺要是不喜歡西洋眼鏡,咱這裡還有最好的西洋自鳴鐘,這可是........”

朱舜打斷了堂倌的熱情介紹:“去把你們東家請過來。”

堂倌愣了一下,不明白朱舜來店鋪怎麼不買東西,反倒是要見他們的東家,難道是東家的朋友。

堂倌在朱舜進來的時候,就仔細打量過朱舜,看到他氣度不凡,又穿着鵪鶉補子官服,還真有可能是東家的朋友。

堂倌想了想,跑到後面去請東家。

西什庫的東家是一位佛郎機人,大明的香山澳實際上已經被佛郎機人所佔領,京城出現佛郎機人並不奇怪。

佛郎機人正準備用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詢問這位氣度不凡的大明人想要做什麼。

朱舜用一口流利的西班伢語,先開口說話了:“我家是江南的一位海商,來這裡想買幾樣外面買不到的東西。”

今天這個情況,別說是穿着官服的官員了,就是皇親國戚來了,說自己是海商,佛郎機人都會保持一定的懷疑。

這一口流利的西班伢語說出來,就算朱舜今天不穿衣服,佛郎機人也會相信朱舜是一位海商。

在這遙遠的遠東,能夠聽到熟悉的鄉音,佛郎機人走過去給了朱舜一個熱情的擁抱,拉着朱舜就往院子裡走。

佛郎機人的性格比較熱情奔放,坐在大明古色古香的房間內,卻從酒櫃裡拿出了兩瓶白蘭地:“我叫魯維奧。”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